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白胡椒粉煮制过程中胡椒碱的溶出及变化规律研究(二)

来源:时间:2025-04-22 02:20:22

3、白胡变化不同粉碎粒度對胡椒煮製液中胡椒堿含量的椒粉椒碱影響

以料液比為1:100,煮製30min,煮制中胡考察20目、过程规律40目、出及60目、研究80目和100目的白胡变化粉碎粒度在兩種煮製方式下的胡椒堿含量變化,其煮製液中的椒粉椒碱胡椒堿含量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煮制中胡在相同條件下,过程规律相同粉碎粒度的出及白胡椒粉在常壓煮製方式下胡椒煮製液中胡椒堿的含量遠遠高於高壓煮製的,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液中的研究胡椒堿均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緩慢增加趨勢。常壓煮製中,白胡变化60目和100目胡椒粉煮製液中的椒粉椒碱胡椒堿含量最高,60目與80目的煮制中胡胡椒粉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高壓煮製中,60目和80目、100目的胡椒粉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白胡椒粉碎粒度越細,胡椒堿的溶出率相對越高,白胡椒粉碎粒度宜在60目以上。

4、不同煮製時間對胡椒煮製液和殘渣中胡椒堿含量的影響

以粉碎粒度60目的白胡椒粉為原料,在料液比為1:100的條件下煮製30min,考察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和240min後的煮製液和殘渣中的胡椒堿含量,其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看出,除煮製30min外,其餘煮製時間下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在料液比為1:100時,煮製60min以上,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相對較高,兩種煮製方式下,常壓煮製更有利於胡椒堿的溶出。


對不同煮製時間下的殘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30min的殘渣中胡椒堿含量遠遠低於其他煮製時間的,而煮製液中胡椒堿含量亦遠遠低於其他煮製時間的,這說明在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30min胡椒堿的損失最大,這與前麵料液比中胡椒堿的質量損失結論一致。

5、不同加鹽量對胡椒煮製液和殘渣中胡椒堿含量的影響

以粉碎粒度60目的白胡椒粉為原料,在料液比為1:100的條件下煮製30min,考察兩種煮製方式下分別添加0g、2g、4g、6g、8g、10g食鹽後的煮製液和殘渣中的胡椒堿含量,其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如圖7所示。
 

從圖7可以看出,兩種煮製方式下,常壓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顯著高於高壓煮製液的,在同一煮製方式下,食鹽添加量對白胡椒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影響不大。這說明食鹽添加量對白胡椒煮製過程中胡椒堿的溶出無影響,這也可能與胡椒堿在水溶液的溶解度有關,在該煮製條件下,胡椒堿已達到飽和,因而不同食鹽添加量下胡椒堿的溶出無顯著性差異。

對其煮製殘渣中的胡椒堿含量進行分析檢測發現,常壓煮製殘渣中的胡椒堿含量顯著高於高壓煮製殘渣的(見圖8)。由圖8可知,常壓煮製方式下,不同食鹽添加量下白胡椒煮製殘渣中胡椒堿的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添加2g食鹽的煮製殘渣中胡椒堿含量最高,其次是添加4g、8g和10g的,結合分析檢測煮製液中胡椒堿的含量,發現食鹽添加量對其溶出無影響,這說明食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胡椒粉中胡椒堿的溶出。

三、討論與結論

白胡椒在不同煮製條件下,其胡椒堿的溶出均有差異,常壓煮製條件下,胡椒煮製液和煮製殘渣中的胡椒堿含量均顯著高於高壓煮製的,這說明煮製方式對白胡椒中胡椒堿的溶出有較大影響,結合相關研究報道,分析比較不同料液比、不同煮製時間、不同粉碎粒度以及不同食鹽添加量對煮製液和煮製殘渣中胡椒堿的含量,發現在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均隨著料液比的增加呈緩慢降低趨勢、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緩慢增加趨勢,煮製時間和食鹽添加量對煮製液中胡椒堿的溶出影響較小,但不同煮製時間和食鹽添加量下煮製殘渣中胡椒堿的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高壓煮製相對常壓煮製更容易造成胡椒堿的損失。隨著白胡椒粉添加量的增加,煮製液中胡椒堿含量略微增加。兩種煮製方式下,煮製60min以上,煮製液中的胡椒堿含量相對較高;白胡椒粉碎粒度越細,煮製液中胡椒堿的溶出率相對越高。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白胡椒胡椒堿國家標準物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