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靖
12月9日,私募收深平安證券披露了公司因私募資管業務違規收到監管函的资管证券圳证處罰決定書。
公告顯示,业务2021年11月2日,违规平安證券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领罚《關於對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認定公司管理的平安部分私募資管計劃投資私募債等相關資產的估值過程中采用了成本法估值,違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的监局警示規定,對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私募收深行政監管措施。
對於部分私募資管業務違規造成的资管证券圳证影響,平安證券方麵表示,业务公司已采取整改措施,违规在2021年10月底已按照監管要求完成估值整改,领罚並對其他產品進行了全麵梳理排查,平安以確保符合監管要求。监局警示
與此同時,私募收深本次被采取監管措施對平安證券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以來已有多家券商曾因私募資管業務受到監管處罰。
11月5日,北京證監局罰單稱,中金公司存在使用成本法對私募資管計劃中部分資產進行估值;存在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等問題,對中金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11月11日,安徽證監局下發監管函稱,華安證券私募資管業務存在不同資產管理計劃賬戶間存在違規交易、債券投資風險管控不完善、未針對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主要業務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建立收入遞延支付機製等問題。對華安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同時,相關4名責任人員業一同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11月24日,申萬宏源在開展私募資管業務中存在未能將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和其他業務進行有效隔離、對不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同類資產采用不同估值方法的情形、估值方法不合理等四方麵問題。上海證監局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11月26日,證監會網站集中公布了長江證券、國元證券和招商證券的資管業務罰單。界麵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述三家機構均被指存在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範,投資決策不審慎,投資對象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不到位等問題,被監管處以責令改正、警示函。
12月1日,中航證券被江西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原因是其在開展私募資管業務時存在資管產品違規參與結構化發債、債券投資交易管控不嚴、關聯交易管理流程不完整、人員執業及離職注冊管理不到位等行為。
12月7日,因浙商資管存在投資交易管理存在缺失、合規人員配備不足、對產品持有的違約資產估值不合理等五項問題,也被浙江證監局采取了責令改正和暫停公司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按規定為接續存量到期產品持有的未到期資產而新設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不限製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