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广东援疆教师原创歌曲《西陲燃灯》背后的故事

来源:时间:2025-04-22 02:26:24

廣東援疆教師原創歌曲《西陲燃燈》背後的广东歌曲故事_南方+_南方plus

今年教師節,以廣東援疆教師為主題的援疆原创原創MV《西陲燃燈》播放後,備受好評。教师“西陲燃燈,西陲迎著絲路的燃灯風,珠江水與天山相逢。背后”寫實的广东歌曲歌詞、宛轉的援疆原创旋律猶如一泓甘泉,浸潤著聽眾的教师心田。

(致敬廣東援疆教師!原創歌曲《西陲燃燈》首發上線,燃灯時長共4分43秒)

《西陲燃燈》時長約4分鍾。背后4分鍾的广东歌曲歌曲,由援疆教師用心用情“雕琢”。援疆原创創作曆時超過半年,教师10多名援疆教師共同參與,一遍遍修改打磨。歌曲從最初登上鄉鎮學校舞台,到在援疆教師中傳唱,再到“觸網”後好評不斷......這首歌凝結廣東援疆教師的心血,這份付出也獲得回報。

《西陲燃燈》走紅,詞曲主要作者賴祖豪、張建輝、潘康友,以及一眾援疆教師自豪且感動。這個教師節令他們記憶深刻,他們也繼續保持對教育援疆的熱愛,紮根西陲“燃燈”,照亮邊疆學子的未來。

燈火點亮靈感

2023年10月1日,在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支持下,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原型的話劇《深海》在喀什首演。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潛心研製核潛艇的故事,搬上舞台,打動無數觀眾,也引起駐疏附縣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的援疆教師賴祖豪共鳴。

在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支持下,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原型的話劇《深海》在喀什首演。

 “黃旭華離開母親,30年後又重逢,這一幕到現在我還記著。他放下了個人的情感、利益和得失,為國奉獻,值得我們學習。”賴祖豪說,看完話劇後,他聯想到援疆教師遠離家鄉、暫別親人,紮根邊疆、默默奉獻,腦海中浮現出援疆教師進疆前,家人在機場和他們揮手告別的場景。他喜歡唱歌、作詞,援疆之初,便萌生創作一首歌,記錄援疆經曆的想法。看完《深海》後,這個念頭更強烈了。

《西陲燃燈》的其中一版手稿,由賴祖豪、張建輝填詞,潘康友作曲。

夜晚的喀什,華燈璀璨,充滿煙火氣和活力。看完《深海》歸家途中,望著大街小巷霓虹閃爍,賴祖豪有了靈感。他說,喀什在廣東支援下,日益繁華;老師被喻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援疆教師,就像在祖國西陲燃燒的蠟燭,每個人都在發光發熱,照亮邊疆學子的未來。”《西陲燃燈》因此得名。4天後,賴祖豪寫出歌詞初版。

詞有了,曲從何來?同在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的援疆教師潘康友教音樂,擅長彈唱、作曲。兩度援疆的他,熱愛喀什和這裏的人,也有創作援疆主題音樂的念頭。當“援友”賴祖豪告知潘康友創作歌曲的想法時,兩人一拍即合。

援疆教師們共同彈唱、修改《西陲燃燈》歌曲的內容,最左邊為賴祖豪。

衡量編曲成功與否的一大標準,在於副歌能否令人印象深刻,以提高傳唱度。“‘西陲燃燈,珠江水與天山相逢’,這句歌詞打動了我,便以這句作為副歌,提高旋律的記憶點。”潘康友編曲時反複思量,提升詞曲配合度,讓這首歌更朗朗上口。經過他一次次敲擊琴鍵,十多次精心編製,才有了現在聽到的曲子。

一句歌詞,一個故事

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有11名廣東援疆教師。他們由不同學校派出,但在喀什並肩奮鬥的日子裏,他們已結下深厚的情誼。在打磨修改歌曲時,賴祖豪便想著把“援友”們的故事,用歌詞凝練表達出來,這也是創作歌曲的初衷。

在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感恩文化、廣東援疆元素隨處可見。

“聲聲老師,淚濕了眼眶,燦爛的笑臉,溫暖了心房。”這是發生在援疆教師陳映雄身上的故事。57歲的他打算在退休前幾年,到喀什奉獻“餘熱”。到喀什前三個月,由於水土不服、工作辛苦,他的體重從156斤降至126斤,身體偶爾不適,也十分牽掛遠在廣東的家人。“援疆工作有壓力,而且離家遠,無法照顧親人,值得嗎?”陳映雄問自己。

某個周六,陳映雄回到學校加班。住宿的學生正打掃衛生,看到他踏進校園,放下勞動工具,齊刷刷跑上去圍住他,對他說“陳老師好”。那一刻,淚水在他眼眶中打轉。“當老師30多年,聽了無數次‘老師好’,但這句尤其珍貴。盡管我和這些孩子接觸不久,但他們記得我,說明我的付出他們看在眼裏,是值得的!”他補充。

陳映雄和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一句歌詞,一個故事。賴祖豪說,歌詞由11名援疆教師共同打磨修改,盡可能擷取援疆經曆裏印象深刻的片段融入其中。若幹年後,當大家再次唱起,會回憶起在新疆這片熱土上的歲月和美好回憶。

當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得知援疆老師創作《西陲燃燈》時,決定拍攝MV,將援疆老師們的成果推廣出去。

“廣東教師是廣東援疆的重要品牌,也是援疆工作中可靠的力量,他們的付出值得肯定。我們想讓這首歌引起更多援疆老師的共鳴,獲取最大的‘公約數’,凝聚人心,為援疆工作注入精神動力。”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歌詞經過無數次修改打磨,再由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核改,《西陲燃燈》於今年7月定稿。

畫下連接粵疆的萬裏彩虹

《西陲燃燈》首次登上舞台是今年4月,在托克紮克鎮中心小學文藝表演上,由潘康友等老師彈唱後為人所知。當時“試水”演奏後,打動了不少學生。

四年級的海熱妮沙·巴吐爾是潘康友的學生,自從聽了《西陲燃燈》後,她在學校和家裏就把這首歌掛在嘴邊。在她影響下,她的哥哥也開始唱《西陲燃燈》。

潘康友給學生們上音樂課。

“這首歌寫的是廣東來的老師們的故事!潘老師第一次演唱時,我們就愛上了。歌詞很真實,把老師和我們相處的日子都記錄下來。自從潘老師來了,我們上音樂課更活躍了。”海熱妮沙·巴吐爾補充。

《西陲燃燈》走紅,眾多援疆教師產生共鳴,聽眾為之喝彩。一首歌曲,道不盡援疆教師無私奉獻和理想情懷。在教育援疆的道路上,感人肺腑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脫貧攻堅階段,賴祖豪擔任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群星村駐村工作隊隊長3年,他的妻子申請擔任該村資料員,二人結成扶貧“夫妻檔”,當組織把援疆任務交給他時,夫妻倆商量並達成共識後,當晚他便決定抓過向西而行的“接力棒”;潘康友兩度援疆,2023年他再次踏上喀什這片熱土時,帶著同是援疆教師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共同紮根這片土地;佛山教師區榮炎到伽師縣後,編撰出版《唐詩三百首精選書畫樂》,以“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傳承好中華文化與美德”為目標,把20年的書法教學經驗,傳授給新疆學子;龔國俊來到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後,盡管經曆了漫天風沙的洗禮,但他堅定地完成組織賦予的使命,努力為邊疆地區培養更多技工人才;駐喀什技師學院援疆教師高原時刻牢記“援疆三問”,為各族學子上好思政課,引導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據統計,2023年至今,廣東省累計選派210名援疆教師、486名支教大學生到新疆開展援疆支教工作。他們在天山南北不忘組織的殷殷囑托,揮灑汗水,換來南疆大地桃李芳菲。《西陲燃燈》播出後,廣東援疆教師迎來“高光時刻”。得到讚譽和褒獎後,他們仍保持平常心,堅守工作崗位。

《西陲燃燈》以“粵疆情深,畫下萬裏彩虹,讓我們共圓中國夢”為結尾。賴祖豪說,從廣東到喀什的直飛航線軌跡,在地圖上看剛好是一道彩虹,援疆教師正是穿梭於“彩虹”的使者,連接粵疆兩地,以自己的力量讓這道“彩虹”更加絢麗,成就邊疆孩子的多彩人生。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袁瀚

海報:莫淑霞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伍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