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3日,文藝賦能清遠絲苗米產地采風行活動在清遠市順利舉行。绘乡廣東省10多位書畫家深入清遠各地,苗米满结從走梯田到看基地,從賞美景到歎美食,全方位體驗清遠絲苗米的獨特魅力,並創作出了一係列展現清遠鄉村風貌、農業特色的書畫作品,為清遠絲苗米品牌注入新活力。
采風團分別走進連山歐家梯田、連南大麥山九寨梯田及位於清新的清遠絲苗米智能加工基地。
“梯田疊疊青雲遠,黃花層層翠綠萋。一曲瑤歌穿壟埂,如詩九寨錦箋題。”
數百畝梯田依山勢蜿蜒而上,層層疊疊,阡陌交錯;絲苗米金光燦燦、香氣撲鼻,構成了一幅秀美壯麗的田園畫卷。藝術家們紛紛舉起相機定格美景,在田埂間揮動畫筆即興創作。
廣東畫院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廣東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員黃唯理讚歎:“我看過無數稻田風光,但清遠這片梯田著實美得驚心動魄。山峰在和諧統一中而不失變化,金黃的稻穀和蒼翠的群山相互映襯,色彩非常豐富,給了我很多創作靈感。”
晚上,藝術家們在當地餐廳品嚐了本地絲苗米,紛紛讚不絕口。“清遠絲苗米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米粒細長晶瑩、香氣獨特,煮熟之後軟糯適中、口感細膩,第一口就覺得非常驚喜!”廣東省廣府人珠璣巷後裔海外聯誼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越秀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韓暉表示。
據了解,清遠市近年來持續做優清遠絲苗米等五大百億農業產業,以好山好水產出優質稻米,讓“北有五常,南有絲苗”人人皆知。2023年,全市絲苗米播種麵積達153.74萬畝,綜合產值達53.06億元,同比增長32.6%。
與此同時,清遠市積極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連山歐家梯田、連南九寨梯田等景點,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濃鬱的民族風情,成功開發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每年國慶期間,歐家梯田接待遊客量可達上萬人次,為清遠絲苗米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注入了強勁動力。
藝術家們在歐家梯田采風。
在參觀完梯田美景後,藝術家們前往位於清新區的廣東穗源新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見證了稻穀從清理、去殼、碾米到分級、包裝的全程自動化智能運作,並參觀了多功能冷庫、全自動稻穀烘幹中心等設施,深入了解清遠絲苗米的現代化加工流程。
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第六、七屆副主席兼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陳鏗表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回想我們小時候,我們的夢想不過是擁有一台手扶拖拉機,稻穀收割之後還需要人工晾曬,不僅要為場地發愁,還得時刻擔心刮風下雨。今天來基地看到如此先進的烘幹方式和加工技術,內心真是感慨萬千。”
穗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深耕絲苗米產業10餘年,是清遠市省級絲苗米跨縣集群產業園項目的實施主體之一,目前年加工量可達12萬噸,年產值約3億元。“我們配套的多功能冷庫容量達8000立方米,為農產品保鮮和冷鏈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全自動稻穀烘幹中心年烘幹量超過2.4萬噸,輻射帶動水稻種植麵積約3萬畝,有效促進了清遠絲苗米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清遠市加速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多個產業園從育秧、種植、加工均實現了全產業智能化覆蓋。截至目前,全市構建絲苗米加工生產線超40條,年加工能力達62萬噸,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6.8%,穀物日烘幹能力達4360噸、烘幹率27.2%,在全省範圍達到中遊水平。
經過三天的采風之旅,藝術家們匯聚在位於清新區筆架山的山澗小築民宿,將連日獲得的采風靈感揮灑於畫作上。梯田之遼闊壯美、花鳥之細膩靈動、山水之清逸悠遠,在他們的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其中,藝術家陳鏗、陳許攜手創作了《清遠絲苗米圖》,在巍峨高山下連綿的梯田美不勝收。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劉小毅為畫作題詩:
清遠絲苗米讚
峻嶺梯田盤地秀,
米中碧玉透晶瑩。
清新滑軟香讒口,
化作吟哦嘖嘖聲。
筆落清遠繪秋色,墨染米鄉展豐年。本次活動是文藝作品與產業融合的探索與實踐,通過繪聲繪色的書畫作品,向更多受眾傳播清遠絲苗米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提升清遠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撰文:陳詠韶
攝影:譚家富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