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換來了培訓改革之甜。
近期,业经組織過10年農業相關培訓的理人鍾樂,如釋重負。培训他是场农创新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副院長,帶隊組織專家團隊,业经從推倒課程到解構、理人重構培訓體係,培训從與老師共同設計課程到收到眾多學員正向反饋,场农创新一場關於農業經理人培訓變革的业经探索,有了眉目。理人
“倒逼”的培训背後,有著怎樣的场农创新啟示?與之前的培訓相比,做了哪些創新?业经如何將培訓獲得的武功秘籍用於實踐?
撥開迷霧——構建培訓閉環體係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理人為了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各地持續組織農業經理人培訓、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培育等培訓,鍾樂發現,這類培訓麵臨的痛點和難點亟待解決。
新媒體時代,每個人獲取知識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碎片化,往往參與培訓的學員缺乏耐心和專注力。原來培訓課程的設定主要是單向傳遞知識,學員的主動參與感弱,互動不夠充分。課程內容偏理論化,學員難以將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際的農業生產應用。
參加過多次培訓的廣東豐筵之約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投資總監程誌妹說,多數農業培訓課程在設計方麵未能形成科學、嚴謹的體係,課程內容往往是簡單組合,缺乏對農業企業不同崗位、不同層級人員係統的知識與技能需求考量。
各地持續組織農業經理人培訓、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培育等培訓。
“培訓越多,這些難點越突出。不嚐試解決,一是麵臨招學員難,二是會讓組織者失去意義感。”鍾樂坦言,現實“倒逼”必須創新。
從哪裏入手?以問題為導向。
農業也是商業,鍾樂尋找到高級沙盤模擬構架師趙超等多位有商業實踐的講師一起頭腦風暴,核心要解決“培訓體係不夠係統化”“參與感不足,被動聽課”“所學不能所用”三大痛點。
趙超認為,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許多有技術、有想法的青年回鄉創業,隻有他們擁有對未來的確定性和找到清晰的發展道路,破除原有的認知和經驗,才更有膽識和勇氣,這就他們需要改變,需要有專家支持和督導,持續賦能。
經過多次討論,決定在2024年廣東省農業經理人培訓模式上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用、貫、通、透”五步四用法培訓模型破局,構建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閉環體係,讓學員“學中用、用中學、貫穿始終、透徹理解”。
“學、用、貫、通、透”五步四用法培訓模型。
藍圖推演——創新的關鍵變量
2024年11月17日,記者還未走進農業經理人培訓會場,就聽見學員在討論報價、方案,與以往的培訓課氛圍完全不同。
這是一場“銷售局中局”培訓,100位學員分成12隊,四周坐著模擬下遊客戶代表和異業合作夥伴,88位銷售員代表開啟了一場模擬賣中央空調的大戰。他們先挖出客戶的需求,再仔細分析、確定需求,然後寫方案、上台陳述方案、講師點評各個小組的方案,提案後維係客戶關係、整合異業合作,最後促成成交,整個過程就像玩遊戲一樣,一步步實踐銷售全流程。
通過行動學習將知識進行複習和輸出。
“這個是我參加過最好的藍圖推演培訓。”鄉村筆記聯合創始人、廣東鄉村休閑推薦官蔡智超激動地說,不僅是考驗銷售技巧,更是磨煉大家的應變和團隊協作能力,各隊在難題麵前不斷摸索、調整策略,都想在模擬市場裏拔得頭籌,為現實中的銷售工作攢經驗。
“利用藍圖推演,通過各種道具和指示物,可以引導學員在模擬的商業環境中實操,改變其認知和行為習慣。”趙超介紹,培訓中運用歸納思維和藍圖推演思維,幫助農業經理人繪製出發展藍圖,設計動態推演模型,能夠幫助他們在麵對新的市場和業務時,提前進行風險評估和策略規劃。
將所學知識通過藍圖推演形式進一步感悟。
鍾樂認為,引入藍圖推演到培訓體係,是創新的關鍵。通過“學”,讓學員掌握理論知識、概念和方法論,形成清晰的學習地圖表;通過“用”,讓學員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將學到的知識應用起來;通過“貫”,讓學員在沙盤模擬中使用概念、原理解決問題;通過“通”,讓學員在“學用貫”掌握的知識體係和行為模式遷移到實際工作;通過“透”,學員回到工作崗位後,講師以陪跑督導為主繼續跟蹤和支持。
培訓不再是停留在課堂上,而是延伸了到實際工作場景中,跟蹤、萃取和發掘典型案例,形成示範帶動效應。通過搭建政、產、學、研多方聯動平台,開展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
據了解,模式的創新和實施落地,得到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構建的“培訓—實踐—反饋”閉環機製,值得深入調研和形成經驗。
學員反饋——更易學習和轉化
培訓帶來的改變,有一個案例讓鍾樂印象深刻。
廣州市優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錦全在白水鎮經營民宿,在課程過程中不斷告訴他:“鍾老師,太感謝了,節省了幾萬元培訓費,快來看看我最新設計的企業經營模型……”
李錦全說完把模型展開,這是一個研學項目經營模型,顆粒度細致到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個項目在未來3年36個月中的每一項支出和收益預測,甚至包括風險預測。他告訴鍾樂,現在投資一個新項目風險很高,對資金鏈要求也高,企業的生命線就是現金流,這個模型非常有利於控製經營風險。
類似案例有很多,化州市藝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保國針在培訓中對目標客戶設計出藍圖推演方案,課後精準銷售,比預期的銷售額多賣了3萬元。
培訓得到學員正向反饋,他們紛紛表示,這次培訓更易學習和轉化,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多啟示。
“藍圖推演讓我了解到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擬實操了一遍企業從定位、財務、人力資源到銷售、生產、技術等環節運作,快速提高了我經營企業的專業能力。”李錦全說。廣東立佳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豔欣表示,沙盤演練從理論到實操,營銷課係統性強,“鐵三角工作法”“思維成交法”“三大變革”營銷技巧和藝術帶來最多的思考,“讓我一個營銷小白經曆了從排斥到參與再到啟發和感興趣,帶來很大的突破,通過藍圖推演的訓練為我做公司業財融合帶來一次思維的變革和認知的升級。”
廉江市橙鄉人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博愛希望在陪跑階段,能與高校力量持續對接,得到人才、市場拓展、加工技術升級支持,以及能引入金融支持。化州市橘梓農業專業合作社社長林喜寧也希望,在延伸陪跑方麵能夠建立一個長期的線上交流與谘詢平台,組織企業實地互訪,定期開展專題培訓工作坊等。
鍾樂表示,培訓、工作坊、谘詢、陪跑的服務模式將持續推進,為學員提供更精準的支持與指導。然而,再好的武功秘籍也離不開刻骨修煉,創新培訓還要不斷探索、優化、調整,融入更多前沿理念與實操技巧,助力農業經理人將學到的真本領、硬功夫,並應用到解決實際發展問題,為鄉村全麵振興貢獻力量。
撰文: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曉芬
圖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鄉村振興培訓學院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