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驻蕉岭长潭镇工作队:强标准提质量,擦亮“寿乡品牌”

来源:时间:2025-04-22 02:14:28

駐蕉嶺長潭鎮工作隊:強標準提質量,寿乡品牌擦亮“壽鄉品牌” | 駐鎮這三年⑧_南方+_南方plus

晚春五月,在石窟河畔的队强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稻田新綠盈目,标准微風泛起陣陣漣漪,寿乡品牌滿目皆是驻蕉自然詩意與田園讚歌。“當年工作隊剛到村裏的岭长量擦亮時候,這一片百餘畝基本農田都是潭镇提质多年撂荒地,雜草得有這麽高。工作”白馬村黨組織書記林金華將手掌平放著抬過眉心,队强描述幾年前白馬村的标准情景。

“省市場監管局派駐長潭鎮的寿乡品牌工作隊幫我們解決壓在心頭多年的大問題,還撥出專款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加強基層黨建,讓我們村成功入選‘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林金華說道。

2021年6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星海音樂學院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下稱“駐長潭鎮工作隊”)進駐長潭。三年來,工作隊依托長潭生態稟賦和蕉嶺“世界長壽鄉”的品牌優勢,充分發揮派出單位職能優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白馬農業主題公園、百美金桔種植示範基地等一係列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鄉村產業蓬勃興起,推動長潭農業提質、農民富裕、農村和美。

白馬農業主題公園

落子產業“關鍵棋”

不斷擦亮“壽鄉牌”

沿著長潭水庫旁狹窄的鄉道驅車近半小時,在漫山遍野的森林中,一片近百畝的金桔種植基地豁然眼前。據長潭鎮百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何展鋒介紹,蕉嶺縣長潭鎮有百餘年金桔種植曆史,其中“百美金桔”遠近聞名,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傳統特色產業。“但近些年來由於農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的調整,本地金桔種植個體規模小、產量不足、運輸成本高等問題日益凸顯。”何展鋒說道。

劉超越(右)在金桔基地實地考察

“為打造長壽食品品牌,進一步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我們在百美村優選合適山地130餘畝,在省、市各級果樹專家技術支持下,建設金桔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駐長潭鎮工作隊隊長劉超越介紹道,金桔基地目前已完成標準化果園改墾和水肥一體化灌溉係統、園區配套道路建設,豐產後每年產值達600萬元以上,並為百美村集體帶來可觀收入,雜木叢生、經濟價值不高的撂荒山地搖身一變成為“致富林”。

百美村金桔種植基地

新泉村作為工作隊重點幫扶的行政村之一,2022年6月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成立由村委會控股的“蕉嶺縣新泉村新盛種養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進行土地集約、人力資源分配、產業謀劃。

據駐新泉村第一書記竺林介紹,作隊前往蕉嶺重要“長壽產業”——食用菌種植基地三圳鎮、廣福鎮實地考察調研,於2022年10月份,工成功將村內幾處廢舊屋舍改造成猴頭菇和黑木耳等種植基地,迄今產值已超40萬元。

豐收時節工作隊協助采收工作

“去年4月份開始,我們把獲利資金進行再投入,將荒廢10多年的長潭中學的室外運動場進行全麵改造,建成3000平方米黑木耳‘樹栽’立體化種植場。”竺林表示,目前工作隊與合作社正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與企業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立足質量“老本行”

釋放發展新動能

“工作隊同時也注重‘牽線搭橋’作用,充分發揮我們在標準化建設和市場監管等方麵職能優勢,引導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全程標準化生產。”劉超越說道。

在位於長潭鎮的四季耕耘農場,450畝蔬菜農場滿眼碧綠,作物長勢喜人。近年來,工作隊立足市場監管職能,推動“標準化+鄉村振興”,結合實踐經驗不斷健全完善《廣東省鄉村振興標準體係(試行)》,指導四季耕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創建“兩無”蔬菜基地標準化試點。

四季耕耘農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公司主打的是麵向大灣區市場的高品質農產品,在銷售方麵是不太愁的,”四季耕耘公司負責人張誌生說道,“在工作隊的協助下,我們成功創建了‘兩無’基地試點,除了讓我們的種植流程更加規範化、標準化以外,也為我們未來的業務延伸和市場開拓打下了更加良好的基礎。”

此外,工作隊也大力推進長潭鎮農業質量認證體係建設,推動檢測認證服務進鄉村、進農企、進農戶,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積極為有機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提供檢測認證服務,支持鄉村產業升級。

科誠農場是長潭鎮重點糧食企業

“在工作隊的資金支持下,我們每個月都會將公司生產的水稻產品送往專業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也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水稻生產。”長潭鎮重點糧食企業、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體之一廣東科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幹鬆表示,除此之外工作隊還與廣州市供銷社多次溝通,推動農場入選該司產品供應鏈,促成68噸絲苗米銷售合同。

“近年來我們也充分利用在市場對接方麵的優勢,先後引入碧桂園集團、美團集團、每日優鮮公司等企業,助力長潭特色產品上線多個電子商務平台和線下展銷平台,推廣農業品牌,開拓市場渠道,助力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劉超越介紹道。

打響生態“第一炮”

和美鄉村入畫來

長潭鎮緊鄰石窟河畔秀美山水,背靠長潭自然生態旅遊景區,區位優勢明顯,自然景觀優美。工作隊注重發揮長潭鎮的生態資源優勢,“我們想用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思維,把長潭鎮打造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康養旅遊特色小鎮。”劉超越說道。

白馬農業主題公園

生態資源優越的白馬村便是這一規劃的重要節點。白馬村是首批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之一,上合花海項目一度紅遍粵東,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促進了當地餐飲、住宿和文化的發展。然而,相關項目後續運營不善,近兩百畝耕地摞荒,不斷引發群眾上訪等群體事件,成為當地基層治理“堵點”“難點”“痛點”。作為省市場監管局重點幫扶村,白馬村撂荒地改造複墾複耕被列為工作隊解決民生實事的首件大事。

駐白馬村第一書記李延誌表示,工作隊秉持農企共贏的原則,推動工商資本與農村資源、企業優勢與農民需求深度對接,通過輪種水稻、蔬菜、油菜花,充分提高撂荒地利用的經濟效益,複耕百畝農田,建成白馬農業主題公園,打造集稻田花海、田間觀光小火車、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文化長廊等十大旅遊打卡點的“五位一體”鄉村振興示範點,以點帶麵,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產業,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美麗經濟,大大提升村集體收入。

白馬村稻田小火車

“同時,在村幹部、當地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工作隊推動複墾複耕白馬村與相鄰麻坑村的200畝撂荒地,建設高品質玉米種植示範基地,”李延誌表示,通過統一集約流轉,引入農企將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整治提升,將“小田”合並成“大田”,在精準提升土地資源綜合效益等方麵做出積極探索,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第一期試種40畝甜玉米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產生很好的示範效應,後續每年可為周邊群眾帶來每年近200萬元務工收入。”李延誌說道。

玉米種植基地每年可為周邊群眾帶來每年近200萬元務工收入

劉超越表示,下一步工作隊將根據“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項目專業化運營,鞏固白馬農業主題公園、百美金桔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等產業幫扶成果,聚焦生態資源與數字農業、文化、教育、旅遊、康養等產業融合,努力把長潭鎮綠美、富硒、長壽等潛在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富美鄉村,協同推進鄉村振興。


駐長潭鎮幫扶工作隊隊員:

劉超越 工作隊隊長,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副處長

李延誌 工作隊隊員,駐白馬村第一書記,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信用風險監管處四級調研員

竺   林 工作隊隊員,駐新泉村第一書記,星海音樂學院藝術實踐與社會服務中心副主任

胡   音 原工作隊隊員、駐百美村第一書記(已離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深圳市場稽查辦一級主任科員

楊   揚 工作隊隊員,星海音樂學院教務部正科級幹部

李俊以 工作隊隊員,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廳幹事

古全壤 金融助理,中國農業銀行蕉嶺支行客戶經理

梁煜鋒 大學生誌願者

楊   依 大學生誌願者

 鏈接  >>>

【策劃】嚴亮 周曉鳳

【統籌】冼偉鋒 鄭展能 韓安東

【記者】鄭少鋒 實習生林國良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鄭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