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准与配方发展趋势(一)

来源:时间:2025-04-21 09:24:56

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和研發隨著乳品工業的中国准配展發展迅速發展,截至2021年3月,婴幼全國有11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和配方注冊證。儿配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在國家標準和相關政策以及配方方麵多次迭代更新,乳粉产方最新版國家標準於2021年3月18日公布,品标嬰幼兒配方乳業行業麵臨二次配方注冊提升考驗,中国准配展生產企業在配方研發和申請注冊時間過度上的婴幼難度空前絕後;在市場空間不大且市場細分更甚的形勢下,本文提出了企業個性化配方,儿配特別是乳粉产方以全羊乳粉的產品原料與配方開發可能帶來市場突圍的積極影響,旨在助益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品标研發。

1 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標準與配方發展史概況

1.1 1979年至2010年,中国准配展早期發展簡況

中國的婴幼嬰幼兒配方乳粉研究與開發起步較晚,1979年,儿配由內蒙古輕工科研所、乳粉产方黑龍江省乳品工業研究所、品标內蒙古海拉爾乳品廠、黑龍江雙城兒童乳品廠研製第一代嬰兒配方乳粉——“母乳化乳粉”。“母乳化”配方乳粉是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研製的中心思想,嬰幼兒配方乳粉從無到有,產品自研製、麵世,到如今嬰幼兒配方乳粉相關國家法規標準多次更迭,配方研製也隨著“母乳化”的深入研究而更新。

1983年由輕工部、衛生部聯合發布行業標準QB869-1983《嬰兒食品營養及衛生標準》。1989年,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GB 10765-1989《嬰兒配方乳粉I》,GB 10766-1989《嬰兒配方乳粉Ⅱ、III》,第二代嬰兒配方乳粉出世,它是以鮮牛乳或羊乳和白砂糖為主要原料,強化維生素和礦物質而製成的粉末狀產品。

1997年,國家技術監督局修訂並發布GB 10765-1997《嬰兒配方乳粉I》、GB 10766-1997《嬰兒配方乳粉Ⅱ、III》、GB 10767-1997 《嬰幼兒配方粉及嬰幼兒補充穀粉通用技術條件》;第三代嬰兒配方乳粉更改配方主料飴糖為麥芽糊精(嬰兒配方乳粉ⅡI),規定乳清蛋白須大於蛋白質的60%,乳糖須大於碳水化合物90%,亞油酸下限為3000 mg/100 g;增加維生素K1、維生素B6、維生素B12、泛酸、葉酸、生物素、膽堿、牛磺酸8項指標,維生素由7 種增加到了13 種;礦物質增加錳的指標,同時將銅由衛生指標改為理化指標。

1.2 2010年至2016年,裏程碑式發展期

在2004年春披露的大頭娃事件和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後,衛生部於2010年發布GB 10765-2010《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10《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第四代嬰幼兒配方乳粉根據主料來源可分為乳基和豆基兩種類型;因為大頭娃事件,麥芽糊精基本上不再用於嬰幼兒配方中。標準還規定所使用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劑不應含有穀蛋白,不應使用氫化油脂,不應使用經輻照處理過的原輔材料。標準不僅規定了必須營養成分及其指標,也給出了可強化的營養物質,如嬰兒配方食品有推薦的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有錳、硒、肌醇、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等。配方產品營養更加科學合理,功能性更加齊全,母乳化模式更進一步,與世界技術水平並馳,具有裏程碑意義。

2012年之後,衛生部陸續公布可添加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營養物質,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乳鐵蛋白、葉黃素、核苷酸、益生菌、1,3-二油酸-2-棕櫚酸甘油三酯等,並規定了這些營養物質的來源。

2013年新版生產許可審查工作開展後,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始配方備案製;2013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全國128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名單公布”。2014年至2015年8月,國內先後獲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企業數有104家(見表1),企業代工和貼牌品牌數量增加。2015年10月1施行的《中國食品安全法》規定“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這一規定使得各個乳企增加自主品牌以及小範圍差異化產品;因市場運作,出現國內嬰幼兒乳粉配方數過多過濫現象,據不完全統計當時配方備案數多達3000多個,如聖元1個工廠就備案了184個配方(見表2),含200克、400克、800克、900克等多種不同包裝形式的規格。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與發酵工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標準三聚氰胺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