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南方農村報、主管農財寶典新牧網報道了博羅養戶汪老板投訴易邦生物禽流感“紅蓋”疫苗貨不對板的介入事件(點擊查看相關報道:《博羅養戶投訴易邦禽流感疫苗“貨不對板”致1.1萬隻雞慘死!經查排除禽流感,调查易邦回應……》),博罗部门引起行業廣泛關注。养户易邦疫苗
8月30日,汪老板雞場暫未處理的事件死雞分散躺倒在地麵。
記者調查發現,持续汪老板向動保經銷商康爾優購買的易邦生物“紅蓋苗”並非廠家原產的禽流感疫苗,實為易邦生物禽流感疫苗和新流二聯的混合疫苗。
養殖戶汪老板從動保經銷商康爾優所購“易邦生物禽流感疫苗”為紅蓋。
易邦生物官網上,禽流感疫苗產品圖為綠蓋。
來自廣東的執業獸醫師高輝(化名)認為,科學混合的疫苗在技術層麵不存在問題。一般情況下,疫苗油乳劑為相同廠家、相同品牌,混合均勻即可。
長期接觸一線養殖、來自江西的動保從業者陳彬(化名)告訴記者,混合疫苗銷售,導致疫苗標簽與實際的產品成分不符,其實是一個普遍存在、具有雙麵性的行業現象。
市場對“混合疫苗”有需求,例如,養殖企業、一線養殖戶做動物免疫時,往往為了減少抓雞、抓鴨子等動物的次數,將幾種疫苗混合注射。為了混合均勻,圖操作方便,有時候養殖場會直接要求動保廠家提前混合後購買。不過,這種混合疫苗銷售的行為本身涉嫌違規。盡管“混合疫苗”的確解決了一部分養殖戶的問題,但由於獸藥疫苗的批文滯後於市場需求,這種產品在法律上常常缺乏合法身份。
從另一個角度看,對這種“混合疫苗”如果不加以控製,部分小企業可能為了利益而“掛羊頭賣狗肉”,導致不合格的產品破壞市場。
記者了解到,9月23日,廣東省主管部門已關注到此事,正在調查中。
記者將持續跟蹤報道。
來源:南方農村報
作者: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