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脱糖響應麵法優化PA分離工藝
(1)響應麵設計
根據單因素實驗,大豆的分提取時間達到70min後,粉末PA的磷脂离含量和回收率都趨於平衡,故在設定提取時間為70min、中磷脂酸提取1次、脱糖沉澱pH=8的大豆的分前提下,根據Box-Behnken中心組合設計原理,粉末將提取溫度(A)、磷脂离料液比(B)和酸醇比(C)作為自變量,中磷脂酸作三因素三水平響應麵分析,脱糖因素水平見表1,大豆的分響應麵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2。粉末
由表2得二次多項回歸方程:
R=73.69+3.55A+3.22B+4.69C+1.32AB-0.71AC-0.78BC-5.44A2-2.10B2+2.99C2,磷脂离其中R為PA純度,中磷脂酸A為溫度,B為料液比,C為酸醇比。對二次多項回歸方程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
該模型能解釋99.53%響應者的變化,即該模型與實際實驗擬合良好,實驗誤差小。失擬項為0.1766,是不顯著的。這說明此模型完全可以用來預測PA的含量。校正決定係數為R2Adj=0.9893,說明該回歸方程能夠較好地描述各因素與響應值之間的真實關係。信噪比為45.099,說明二次模型的模擬具有較高可信度,可用此模型對設定條件下的PA含量進行預測。由F值檢驗可知各因素貢獻與為C>A>B,即乙醇酸濃度>溫度>料液比。
(2)驗證試驗
按照優化後的條件結合實際情況,得到PA最佳提取溫度42℃,料液比1:37,酸醇比V25%Hcl:V無水乙醇=1.2:100,提取時間70min,提取1次。經3次平行試驗,PA的含量均值為80.96%,得率為70.53%,其中PA含量與預測值(82.70%)相差1.74個百分點。
三、結論
使用脫糖粉末大豆磷脂為原料,采用響應麵法優化酸性乙醇分離PA工藝,得到最佳工藝條件為:提取溫度42℃,料液比1:37,酸醇比V25%HcI:V無水乙醇=1.2:100,提取時間70min,提取次數1次,於pH=5時分離雜質,再於pH=8時沉澱PA,此時產品含量為80.96%,回收率為70.53%。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酸醇,乙醇酸,大豆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