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醬是芝麻制备质黏稠糊狀或凝固狀調味食品,濃香醇 厚,花生營養價值較高,酱的及其中脂肪含量54%~65%、流变蛋白質含量17%~27%,学性是研究脂質和蛋白質的良好來 源。花生醬是芝麻制备质花生深加工產品之一,營養豐富、花生 風味獨特,酱的及素有“綠色牛乳”的流变美譽。
隨著生活水平的学性提高,人們在醬類食品的研究選用 上越來越不滿足以往口感單一、缺乏層次感的芝麻制备质特點, 注重追求風味的花生多樣化和天然化。但是酱的及,目前市 場上銷售的醬類新產品還是以單一原料產品居 多,因此本文以芝麻、花生為主要原料,並輔以大 豆蛋白、糖漿製備芝麻花生醬,以豐富調味醬的種 類,以產品黏度和感觀評分為指標,對製備工藝條 件進行優化,並對產品的流變學性質進行測定,為 生產出一種綠色健康、全新口感的芝麻花生醬提 供依據。
1、實驗材料
贛芝10號芝麻,市售花生,市售糖漿(上海威 銘食品有限公司,糖濃度約62%),市售大豆蛋白 (上海嬌源實業有限公司,蛋白質含量≥90%)。硫酸銅,氫氧化鈉,95%乙醇,苯酚,硫酸等。 JM—LS0膠體磨;Kjeltec2300炒籽機;T7- 13840電烤箱;TA.XT Plus質構儀,英國SMS公司; Rheostress60哈克流變儀,德國Haake公司;ME204E 分析天平;DHG-9140A電熱恒溫幹燥箱。
2、實驗方法
(1)原料基本成分測定
水分及揮發物:參考GB 5009.3-2016《食品中 水分的測定》;灰分:參考GB 5009.4-2016《食品中 灰分的測定》;粗脂肪:參考GB 5009.6-2016《食品 中脂肪的測定》;粗蛋白質:參考GB 5009.5-2016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粗纖維:參考GB/T 5009.10-2003《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總糖:采 用苯酚-硫酸法。
(2)芝麻花生醬製備工藝流程(見圖1)
芝麻醬的製備工藝:芝麻→篩選→清洗→幹 燥→烘炒→揚煙、冷卻→膠體磨研磨→裝罐→ 密封→貯藏。
花生醬的製備工藝:花生→篩選→烘烤→冷卻→破碎、除紅衣→膠體磨研磨→裝罐→密封→ 貯藏。
其中,芝麻的烘烤條件選擇150℃,40min; 芝麻、花生研磨方式是膠體磨二次研磨,研磨後樣品 粒徑在8~10 μm。
(3)芝麻花生醬的黏度測定
用TA-XT.Plus質構儀測定樣品的黏度。40 g 待測樣品攪拌均勻後放於50 mL燒杯中,室溫下靜 置2 h,將P25探頭用10 g的觸發力下壓到芝麻花 生醬中。測前、測中、測後速度均為1.00 mm/s,下 壓距離10.00 mm。
(4)芝麻花生醬流變學性質研究
靜態流變學測定:待測樣品在測量前攪拌均勻, 儀器校準後取適量樣品於平板上,平衡靜置3 min 後,下壓轉子至板間距離為1mm,去除邊緣多餘樣 品。流變儀的溫度固定為25℃,剪切速率為0.01~ 100 S-1,以剪切速率為自變量,剪切應力為因變量 作圖分析。
觸變性測定:恒定應變0.5%和頻率10 r/s, 120 S內剪切速率從0.1 s-1升至100 s-1,並在 100 s-1處保持30 s,然後在120 S內從100 s-1降到 0.1 s-1,得到整個過程中剪切應力隨剪切速率的變 化情況。
(5)芝麻花生醬感官評價
采用總分九分製評分,選擇接受過專業培訓的 人員10人對芝麻花生醬色澤、組織狀態、香味等做 出評價並打分。評分標準見表1。
(6)數據處理與分析
用WPS對數據進行整理,SPSS 20對數據進行 顯著性分析,Origin 9.0作圖,Design—Expea 8.0.6 處理響應麵實驗結果。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大豆蛋白,硫酸銅,苯酚,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