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广东“村播”:田间地头拍农事,乡村增添新动力

来源:时间:2025-04-22 03:08:18

廣東“村播”:田間地頭拍農事,村播鄉村增添新動力_南方+_南方plus

廣東“村播”,火了!地头动力

這幾天,拍农來自茂名高州市泗水鎮的事乡90後“新農人”陳麗容,自駕1700公裏到上海推介茂名龍眼。村增一路上,村播她手持一台手機,广东用獨特的田间添新“粵式英語”介紹祖國的秀麗山河,推介自己家鄉甜蜜的地头动力“土特產”。

陳麗容和弟弟自駕1700餘公裏,從茂名高州來到上海,事乡將家鄉的村增龍眼推介給華東地區的市民和采購商。

近年來,村播從帶動農產品銷售、創新農業品牌營銷,到推動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一批接地氣、有想法、敢創新的“村播”懷揣對鄉村的熱愛,參與到廣東鄉村振興的事業中。

廣闊天地、廣闊平台呼喚更多的人在廣袤大地上發現和眾創鄉村價值。當下,在廣東各地,農民當主播、手機變農具、直播成農活的新麵貌蔚然成風。

廣東鄉村直播大賽將從2024年7月持續至2024年12月。

7月20日,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廣東鄉村直播大賽將正式啟動。接下來,廣東以該賽事為平台,吸引更多人加入“村播”隊伍,打造一批具有廣東特色的頭部“村播”,為廣東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和鄉村全麵振興匯聚力量和智慧。

廣東鄉村“播”什麽?

每當夜幕降臨,羅佩玲的直播間準時亮起。

“今天我們直播間帶給大家的產品是從化近幾年主推的品種——井崗紅糯。”在廣州從化區,頗有名氣的“帶貨達人”羅佩玲,對家鄉農產品,尤其對荔枝有著深厚感情和獨到見解。

2020年,剛辭職回家不久的羅佩玲在自家荔枝園裏直播賣荔枝,成為一名專業的“村播”。隨著直播的深入,她發現,自己並不僅是在銷售荔枝,更是在傳播家鄉的文化,講述從化這片土地上的鄉村故事。

羅佩玲在荔枝林裏直播,向網友介紹從化荔枝。

山野間、果樹下、菜地裏、漁船上,有獨屬南粵鄉村的直播素材,讓鄉村主播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隨著4G乃至5G網絡基本覆蓋到農村,“在鄉村人人都能成為主播”已從一種暢想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在韶關樂昌市九峰鎮的一個小村莊裏,90後青年黃棋峰也加入了“村播”的行列。他借助直播平台,將鎮裏的特色農產品——黃金柰李推向了全國。

黃棋峰已成為百萬粉絲級“村播”。

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播”湧現,廣東的鄉村生活逐漸走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更多人開始關注廣東鄉村的環境、文化、曆史,鄉村直播不僅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也推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廣東“村播”為何火?

“村播”的興起與火爆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廣東擁有完善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龐大的網民群體,為“村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傳播基礎。而廣東人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為“村播”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

在潮汕,普寧南山英歌隊的抖音號有著不俗的粉絲量,許多人都是慕名到來,數十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小時遷”扮演者陳楷銘仔仔在流沙西街道的表演。從鄉村走出的潮汕英歌舞,正通過“村播”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頂流”,傳承著古老的潮汕文化。廣闊的南粵大地,厚重的鄉村文化通過“村播”廣泛傳播,大地之上遍地都是撩撥鄉愁的“鄉村鏡頭”。

粵北看山、粵西趕海、粵東踏浪、珠三角尋古賞花,廣東鄉村的萬千風情和豐富內涵為“村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吸引著各地觀眾“沉浸式體驗”農村生活。

清遠英德積慶裏紅茶穀也是許多“村播”的打卡點。

“2019年我開始拍視頻、做直播,現在抖音上也有20多萬粉絲了。”江門台山市的阿傑的直播間裏不僅有趕海時發生的趣事,還有台山獨特的鄉村風貌和人文故事。

阿傑的直播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喜愛,很多網友都專門驅車前往台山體驗。而阿傑也樂於與大家分享他的家鄉,他堅信,通過直播,他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台山,愛上台山。

阿傑的視頻深受各地網民喜愛,吸引大家來台山趕海。

不僅如此,廣東的“村播”們還不斷創新,將直播與傳統文化、鄉村旅遊、農事體驗等緊密結合,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直播內容。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了廣東的鄉村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片土地。

“村播”有了大舞台

“在廣東,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事。”廣東舉辦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正是邀各地群眾發現和眾創鄉村價值,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具體舉措。

在廣東,手機成了新農具。

近年來,廣東“村播”們的活躍不僅僅局限在各自的直播間內,更延伸到了更廣闊的舞台上。一場場以“直播”為主題的文化節、展覽和比賽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為“村播”們提供了展示才華、交流學習的平台。

如今,“村播”已成現象級。說著一口“粵式英語”的陳麗容、講述從化荔枝故事的羅佩玲、賣黃金柰李的黃棋峰、趕海的阿傑,他們不僅是“村播”,還是“電商”,是90後新農人,更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

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勝利村,更是利用“村播”,走出了產村融合發展新路子。“我們和村裏合作種花生,用‘村播’給產業賦能。”阿遼是土生土長的佗城人,亦是當地有名的“網紅”,每到花生收獲季,他都會親自上陣,直播賣花生。“現在我們一年賣花生能賣1000多萬元。”

2013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的興起,一根網線、一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撐起一個直播間。十年過去了,“村播”朝著年輕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闖出了一片天。

在廣東,“村播”朝著年輕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廣東鄉村直播大賽的舉辦,將讓“村播”有了更大的舞台。在南粵大地上,更多鄉村價值正等待一個個“村播”用手機鏡頭去發現與眾創。

【撰文】唐瑞謙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張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