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豐收季,揭西縣的礼④農業企業們訂單不斷,一筐筐、搭平电商一袋袋農產品送到順豐公司後被迅速分揀、台引打包,顺丰收揭在省內基本可以實現“今天下單,物流明早送到”的助揭效率。山區好貨與消費者的距離,正逐漸變得“觸手可及”。
這得益於當地電商產業的加速布局。去年,揭西縣成立了智慧農業產業協會,一方麵將各農業企業的資源整合起來,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麵和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讓企業能以優惠的價格享受高質量物流服務,更好地保障客戶體驗。
9月21日至22日,揭西縣將舉辦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係列活動,協會將牽頭展示各款農特產品,為當地農業企業開拓更多市場資源,進一步打通揭西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揭西農產品。
打造綜合服務平台
讓山區好貨有銷路
作為自然條件優渥的山區縣,揭西孕育出了一點紅番薯、橄欖、大洋紅茶、油柑、蜂蜜等優質土特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但由於地理位置較偏僻,一直以來存在農業資源分散、品牌效益不高、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較低等發展困境。
為了打破這一瓶頸,2023年9月,揭西縣成立了智慧農業產業協會,致力打造一個企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融合的發展平台,促進揭西農業形成品牌化、抱團式的發展格局。
“比如在農機服務方麵,我們了解到部分企業有閑置的拖拉機、插秧機等設備,就可以調配給其他有需要的農戶,實現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僅過去一年就大概有一萬畝農田收益。”智慧農業產業協會會長黃俊生表示。
更重要的是產銷資源的整合共享。不久前,由揭西縣農業農村局打造、智慧農業產業協會具體運作的揭西農業綜合服務平台小程序正式麵世,黃俊生介紹:“企業的農特產品可以上架到平台上進行統一銷售,讓分散的農產品聯合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增加區域品牌影響力。同時,我們也和多個單位的工會、企業等進行產銷合作,今年以來,平台已完成4萬多個訂單,銷售額達100多萬。”
揭西農業綜合服務平台小程序頁麵。
引進順豐物流公司
逐步打牢電商基礎
長期以來,揭西縣的電商基礎都比較薄弱。有企業表示,如果要寄送番薯這類重量大、利潤有限的農產品,快遞費可能都占了售價的一大半,從而失去價格優勢。而對於雞蛋、鮮蔬這類“脆弱”的商品,商家因擔心運輸途中破損也不太敢發貨,大大限製了農產品的市場拓展。
為了改善這一困境,今年7月,揭西智慧農業產業協會和順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讓當地企業能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高質量快遞服務。“以前至少要十幾元才能發到順豐,現在8元起就可以發往全國,甚至比普通快遞還便宜。顧客體驗好了之後,回購率也會提升。”黃俊生表示,近兩個月,揭西已通過順豐完成5000多個訂單,成效顯著。“我本人也是番薯種植大戶,最近客戶收貨的反饋都很好,很少出現退貨的情況了,訂單也飛躍式地增加了40%!”
劉氏蜂業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一個受益企業,其負責人劉賢坤表示,公司每年的產值達三四百萬,其中30%的貨品是依靠電商完成的。“但在節假日等發貨旺季,原有的物流體係常常應付不來,現在多一個發貨渠道就舒緩不少,而且可以滿足一些對發貨速度、物流體驗有要求的客戶,因此近期也增加了不少訂單。”
劉氏蜂業有限公司的蜂蜜產品。
近年來,揭西縣大力發展電商領域,不斷深化“互聯網+協會”與立體農業、“一鎮一品”、電商服務站等融合創新,促進農業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鏈條化方向轉型升級。
撰文:陳詠韶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