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遍布廣東、河北、华南湖北、农业貴州等省份,大学队绿深入調研當地產廢類型、醇风吹又醇培产力產廢規模、生团色甲綠色甲醇需求等,育农业新提出解決方案並推動項目落地......在第十四屆“挑戰杯·廣州工行”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上獲得金獎的质生華南農業大學“醇”風吹又生團隊,持續對“利用多元有機廢棄物生產綠色甲醇”進行深入研究,华南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
“醇風吹又生”團隊在“挑戰杯”賽事上合照。
據悉,華南農業大學“醇”風吹又生團隊成立於2016年,由謝克昌院士、陳勇院士領銜指導,是一支致力於服務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的“雙創+社會實踐”服務型團隊,在華南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院的支持下,已獲授權專利30餘項,發表SCI 論文200餘篇,打造全球首台(套)多元有機廢棄物製氫產醇係統裝備,為廢棄物全量資源化利用和綠色甲醇製備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目前,在校友企業溫氏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該團隊自主研發的綠色甲醇係統裝備已在廣東雲浮落地。
“醇”風吹又生團隊現場展示。
學生團隊負責人、永根科技站駐點研究生李祖豪表示,參與“挑戰杯”賽事能夠展示華農生物質工程研究院團隊技術體係和裝備的先進性與落地可行性,提高公眾對綠色甲醇市場與生產技術的認知度,為團隊師生提供直接麵向市場的“實戰”經驗,根據市場需求來倒逼技術體係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持續創新。萬物凝新綠,“醇”風吹又生。這支年輕且富有使命感的團隊,正在以創新技術為絲線、低碳生態作圖紙,徐徐織就能源結構轉型發展的綠色畫卷。
立足國家所需
探明生物質能發展新道路
國務院於2024年5月23日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要將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加大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費提升等十個方麵作為重點任務,提出要因地製宜推進農林生物質能源化開發利用,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利用。
為助力國家生物質能發展,“醇”風吹又生團隊通過現場考察、實地取樣、反複試驗等方式,將有機廢棄物經過高效厭氧發酵、過程強化與調控製得適醇生物質氣,再進行定向重構、分離純化後產出綠色甲醇,成功探索生物質能發展新道路。
團隊現場調研照片。
“國家所需,我們所向。”團隊指導老師譚濤介紹道,多元有機廢棄物製備綠色甲醇技術體係是實現我國巨量農林廢棄物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化農林廢棄物為綠色能源是本團隊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的一條新思路。
響應綠美廣東建設
賦能鄉村環境治理
服務綠色發展、落實“雙碳”戰略,“醇”風吹又生團隊成立8年來,一直從事環境與能源交叉學科方麵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根據“城鄉礦山”和“無廢城市”理念,打造“農業代謝共生”新模式。
華南農業大學“永根科技站”。
示範工程裝備照。
“廣東地處亞熱帶,種養業發達、生物質廢棄物產量大、種類多、組成雜,常年濕熱的氣候容易導致廢棄物黴變腐爛、水體汙染等,嚴重威脅生態環境、社會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李祖豪告訴記者,團隊通過城鄉多元有機廢棄物全量化生物化學處理技術,實現人畜糞便、作物秸稈、餐廚垃圾等多場景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置,降低其直接還田、焚燒或隨意處置帶來的環境汙染,而製備的綠色甲醇又可作為清潔能源與零碳化工原料,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產出“綠色GDP”,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醇”風吹又生團隊致力以甲醇含“綠”量煥廢棄物含“金”量,力爭在生物質能發展進程中留下屬於華南農業大學的一抹綠色。
【撰文】吳柏寧
【通訊員】劉曉純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