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激動,很受鼓舞,蕉育解产這是业百香蕉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塊關鍵拚圖。”拿到“仙粉1號”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時,接力赛許林兵正匆匆從湛江返回廣州,专访种破在實驗室“閉關”幾日後,许林又要啟程前往鄭州。兵余這似乎是年香年难育種家的常態,不是蕉育解产奔走在一線尋找資源,就是业百埋頭在實驗室篩選品種。
於許林兵而言,接力赛這份證書是對其多年科研工作的認可,於香蕉產業而言,“仙粉1號”表現出高抗枯萎病特征,為我國香蕉產業攻克枯萎病提供了突破性品種,為整個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仙粉1號”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下稱“農科院果樹所”)繼佳麗蕉、南天黃、南天紅、粉雜1號之後,培育出的又一高抗枯萎病香蕉品種,至此,農科院果樹所已經完成了中國三大主要香蕉栽培品種類型的抗病品種選育,從二倍體到三倍體、四倍體涵蓋了AA、AAA、ABB、ABBB等香蕉,有望引領香蕉產業邁向全新的發展高度。
近日,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專訪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九三學社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支社成員許林兵,揭秘中國三大主要香蕉栽培品種的抗枯萎病“進化”之路。
許林兵在香蕉園中觀察品種長勢。
高抗品種撥開產業陰霾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近日,“仙粉1號”植物新品種權證書下發,拿到證書時你的心情如何?
許林兵:心情激動,很受鼓舞,這是香蕉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塊關鍵拚圖。今年4月12日,“仙粉1號”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授權(品種權號CNA20211004078)。這不僅是個人與團隊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激勵著我們在香蕉科研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推動整個香蕉產業升級和繁榮不懈努力,做好“仙粉1號”推廣工作,造福廣大蕉農與消費者。
“仙粉1號”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授權。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育種路漫漫,“仙粉1號”作為當前市場上極為稀缺的高抗枯萎病品種,是如何培育出來的?
許林兵:“仙粉1號”從培育到拿下證書,耗時8年。2016年,在中山市橫門鎮廣東龍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廣粉1號”枯萎病重病地粉蕉園裏,我們發現了一棵宿根幸存突變單株,經過多年定向選育,才有了“仙粉1號”粉蕉的誕生。“仙粉1號”的抗枯萎病性甚至強於“粉雜1號”,這是行業非常喜聞樂見的場景,培育出的品種抗性一個比一個好,呈向上的階梯狀發展。
“仙粉1號”是一個辨識度很高的品種,可以說是香蕉中的“顯眼包”。它的假莖較矮,隻有2.0-2.6米,葉姿直立,葉片較短,能有效抗風,栽培管理方便,采摘運輸也相對輕鬆。同時,這是一個早熟的品種,生育期比“廣粉1號”短50天以上,也比“粉雜1號”短30天以上。“仙粉1號”果皮淺黃,肉質結實,風味濃甜香,在市場上是實力強勁的“搶手貨”。
“仙粉1號”果皮淺黃,肉質結實,風味濃甜香。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熟悉香蕉的人都知道,香蕉的一生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命運多舛。枯萎病作為香蕉產業中難以根治的“癌症”,是如何危害產區的?
許林兵:香蕉是世界最大宗的水果和第五大糧食,最大宗的貿易水果和第四大貿易作物,也是五億人的日常糧食。但近百年來,香蕉一直“疫病纏身”,枯萎病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在產業之上。香蕉枯萎病1874年報道在澳大利亞發生,商業性種植園可以在2-4年內全部死光,造成毀滅性的打擊。20世紀90年代後期,香蕉枯萎病迅速蔓延且缺乏有效防控技術,而當時的主栽品種易感病,迫使香蕉產業改為“遊牧”模式發展,國內種植麵積急劇減少。
香蕉枯萎病十分難纏。香蕉苗、運蕉車、拖拉機、砍香蕉的工具都可以攜帶病菌,我見過一個香蕉園區,第一年發現3棵帶病的香蕉樹,第二年就出現了2000多棵樹帶病,蔓延速度驚人,蕉農苦不堪言。國內很多生物公司嚐試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但都沒有成效,最多隻能收獲一造蕉。最終,抗枯萎病還是要從源頭出發,培育抗性品種和品係才是解決香蕉枯萎病的根本途徑,才能撥開這個產業陰霾。
40餘年香蕉育種“接力賽”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農科院果樹所是什麽時候開始攻關香蕉枯萎病的,先後取得了哪些成績?
許林兵:都說品種是農業的芯片,新品種就是新質生產力。圍繞著香蕉枯萎病品種選育,我們香蕉資源團隊40年來前赴後繼、披荊斬棘,終於攻關成功。
1985年,農科院果樹所王碧清研究員最早研究香蕉枯萎病,他當時從廣東省科委申請了一個龍牙蕉的枯萎病防控項目,項目的成果是用組培苗快速鑒定枯萎病技術,這項技術沿用至今,目前仍然是最可靠的鑒定方法。2000年,李豐年研究員雜交出“粉雜1號”粉蕉,這是第一個抗枯萎病1號小種的粉蕉,經過黃秉智研究員二十年推廣,“粉雜1號”粉蕉被戲稱“蘋果粉蕉”,風靡全國。
許林兵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證書。
2002年,我和團隊承擔了INIBAP香蕉抗枯萎病品種資源鑒定,這是對種質資源的一次規模性的“摸底調查”,為枯萎病的研究夯實基礎。2016年,我們從曆經十年時間定向選育出“南天黃”——我國最早獲得授權的品種,高產優質、耐寒耐儲、貨架期長、香味濃鬱、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的“南天黃”因其顏色鮮豔有光澤,被戲稱為“看起來像假”的真香蕉。如今,“南天黃”及其衍生品中“南天紅”已經授權給廣東金作、廣西香豐、湛江海大企業育繁推廣,累計授權收入超過200萬元,累計繁育苗木超過2億株,社會效益超過150億元。
廣受消費者青睞的抗枯萎病“佳麗”香蕉。
2010年,我和團隊通過輻射誘變得到了抗枯萎病的“佳麗”香蕉,2019年獲得品種授權。這是一個高抗枯萎病的皇帝蕉類品種,是國內外香蕉資源專家評價過品質最優的香蕉品種,廣泛投放於各大商超、社區便利店以及校園、高鐵、飛機配餐等市場,是香蕉中不可多得的高端產品。
加上“仙粉1號”,我們已經完成了中國三大主要香蕉栽培品種類型,從二倍體到三倍體、四倍體涵蓋了AA、AAA、ABB、ABBB等香蕉抗病品種選育,正在積極引領國際香蕉品種多樣性的產業未來。
線上線下結合拓寬銷售渠道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仙粉1號”這個品種將對未來香蕉產業的品種格局帶來什麽變化?對核心產區有什麽影響?
許林兵:未來,我們會完善配套栽培技術研發,品種推廣程序,以及加速品種更新換代,好的品種將會引領產業發展。我相信這個品種推廣3-5年之後,全國大部分的香蕉主產區都會開始種植“仙粉1號”,作為一個具有高抗枯萎病且兼具口感和風味的優質品種,良好的連坐性能夠保障穩定的產量和質量,有利於產區形成規模化、穩定化的產業模式,“仙粉1號”的市場占有率將會快速提升。
接下來,我們也會將品種授權給各大企業,借助企業的資源、渠道和市場運作能力來進行大規模的種苗銷售與推廣活動。同時,通過電商平台銷售以及自動販賣等方式,擴展銷售渠道,延伸銷售終端。提高香蕉核心產區銷售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提升產區的現代化水平,使產區從傳統的種植模式向現代化的產業模式轉變。
剛采摘下來的“仙粉1號”。
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您認為當前製約我國香蕉產業大步向前發展的因素是什麽?接下來,應該從哪些方麵進行攻關?
許林兵:防治香蕉枯萎病、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的“頭號”目標,也是製約我國香蕉產業大步向前發展的因素之一。其次,
傳統香蕉品種催熟條件苛刻,需要專人專業控製15-22℃的溫度和95%的濕度,並且要悶1-2天。這種專業的催熟要求,不僅增加了香蕉儲存和銷售環節的難度,也對銷售渠道和範圍產生了限製,大部分香蕉隻能通過有限的專業渠道進行銷售,這導致市場的拓展受到限製,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銷售需求。
接下來,一方麵,應該持續加大對香蕉抗病品種選育的科研投入,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育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培育具有高抗病性的香蕉新品種。另一方麵,應該“線上+線下”結合拓寬銷售渠道,除了傳統的水果批發商和零售商之外,要加強與電商平台、連鎖超市等的合作。利用電商平台的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精準營銷;與連鎖超市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係,保證香蕉的穩定銷售。
記者:鍾海芳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