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堅果是云南园土叶片养分山龍眼科澳洲堅果屬常綠喬木果樹。因其種仁質地細膩,澳洲味美可口,坚果營養十分豐富,壤和含油量高達79%,云南园土叶片养分且主要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澳洲具有降血壓和降低患心髒病風險的坚果作用,此外還含有蛋白質(9%)、壤和鈣、云南园土叶片养分磷、澳洲鐵、坚果B族維生素和抗糙皮的壤和煙酸,在國際市場上極受青睞,云南园土叶片养分被譽為“堅果之王”。澳洲雲南是坚果中國最大的澳洲堅果種植區,主產區分布於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德宏等地市州,2019年底種植麵積達22萬hm2,占全國種植麵積的89.8%,產量4.7萬t,產值14.4億元。目前澳洲堅果已經成為雲南熱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之一。
雲南澳洲堅果種植區大多為山地,管理粗放,施肥過程中主要考慮大量元素,而對中微量元素往往不夠重視。過量施肥肥害和施用量不足的現象並存。通過對雲南澳洲堅果園長期調查發現,幼齡果樹葉片主脈兩側往往呈現不規則的黃斑或失綠現象,而進入豐產期後常出現葉片邊緣幹枯、枝條頂端出現從枝、生長勢減弱,甚至有死亡現象,這些現象大多為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營養失調。土壤養分不但是土壤肥力的基礎,也是作物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葉片是植物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源”,也是根部吸收養分的貯藏“庫”,是植物對土壤營養狀況反應最為敏感的器官,葉片養分含量反映了樹體的營養狀況。因此,對澳洲堅果園土壤和葉片進行養分評價,是製定果園土壤管理和施肥方案的重要依據之一,對澳洲堅果園實現優質高產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雖然韓樹全等和王文林等已對澳洲堅果周年養分狀況和廣西澳洲堅果主產區土壤養分狀況調查進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尚未發現以雲南5大澳洲堅果產區為整體對澳洲堅果果園土壤和葉片養分進行研究評價的報道。本研究於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集了雲南省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德宏等5個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澳洲堅果種植區中47個澳洲堅果園的土壤和葉片樣品,首先分析土壤和葉片養分的空間變化,然後參考澳大利亞澳洲堅果果園養分標準並結合國內澳洲堅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等相關養分分級標準,對雲南澳洲堅果園土壤和葉片養分豐缺狀況進行了評價,以期為澳洲堅果園施肥提供理論依據和田間指導。
研究區域海拔700~1300m,年均溫度>19℃,年降雨量>1000mm,5~10月為雨季(占80%左右),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以紅壤和磚紅壤為主,1997-2012年定植2年生澳洲堅果嫁接苗,株距4~5m,行距5~6m,環山行等高種植,每667m2種植23株。主要品種有‘O.C’‘HAES344’‘H2’‘HAES294’和‘HAES800’等,花期為每年2-3月份,4月幼果開始發育,5-6月果實膨大,7-8月果實油份積累,9-10月采收。一般按4-5月、7-8月、9-10月分3次施用N∶P2O5∶K2O=15∶15∶15的複合肥,每次每株施0.5~1kg。
於2018年3月和2019年3月,在雲南的西雙版納(10個)、普洱(4個)、臨滄(19個)、保山(5個)、德宏(9個)澳洲堅果園,選取當地常規管理條件下具有地域代表性的47個結果樹果園為試驗采樣點,並用GPS定位,詳細記錄樣地的坐標、海拔高度、土壤類型等,澳洲堅果園的點位分布(圖1)。
每個果園根據土壤類型、施肥管理、產量水平等因素,劃分為3~5個采樣單元,每個采樣單元內,土壤采用“S”形,5點取樣法采集樹冠投影處0~20cm土層土樣混合成一個樣,共采集168個土壤樣品(見表1)。
每個采樣單元選擇‘O.C’品種具有代表性的樣株20~30棵,在樣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離地麵1.2m以上樹冠外圍,選取光照充足處的穩定枝條,采集枝條頂端向下第2輪葉片,共采集葉片120片以上,混合成一個樣,共采集168個葉片樣品(見表1)。
土壤采集後及時攤開、風幹,研磨分別過2mm和0.15mm篩,混勻裝袋備用。葉片采集後及時送回實驗室用自來水→0.1%中性洗滌劑液→自來水→0.2%鹽酸溶液→去離子水洗滌後,瀝幹,放入鼓風幹燥箱於105℃下殺青30min,60~70℃烘幹;不鏽鋼粉碎機粉碎後過0.5mm篩,混勻裝袋備用。
土壤pH按1∶2.5水土比,用pH計測定;有機質用K2Cr2O7-H2SO4容量法測定;堿解氮用堿解擴散法測定;有效磷用NH4F-HCl溶液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用1mol/L中性乙酸銨浸提,原子吸收法測定;有效銅、有效鋅用0.1mol/LHCl浸提,原子吸收法測定;有效硼用沸水浸提,甲亞胺比色法測定。葉片樣品:用H2SO4-H2O2消煮,全氮(N)采用凱氏定氮法,全磷(P)采用鉬銻抗比色法,全鉀(K)、全鈣(Ca)、全鎂(Mg)采用原子吸收法;用幹灰化,全銅(Cu)、全鋅(Zn)原子吸收法,全硼(B)鉀亞胺法。
試驗數據(平均值±標準差,n=168)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Duncan’s檢驗方法進行多重比較。
由表2可知,雲南5個主要澳洲堅果種植區土壤pH為4.90~5.02,種植區之間無顯著差異。土壤有機質(17.46~39.49g/kg)和堿解氮(80.52~149.49mg/kg)呈現德宏>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且種植區之間差異顯著。土壤有效磷(22.16~53.22mg/kg)德宏(最高)與版納(最低)、土壤速效鉀(155.05~219.67mg/kg)普洱(最高)與保山(最低),差異顯著外,其他種植區之間無顯著差異。土壤交換性鈣(250.46~433.12mg/kg)保山最高而西雙版納最低,土壤交換性鎂(67.59~109.80mg/kg)普洱最高而版納最低,土壤有效銅(1.37~2.37mg/kg)與有效鋅(1.48~2.57mg/kg)都是保山最低,但以上養分指標在各種植區之間無顯著差異。土壤有效硼(0.41~0.89mg/kg)西雙版納最高,並與臨滄、普洱、德宏、保山(最低)存在顯著差異。雲南主要澳洲堅果種植區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有效硼、有效銅和有效鋅養分平均含量依次為:4.94g/kg、29.17g/kg、109.23mg/kg、36.64mg/kg、200.05mg/kg、352.78mg/kg、85.65mg/kg、0.60mg/kg、2.03mg/kg和2.14mg/kg;不同種植區域土壤有效磷、交換性鈣、交換性鎂、有效銅鋅變異係數較大,在62.12%~86.32%之間。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熱帶作物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乙酸銨,土壤,土壤pH,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