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IPO雷达 | 港股市值缩水7成,业绩增速放缓,春立医疗高光不再

来源:时间:2025-04-22 01:58:52

近日,雷立医疗高醫療器械企業春立醫療(01858.HK)科創板注冊上市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达 早在2015年3月,港股光春立醫療率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市值缩水速放科創板注冊獲準意味著春立醫療距離“A+H”上市更進一步。成业

圖片來源:春立醫療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绩增春立醫療計劃募資金額20億元,缓春擬投入其中8.6億元用於骨科植入物及配套材料綜合建設項目,雷立医疗高該項目建成後可增加年植入物196萬件、达 耗材4.5萬件的港股光產能。春立醫療擴產主要理由是市值缩水速放更好地占據市場,其所在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增長快速。成业

國家集中采購成為這一領域最大推手,绩增國產品種滲透率有望上升。缓春春立醫療在今年9月開展的雷立医疗高集采上喜憂參半,分別中標3個髖關節產品但落標1個膝關節產品。從港股走勢看,春立醫療去年7月以來市值縮水超7成。顯然市場對於春立醫療的擔憂並非隻有集采。

業績高光不再

春立醫療是關節假體龍頭,在骨科醫療器械市場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春立醫療在國內成功推出BIOLOX®delta第四代陶瓷關節假體,成為最早涉足關節假體的國內企業之一。

2019年是春立醫療業績巔峰。公司當年收入8.55億元,同比增加71.78%;淨利潤2.37億元,同比增加124.24%。作為支柱的關節假體產品收入8.35億元,同比增加72.41%,是首要增量。

2020年,春立醫療收入9.38億元。整體收入增速大幅回落,僅為9.63%。其中關節假體產品收入9.10億元,同比增加9.02%。盡管毛利率達72.60%,但較2019年同期僅增加了3.22個百分點。

春立醫療業績放緩有兩個原因:一是2020年新冠疫情打擊了手術對骨科植入物的需求;二是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加入。春立醫療競爭對手愛康醫療(01789.HK)和威高骨科(688161.SH)的關節產品業績也均增速放緩。2020年,愛康醫療的髖膝關節產品業務收入8.29億元,同比增加7.1%,收入規模已接近春立醫療;威高骨科關節類收入4.07億元,同比增加33.88%。主要幾家本土廠商收入增速放緩,是市場進入成熟階段的標誌,更多品種選擇也為集采創下了條件。

收入壓力陡增

與省級集采相比,國家集采更是一錘定音。根據國家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構公示,髖關節終端價格平均降幅80%,膝關節終端價格平均降幅84%,中選價格預計將於2022第二季度開始實施

此次集采主要涉及人工髖關節與人工膝關節兩個品類其中髖關節分三個係統陶瓷-陶瓷類、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類開展采購膝關節則作為一個產品係統類別開展采購

圖片來源:春立醫療招股書

上述產品均是春立醫療的重點品種。2020春立醫療來自髖關節和膝關節收入分別為6.72億元和1.56億元占收入比重分別達71.64%16.62%。

競標中春立醫療采取較高報價策略成功中選3個髖關節產品但遺憾落標膝關節產品。招股書顯示,春立醫療在陶瓷-陶瓷類、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類中標價格分別為8000元、7900元和8110元,首年意向采購量分別為21138套、10372套、5056套。假設2022年企業均完成意向采購量銷售,春立醫療按市場份額可以增加不少。根據界麵新聞研究部測算,春立醫療產品在陶瓷-陶瓷類和陶瓷-聚乙烯市場銷售可達1.69億元和8193萬元,市場份額分別達19.1%和9.2%。根據招股書測算,如果出廠價降幅在20%以內,且銷量增長100%,不會對公司毛利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標點信息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春立醫療在關節植入醫療器械市場份額達8.96%,在本土企業中排名第二在包括進口廠商的全部企業中排名第四

落實在業績上,產品出廠價格的降低幅度是其中一項變量。集采主要目的在於擠壓流通環節利潤,降低終端醫院采購價格,可以推測廠家出廠價格的降幅會小於終端價格降幅。另一項變量在於市場的選擇,未來終端意向采購量很有可能發生變化。在國家集采後,進口和國產產品定價已十分接近,春立醫療產品需要繼續保持競爭力。

另外收入占比超15%的膝關節產品丟標,也將對春立醫療的業績產生不小的影響。公司方麵提出通過積極開發高端“非帶量”產品、拓展海外市場、開拓民營醫院市場等方法補救。由於此次帶量采購周期是2年,春立醫療陣痛還將持續。

同時,春立醫療主要產品均處人工關節領域,在脊柱類、創傷類等其他骨科醫療器械開拓步伐已經落後。2020年,春立醫療脊柱業務收入2772.86萬元,占比2.96%。目前脊柱類產品省級帶量采購已經啟動,市場份額更小的春立醫療在投標中可能處於劣勢地位。

春立醫療也針對時下處於風口的手術機器人有所布局。招股書顯示,公司已經啟動膝關節置換(TKA)骨科手術導航係統髖關節置換(THA)骨科手術導航係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TKA)導航係統等多個項目。

從研發金額投入看,2021年上半年,春立醫療針對手術機器人研發投入金額275.67萬元,不及同期對髖關節、膝關節、創傷係列產品等研發項目投入。就春立醫療目前業務而言,手術機器人技術壁壘相對更高,商業模式也存在差異,但或許是收入壓力之下的有益嚐試。

春立醫療並非第一家A+H上市的醫療器械企業。2020年7月,港股威高股份(1066.HK)正式啟動威高骨科分拆上市程序。今年6月,威高骨科登陸科創板。募集資金運用規劃上,威高骨科將主要投資與生產、研發等項目,其中超過10億元將用於脊柱、創傷、關節類產品的擴產。對於威高骨科A股和H股給與的估值大相徑庭。12月9日,威高股份報收11.18港元/股,市盈率約為19倍;威高骨科則報收66.6元/股,市盈率高達39倍。由此看,未來市場如何對春立醫療進行估值也是看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