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业绩补偿承诺又没得到履行 连续并购的东旭光电前路何在?

来源:时间:2025-04-22 02:32:26

12月15日早間,业绩又没東旭光電(000413.SZ)發布公告,补偿并购此前收購的承诺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龍客車”)的原股東上海輝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輝懋”),在申龍客車未實現業績承諾的得到的东电前情況下,未按約定支付業績承諾補償,履行连续路何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旭光通報批評處分。

據公開資料顯示,业绩又没東旭光電是补偿并购擁有超2000億資產的東旭集團旗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產品有包括液晶玻璃基板和OLED柔性顯示材料等在內的承诺光電顯示材料、裝備及技術服務、得到的东电前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履行连续路何新能源汽車、旭光建築安裝等。业绩又没在蓋板玻璃行業,补偿并购東旭光電的承诺全資子公司是國內最早生產出自主知識產權蓋板玻璃的企業,東旭集團官網對東旭光電的宣傳也是:“著力深耕和打造光電顯示材料製造領域”。但據2020年年報,光電顯示材料的營業收入僅占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30.29%,這一比例在2021年中報中才上升到50.74%。

連續並購擴張

不聚焦原本的優勢主業,東旭光電都去幹了什麽呢?年報顯示,東旭光電其他收入占比較大的業務包括裝備及技術服務、建築安裝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曆年資本運作軌跡則勾勒出了東旭光電在這些領域拓展的版圖。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東旭光電於2014年8月從控股股東東旭集團處收購了四川瑞意建築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借此取得了工程施工資質、開始從事建築安裝業務;2015年7月,東旭光電收購宿遷億泰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90%股權,進軍智能高端裝備業務;2016年4月,收購上海碳源匯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0.5%股權;同年7月,推出號稱世界首款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2017年6月,收購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開始在燃料電池領域布局。

2017年11月和2018年6月,東旭光電分別收購上海申龍100%股權和明朔(北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朔電子”)51%股權。彼時有媒體援引分析師人士的意見稱,收購申龍客車能夠幫助東旭光電進入到新能源整車製造領域,通過與東旭光電推出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結合,解決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問題,從而實現石墨烯產業化發展。

而收購明朔電子這家以石墨烯散熱技術為核心的大功率LED照明設備提供商,則被認為是東旭光電又一重量級石墨烯產業化應用項目的突破,同時能讓東旭光電以高起點切入LED市場。

遲遲未收到原股東業績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上海申龍和明朔電子的兩筆交易中,原股東均未完成業績承諾。明朔電子原股東於今年8月因未按時履行業績補償承諾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如本文開頭提到,申龍客車的原股東則因同樣的原因收到深交所的處分書。

據悉,申龍客車原股東上海輝懋曾在收購時承諾,申龍客車2017年到2019年經審計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4億元、5.5億元。若申龍客車在利潤承諾期間內各年度累計實現的淨利潤未能達到承諾淨利潤數,則上海輝懋應對不足部分優先以股份方式進行補償,其餘部分以現金方式進行補償。經審計,申龍客車在上述三個年度累計實現淨利潤8.5億元,與業績承諾相差4億元。上海輝懋應補償東旭光電股份9750萬股,並退還該股份對應的現金分紅款1365萬元。東旭光電將按總價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回購上海輝懋持有的上述股份,並依法予以注銷。截至目前,上海輝懋仍未履行業績補償承諾。

通過融資取得大量現金,仍多次債務違約

自上市以來,東旭光電曾5次增發股票,融資總額超275億元,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用在了支付並購相關款項中,另外的部分均計劃投入生產或補充流動資金。

從曆年年報數據來看,東旭光電自2015年年末開始,貨幣資金迅猛增長,同比漲幅達250%,2016年和2017年末貨幣資金餘額均超過260億元,2018年到2020年貨幣資金餘額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也保持在90億元以上的水平。

但記者注意到,東旭光電在2015年發行的10億元規模的公司債於2020年發生實質違約;今年11月,公司公告表示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30億元和第二期17億元的中期票據均未能如期兌付本息。

為何賬麵趴著大額現金卻仍然違約?東旭光電2020年度的審計報告中或許有答案。審計報告顯示,東旭光電2020年的財務報表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形成保留意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東旭光電2020年末96.37億元的貨幣資金中,有79.26億元在東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務公司”)的存款,因財務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而受到限製;此外,東旭光電負債中列示的金融有息負債賬麵餘額211.68億元,其中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金額134.66億元,會計師事務所認為,東旭光電償還到期債券及其他到期債務的能力具有不確定性。

深交所甚至在對公司2020年報的問詢中提到,財務公司未按此前約定的提款方案予以提款,是否構成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對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東旭光電對此回複稱,財務公司是經相關部門批準成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相關執照齊全,且公司與財務公司簽署的相關協議已按規定通過董事會等的審議。目前因財務公司出現流動性困難,才導致公司存款支取受到限製,因此不構成資金占用,同時公司不排除通過訴訟等方式維護投資者利益。

東旭光電前路何在?

並購給東旭光電帶來了亮眼的業績增長,2014年到2018年的5年時間中,其中三年其收入漲幅都超過了100%,另外兩年增幅也在50%左右,淨利潤的漲幅則在10%附近到20%附近波動。但從經營現金流來看,2015年到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逐年減少,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38%降到1%,2019年甚至出現淨流出30.13億元。這意味著,雖然營業收入增加,但是並沒有相應規模的現金流入。2019年開始,東旭光電甚至開始連續虧損,營業收入也呈負增長態勢。據最新季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東旭光電實現收入39.35億元,同比減少14.14%,淨虧損達到14.91億元。

在2020年報中,東旭光電提出將回歸主業,夯實光電顯示產業龍頭地位。目前,光電顯示業務隨著液晶顯示、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的普及,發展前景良好。華創證券的一份研報認為,電子玻璃行業正處於國產替代提速期,從5G手機出貨量、手機屏幕大型化趨勢、國產手機滲透率提升三個方麵來看,國產電子玻璃廠商麵對良好發展機遇。

在發展勢頭良好的賽道上,東旭光電能否對已有資源進行更好的整合,扭轉目前虧損態勢,提高經營質量和盈利能力,分得行業發展的一杯羹,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