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3可知,甜叶從45℃~105℃,菊绿甜葉菊綠原酸類成分受熱溫度越高、原酸研究時間越長,类成含量減少越多;其中3-CQA的分稳含量減少最多,4-CQA次之,定性5-CQA減少最少。甜叶45℃~85℃範圍內,菊绿甜葉菊綠原酸類成分損失率相近,原酸研究105℃下甜葉菊綠原酸類成分損失率明顯升高。类成
在不同溫度下加熱2h、分稳4h、定性8h,甜叶3-CQA、菊绿4-CQA、原酸研究5-CQA含量和總酸含量均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可以認為在55℃~85℃下,加熱8h對綠原酸產品溶液穩定性無影響。
在通入空氣的情況下,48h後總綠原酸損失率為3.62%,而通氮氣的樣品則無損失。數據表明,在0~24h內,綠原酸產品溶液受到氧氣影響減少0.56%,而放置48h後減少3.62%,說明綠原酸產品溶液會在有氧條件下綠原酸含量逐漸降低。
調pH後和原始綠原酸溶液對比,各pH條件下的總酸含量都發生損失。其中,在pH=8.0條件下,總酸含量損失17.09%,損失最多。在pH=4.0和pH=8.0條件下,放置4h後溶液中的綠原酸含量相比於0h,損失率分別為4.85%和6.75%,而在pH=10.0時,4h後損失率為2.3%。在堿性環境下(pH=8.0、pH=10.0)放置,總酸含量的損失率處於平均水平,但5-CQA含量明顯減少,4-CQA、3-CQA含量明顯升高,且3-CQA含量升高更多。原因是3-CQA和5-CQA在水解時更趨向於轉化為4-CQA,而4-CQA水解時更趨向於轉化為3-CQA,而非5-CQA。
溶液中金屬離子和綠原酸的摩爾比為3∶50、3∶25和6∶25時,綠原酸的損失率<7%,4h和0h相比基本沒有變化。可以認為金屬離子的加入會引起綠原酸少量損失。
本研究以甜葉菊綠原酸為研究對象,考察了多種條件對甜葉菊綠原酸穩定性的影響,其中對產品穩定性影響較大,使綠原酸總含量變化達到7%以上的條件有溫度、pH;對產品穩定性影響較小,綠原酸總含量變化<7%的條件有光照、氧氣、金屬離子。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在甜葉菊綠原酸的提取、加工過程中,應注意控製過程料液的溫度、pH;在產品的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應控製溫度,避光真空保存,避免應用場景中的金屬離子過高、pH過高或過低。現階段關於提高甜葉菊綠原酸類成分穩定性方麵的研究較少,值得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如各成分的轉化條件、轉化路徑、轉化產物等。
相關鏈接:綠原酸,甜葉菊,新綠原酸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