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土壤有机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研究(一)

来源:时间:2025-04-22 03:11:15

近年來土壤生態環境質量受到高度關注,土壤全國農用地、有机研究重點行業用地詳查工作已陸續開展,监测而土壤有機監測及其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尚不完善。全过本文對土壤有機監測開展了全過程的程质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研究,並運用於土壤中多環芳烴的量保實際監測,取得了較好的证和质量結果。

當前,控制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土壤部分地區汙染較為嚴重,有机研究已成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监测突出短板之一。隨著2016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的全过頒布實施,全國性的程质土壤生態環境質量詳查工作已開展起來。《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和《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的量保相繼頒布實施,對開展土壤管理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具有重大意義。证和质量

土壤一般包括理化性質、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監測,現階段理化性質、無機物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工作已較完備,有機物的監測由於近幾年特別是上述兩個風險管控標準實施後才全麵推開,監測質量方麵的研究工作還開展的不多,存在係統性不強、質控技術手段較單一等問題,因此要獲得具有代表性、完整性、準確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等“五性”高質量的土壤監測數據,開展土壤有機監測的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研究工作就顯得十分必要。

本文以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以農用地詳查半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多環芳烴為例,開展土壤有機監測的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研究工作,並獲得了理想的監測結果。

1 土壤有機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概述

土壤有機監測主要包括監測方案編製、點位布設、樣品采集、樣品保存運輸、樣品製備、分析測試、數據處理和審核上報等多個環節,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工作應從監測的源頭即監測方案的編製開始,貫穿於監測的全過程。監測全過程與質量管理的關係可用圖1形象表述。
土壤有機監測全過程各個監測階段的質量控製措施詳見下表1,實際監測時並非所有質控措施都要用到,質控措施的選擇可依具體項目及分析方法要求而定。

2 土壤有機監測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措施

2.1 樣品準備過程

2.1.1 監測方案編製、采樣布點階段

能否采到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樣品是實現土壤監測目標的根本保證,監測方案的編製、樣品采集布點階段就十分重要,這個環節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規範性將是後續土壤樣品製備以及分析測試等環節的保障,也將根本影響到整體土壤監測質量。

在監測方案開始編製前,應開展基礎性的工作,首先要收集大量相關的資料,包括氣象條件、地形地貌、土壤土質、水文特性等自然地理資料,工廠企業汙染源分布、人口狀況、農田灌溉等社會環境資料,以及土地利用情況、生態紅線、功能區規劃、交通狀況等圖件資料。收集的資料越詳細越完整越有利於監測工作,越能體現科學性和完整性;其次要進行現場踏勘,可以直觀地了解現場情況,可以辨知要開展監測地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可以辨別收集到資料的真偽,如有必要,還可進行初步采樣監測,為布點提供依據。

采樣布點是監測方案編製的重要步驟,應充分體現樣品的時空代表性,也要遵循經濟性、連貫性、全麵性等原則。采樣布點數量可以利用統計方法來獲取,同時應結合監測任務目的和監測地塊範圍等等相關因素。具體的布點方法可以是如下方法的一種或它們的組合:隨機布點法、網格布點法、放射狀布點法、帶狀布點法、對照布點法和綜合布點法。

2.1.2 樣品采集階段

樣品的采集要體現監測區域的代表性,在前期踏勘、布點和方案編製的基礎上,還需準備好專業采樣器具。土壤有機監測的采樣和理化、無機監測相比,采樣工具、樣品容器以及填裝方式都有很多不同,應使用金屬或木製采樣工具,有機類樣品應裝在棕色玻璃容器中,關鍵是要裝滿容器,不論揮發還是半揮發性有機物都要擰緊蓋子,防止有機物揮發損失。土壤有機監測采樣工具清單見表2。


樣品采集階段的質控措施有全程序空白、容器空白、采樣設備空白、現場空白、現場平行雙樣、基體加標樣和空白加標樣,可視情況采用。

2.1.3 樣品儲存運輸階段

土壤有機樣品對光敏感,要有避光外包裝,全程要低溫暗處冷藏(小於4℃)運輸,為防止運輸特別是長距離運輸樣品瓶鬆動,應用封口膜纏繞密封,防止有機物揮發以及樣品的交叉汙染。樣品和分析測試人員交接時要仔細清點樣品數量、封口密封情況、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等信息,雙方共同填好樣品運輸清單和樣品交接清單。樣品運輸空白應和監測樣品一起運輸、一起交接。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福建分析測試》,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土壤樣品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