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同事我的‘新同事’。自我們一起共事以來,矿上它表現得非常可靠。身怀”山西焦煤集團汾西礦業水峪煤業(以下簡稱“水峪煤業”)瓦檢隊職工雷生平指著在絞車機頭穿梭不停的绝技瓦斯智能巡檢機器人,向在此采訪的新同事記者介紹道。
近年來,矿上隨著煤礦智能化建設持續推進,身怀山西焦煤集團加速智能化煤礦發展,绝技在智能機器人應用方麵不斷探索。新同事一群身懷絕技的矿上“特殊職工”陸續上崗,成為礦工們的身怀“新同事”。
瓦斯智能巡檢機器人集成了瓦斯檢測和監測監控兩大功能,绝技能夠24小時不間斷監測甲烷、新同事一氧化碳、矿上二氧化碳、身怀溫度等參數,並自動進行檢查、記錄、傳輸、分析和報警,有效解決了人工檢測中存在的“測不準”“測不到”等問題。目前,在水峪煤業,有26名這樣的“新同事”分布在多個關鍵點位,每天在井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候車室、無極繩操作室等地不間斷巡檢,成為雷生平和同事們信賴的“夥伴”。
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雷生平和“新同事”不斷磨合,建立起深厚友誼。智能巡檢機器人的靈活反應、敏銳感知和高效工作,為工人們帶來了極大幫助。“以前我們一個班下來,常常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汗。現在‘新同事’分擔了工作,讓我們省力不少。我們非常愛護它們,經常檢查維護,確保它們能更好發揮作用。”雷生平說。
在距離水峪煤業100多公裏的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馬蘭礦,職工們也感受到了“新同事”帶來的便利。在主斜井內,一台智能巡檢機器人沿著軌道勻速前行,一雙靈動的“眼睛”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前方各類設備。與此同時,調度指揮中心終端屏幕上,也清晰顯示出它一路上的見聞。
馬蘭礦機電部副部長張慧慧介紹,智能巡檢機器人能夠全方位、全天候、無死角地巡視,及時準確地發現各類問題,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煤礦設備運行故障進行超前預判和準確預警,使主斜井設備的運行狀態盡在值班人員的掌控之中。它不僅能探測瓦斯濃度、巡檢設備,還能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在汾西礦業設備修造廠,一台號稱“鋼鐵俠”的智能焊接機器人正在進行焊接作業。它的機械臂像魔法棒一樣靈活擺動,確保臂端的焊槍精準觸達每個焊接點位。一台刮板輸送機需要焊接的中部槽有120至180個,每個中部槽有4道焊縫。“以往兩個人配合,一節中部槽需要120分鍾才能完成焊接。現在,我隻需提前編好焊接程序,機器人僅用75分鍾就能高效高標準地完成焊接。它不僅效率高,還能靈活應對不同的焊接需求和場景。‘同事’做出來的都是免檢產品!”電焊工張勇說。
盡管現在操作人員與“新同事”配合默契,但機器人初上崗時,他們的相處並非一帆風順。這是因為“新同事”有些“水土不服”,在實際應用中經常出現斷弧現象。經過不斷研究,職工們為“新同事”更換了不同型號的導電嘴,並安裝了地軌,使其能更好適應各類焊接需求。在不斷磨合中,智能焊接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能幹,而張勇也認真向廠家學習操作和編程要領。
如今,機器人在山西焦煤集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化綜合掘進機器人、智能化驗機器人、資金結算機器人等許多“新同事”正在各個領域大展身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