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物質是标准具有一種或多種足夠均勻和確定的特性,用以校準測量裝置、物质評價測量方法或給材料賦值的存储一種材料或物質。標準物質可以是条件純的或混合的氣體、液體或固體。及求例如,标准在化學分析中,物质標準物質常用於製備標準溶液,存储以校準或驗證分析方法的条件準確性。在物理測量中,及求標準物質可以用於校準測量儀器,标准例如溫度計或光譜儀。物质標準物質的存储主要作用是為測量提供準確、可靠和可溯源的条件基準,從而保證測量結果的及求準確性和一致性。
標準物質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但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如均勻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等。為了確保標準物質的質量和可靠性,通常需要進行嚴格的製備、定值、不確定度評估及儲存等過程。本文將對標準物質的儲存作簡單闡述。
標準物質儲存的條件一般包括但不僅限於避光、通風、幹燥、恒溫恒濕、物理隔離、包裝標識、儲存安全和標準物質的處置等方麵。
(一)避光:需要避光保存的標準物質一般是由於某些標準物質或標準物質裏的單一或多個組分對光敏感,暴露在光線下的一定時間會導致其分解或降解,影響標準物質的穩定性。例如,硫酸奎寧熒光標準物質、二氯甲烷中己內酰胺等見光的不穩定性。因此,這類標準物質應存放在避光的地方。
避光一般可通過選擇合適的儲存容器、儲存環境、包裝方式等手段來實現。常見的避光措施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方式:
*使用棕色瓶或用鋁箔包裹的試劑瓶儲存標準物質,以防止光解和光化反應,這也是標準物質的常用避光儲存方式。
*存放在陰涼幹燥、通風良好、避光的櫥櫃或試劑架上。
*使用窗簾或遮光板來遮擋窗戶,避免陽光直射到標準物質。
*對於一些光敏性比較強的標準物質,還可使用特製的防光試劑盒或防光袋進行儲存。
(棕色瓶避光存儲)
(二)通風:在標準物質儲存過程中,通風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通風可以有效地排除存儲區域內的有害氣體和蒸氣,避免對標準物質產生汙染和幹擾。例如,一些化學物質在長時間存放過程中可能會釋放出有害氣體,如硫酸、鹽酸等,這些有害氣體不僅會汙染環境,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通風可以促進空氣流通,保證存儲區域內的空氣新鮮和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這對於保持標準物質的穩定性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通風還有助於排放有害氣體和蒸氣,避免它們在空氣中積累,從而降低發生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風險。
常見的通風的措施一般包括但不僅限於:
*安裝通風設備:使用風扇、通風管道、排氣扇等設備來增加空氣流通量,提高通風效果。
*定期開啟門窗:適時地打開倉庫的門窗,進行自然通風。特別是在潮濕天氣或倉庫內存放有易受潮物品時,保證良好的通風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通風條件)
(三)幹燥儲存:濕度過高會導致標準物質吸收水分,影響其純度和穩定性。幹燥儲存可以有效地防止標準物質受潮,避免標準物質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對標準物質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某些標準物質在受潮後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分解或者變質,導致其質量和性能的下降。
標準物質常見的幹燥儲存方法有:
*幹燥器幹燥環境儲存:標準物質通用的幹燥方法。幹燥器內可放五氧化二磷,變色矽膠等。有的幹燥器可以抽真空,效果更好。
*幹燥劑幹燥環境儲存:堿石灰、無水硫酸鈉、無水硫酸鎂等。無水硫酸鈉和無水硫酸鎂最常用。極端無水可以用鈉絲幹燥。需要特別注意酸堿性,幹燥劑不要和溶劑或溶質發生反應。
(四)恒溫恒濕:溫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標準物質的穩定性和準確性。恒溫恒濕的環境下可以確保標準物質在長期儲存過程中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和性能,從而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銨鹽在高溫下會分解成氨氣和相應的酸,高錳酸鉀在高溫下會分解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碳酸氫鹽在高溫下會分解成金屬氧化物和水等。而過低的溫度會引起結晶或變質,例如葡萄糖在溫度較低時會出現結晶現象等。濕度過高則會導致標準物質吸收水分,濕度過低則可能導致標準物質失水,影響其質量和性能。因此,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可以確保標準物質在長期儲存過程中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和性能。
標準物質常見的恒溫儲存環境有:
*陰涼保存: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的標準品,建議保存於幹燥陰涼的地方。
*常溫保存:一般保存幾乎不受環境溫濕度等影響的標準物質。
*冷藏保存:用於常溫下不是很穩定的物質,保存於冷藏環境。
*冷凍保存:用於化學性質不穩定,常溫下容易分解的物質。
*-80℃保存: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需要保存於特定的-80℃的環境。
(五)物理隔離:標準物質之間可能存在相互汙染的風險,特別是當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或物理狀態時,標準物質的物理隔離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同標準物質之間的交叉汙染,確保標準物質的純度和準確性;將標準物質進行物理隔離,也可有效避免在實驗室中誤用或混淆不同的標準物質,有助於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物理隔離通過將標準物質進行分組和分類,還有助於對標準物質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控製,從而提高管理效率;特殊標準物質如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物質,在存儲區域內應依據放射性核素性質進行物理隔離。
標準物質儲存過程中實現標準物質間的物理隔離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使用專用儲存櫃或容器:為標準物質提供專用的儲存櫃或容器,確保它們與其他化學品和試劑分開存放。儲存櫃或容器應具有適當的密封性和標識,以避免混淆和交叉汙染。
*分區存放:根據標準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將它們分區存放。例如,可以將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標準物質放在一起,以便於查找和使用。
*限製訪問:對於重要的標準物質或需要特殊管控的標準物質,可以設置訪問權限,限製不必要的訪問和操作,有助於確保標準物質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隔離存儲,避免汙染)
(六)包裝標識:標準物質儲存過程中,標準物質的包裝標識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合理準確直觀的包裝標識有利於:
防止混淆和誤用:標準物質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如果標識不清,很容易導致混淆和誤用。包裝標識可以清晰地標明標準物質的名稱、濃度、生產日期等信息,幫助實驗人員準確識別和使用。
確保安全:某些標準物質可能具有毒性、腐蝕性或易燃性等危險特性,例如硫酸的腐蝕性,甲醇等標準物質的易燃性等,如果使用不當或儲存不當,可能會對實驗人員和環境造成危害。準確清晰的包裝標識可以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和注意事項,幫助實驗人員正確使用這些危險的標準物質,並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跟蹤溯源:包裝標識可以記錄標準物質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幫助實驗人員跟蹤溯源,了解標準物質的來源和質量情況,對於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方便管理:包裝標識可以方便實驗室管理人員對標準物質進行分類、標識和管理。通過對包裝標識的識別和記錄,可以快速了解每種標準物質的庫存量、使用情況等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清晰規範的包裝標識)
(七)儲存安全:標準物質需按要求存放在專門的安全儲存設施內,這些設施必須滿足嚴格的安全要求,如輻射屏蔽裝置、自動報警裝置等,並在存儲期間嚴格監督和管控,保證充分記錄。
標準物質的安全儲存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麵,依據實際情況進行:
*化學性質:在儲存標準物質之前,充分了解其化學性質是非常重要的,化學性質可以告訴您如何正確地儲存它們,以及在發生意外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
*正確包裝:標準物質應該使用正確的容器進行包裝,並貼上正確的標簽,標簽應該清晰地標明物質名稱、濃度、生產日期等信息。
*避免高溫和明火:標準物質不應該儲存在高溫或明火附近。高溫可能會導致化學反應或分解,而明火則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
*避免直接接觸:標準物質不應該直接接觸皮膚或眼睛。如果不小心接觸了,應立即用大量清水衝洗,並根據情況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避免汙染:標準物質應該儲存在幹燥、清潔的環境中,以避免汙染。如果發現任何汙染跡象,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安全儲存設施:標準物質應該儲存在專門的安全儲存設施中,這些設施應配備適當的消防設備、通風係統和緊急排放係統等。
(合理分類,定期檢查)
(八)標準物質的處置:在標準物質的儲存過程中,標準物質的處置同樣重要。標準物質一般會存在過期、變質、損壞等無法使用的情況,以及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廢液、廢氣、廢渣等。對於這類標準物質常見的處置方式有以下幾種:
*回收再利用:對於一些可回收的標準物質,如金屬、非金屬等,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這需要確保回收過程的安全性,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
*化學處理:對於一些無法回收再利用的標準物質,可以進行化學處理。例如,可以將其進行酸堿中和、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使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後再進行排放。
*物理處理:對於一些物理性質穩定的廢棄標準物質,可以進行物理處理。例如,可以將其進行破碎、壓縮等操作,使其體積減小,便於運輸和處置。
*委托處理:對於一些危險性較大、難以自行處理的廢棄標準物質,可以委托專業的危險廢物處理機構進行處理。在委托處理時,需要提供詳細的廢棄物清單和處理要求,以確保處理過程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標準物質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處理,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確保處理過程的安全性,避免對環境和人員造成危害。
*照國家相關法規和實驗室規定進行處理,確保合法性和合規性。
*對廢棄標準物質進行分類處理,避免不同性質的廢棄標準物質混合在一起,導致處理難度增加或產生危險。
*對於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廢棄標準物質,需要進行預處理或專門處理,以確保其不會對環境和人員造成危害。
綜上所述,標準物質的合理儲存涉及人、機、物、料、法等各個環節,充分的考慮並實施相應的儲存條件,對於保證其質量和穩定性、安全使用、實驗室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及滿足科學研究和分析測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實驗室應重視標準物質的儲存與管理,並不斷完善和優化相關的工作流程,以滿足科學研究和分析測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