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酸鈉(Alginate)又名褐藻膠、褐藻海藻酸鈉,酸钠是不同從褐藻的細胞壁中提取出來的天然多糖,是储存一種水溶性天然膳食纖維,2018年美國FDA正式公布褐藻酸鈉、条件菊粉、下稳聚葡萄糖、定性抗性糊精等8種原料為膳食纖維,研究有利於人體健康。褐藻
褐藻酸鈉由β-D-甘露糖醛酸(M區)和α-L-古洛糖醛酸(G區)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酸钠是不同一種天然高分子物質,以其良好的储存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条件增稠性、成膜性、下稳穩定性、定性絮凝性和鼇合性而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藥品、化妝品、生物、特種工業等領域。海藻酸鈉理化性能的穩定性對開發其新的應用用途影響很大,但目前在理化性能穩定性方麵的研究較少。
本文主要是研究不同褐藻酸鈉在不同儲存條件下理化特性的穩定性,為更好地應用褐藻酸鈉提供理論支持。
褐藻酸鈉: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成型劑: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TMS-Pro型質構分析儀: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BROOKIELD黏度計:美國博勒飛公司;RW28型攪拌器:德國IKA集團有限公司;FE20型實驗室pH計: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DK-8A型電熱恒溫水箱:上海百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LHS-250HC-1型恒溫恒濕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S224S型電子天平:常熟市雙傑測試儀器廠;BCD-296WDCN冰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WY-802D型圓杯封口機:佛山南海泊菲機電設備有限公司;SP200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PyeUnicam公司。
分別將不同規格的褐藻酸鈉原料(固體)進行包裝,放入25℃、4℃和-18℃環境下儲存,在不同儲存時間取出製備成膠液,進行黏度和強度的測定,觀察不同溫度儲存下原料的穩定性。
分別稱量不同規格的褐藻酸鈉(固體)倒入定量蒸餾水中,溶解製備成不同濃度的膠液,然後把膠液分裝至圓杯中,封口,進行冷凍。把產品分成兩組,一組持續冷凍,然後解凍進行黏度和強度測定,另一組反複冷凍解凍,然後進行黏度和強度測定,觀察穩定性。
將上述不同溫度儲存的褐藻酸鈉(固體)製備成溶液或者冷凍解凍後的溶液,利用BROOKIELD黏度計進行黏度測定,並按照黏度校正係數來進行校正。
利用1.2.1製備的膠液,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成型劑(褐藻酸鈉與成型劑比例為2∶1),迅速倒入圓形模具中,進行封口,室溫下靜置成型2h,然後進行凝膠強度測定。
對上述製備好的褐藻酸鹽凝膠用質構儀進行凝膠強度的測定。測定參數為:探頭型號為P/12.5型,觸發力0.2N,測試前速率60mm/min,測試速度60mm/min,穿刺距離15mm,每個產品至少重複測定3次。
對上述褐藻酸鈉凝膠進行感官評定,品嚐凝膠的口感(如硬度、彈性等)。
取0.5g儲存不同條件的褐藻酸鈉樣品,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50mL乙醇攪拌30min後,移入60mL的3號砂芯漏鬥中,用100mL乙醇淋洗,取出放入50℃烘箱中幹燥lh,將處理好的樣品與溴化鉀共同研磨壓片後用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分析。
數據統計采用SPSS16.0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分別使用不同儲存溫度(25℃、4℃和-18℃)的褐藻酸鈉溶解配成1.0%的溶液,進行黏度測定,結果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常溫25℃儲存一年,不同規格褐藻酸鈉黏度都呈現下降趨勢,下降比例在20%~30%之間,其中高黏度的降低幅度大一點,低黏度的降低幅度小一點。常溫儲存褐藻酸鈉,前2個月黏度下降幅度較大,後麵下降幅度較小。而4℃冷藏和冷凍-18℃儲存的褐藻酸鈉黏度基本維持不變,性狀比較穩定。
分別使用不同儲存條件(25℃、4℃和-18℃)的褐藻酸鈉原料溶解配成1.0%的溶液,加入成型劑進行成型,2h後測定凝膠強度,結果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溫度儲存的褐藻酸鈉凝膠強度前6個月比較穩定,從6個月開始都呈現下降趨勢,從6個月到8個月時下降幅度較大,後續比較緩慢。從不同溫度對凝膠強度的影響來看,冷凍-18℃和冷藏4℃儲存,凝膠強度下降幅度較小,穩定性能好一些。通過品評口感,褐藻酸鈉放置時間越長,製作凝膠彈韌性越差,但是整體都可以接受。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海藻酸鈉,聚葡萄糖,甘露糖醛酸,溴化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