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錄於專題
過去一周,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在茂名高州正式啟動,惠州活用農事、韶关设置築夢農業、奖励基金共創鄉村的阳东故事由此起筆。放眼全省,成立各地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舉措亮點紛呈。百千万
推動產業發展方麵,珠海設立總規模達1億元的上市發展基金,賦能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山火炬高新區設最高1億元專項資金,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陽江陽東成立粵西地區首支縣級產業基金,總規模達2億元;韶關製定“引客入韶”和旅遊宣傳營銷激勵措施,設立八大獎勵項目;肇慶高要舉行聯合國際高桂南藥全產業鏈基地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簽約儀式,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
撬動“人才杠杆”方麵,中山印發《支持大學生回鄉自主創業奮鬥“百千萬工程”實施意見》,提出多項創業扶持舉措;深圳多個青年人才協會聯合倡議成立“青鵬興鄉創新發展聯盟”,鼓勵城市青年攜手鄉村CEO合作共創;東莞樟木頭鎮持續打造“中國作家第一村”,已吸引74名作家進駐。
建設和美鄉村方麵,惠州仲愷高新區舉行2024年“百千萬工程”行政村創先爭優競賽,本輪集中競演下撥項目建設資金1500萬元;佛山禪城提出跨村聯建、組團發展,將以“村+”合作模式推進“百千萬工程”;佛山南海發布“美麗庭院”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全域打造“整潔美”庭院(陽台),重點打造“綠化美”庭院(陽台),分類打造“特色美”庭院(陽台)。
【省直動態】
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正式啟動
7月20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鄉村振興局主辦,廣東省農民體育協會承辦的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在茂名高州啟動,河源等分會場同步啟幕。現場,官方小程序“粵農事”正式上線,廣東鄉村直播大賽、廣東鄉村價值發現大賽、廣東農事定向大賽同期開賽……一段段關於活用農事、築夢農業、共創鄉村的故事從這裏起筆,共同講好“何為農事,農事何為,農事新為”。(→)
廣東跨境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河源產業對接大會召開
7月16日,跨境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河源產業對接大會在廣東河源舉行。這是繼汕頭、茂名、江門3場大型產業對接會後,“助力‘百千萬工程’,跨境電商百縣行”活動首次來到粵北。
此次跨境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河源產業對接大會,是省貿促會作為省直機關及有關單位組團縱向幫扶支持東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之一。通過跨境電商這一新興引擎,服務本地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和優勢產業園區發展壯大,推動構建要素集聚、反應快速的柔性供應鏈,助力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體係,為河源產業和貿易高質量發展貢獻貿促力量。
作為“百縣行”的粵北首站,河源產業大會邀請了阿裏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亞馬遜、淘天集團、TEMU、易貝、沃爾瑪、美客多、蝦皮、新蛋、菜鳥集團、小紅書、粵貿全球、出海網、江楠鮮品、合利寶、大麥電商等眾多知名跨境電商平台及服務機構走進河源,吸引眾多本地企業參與,共300多人參會。
【地市動態】
中山: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在典型村規劃建設青年創業街
近日,中山市印發《支持大學生回鄉自主創業奮鬥“百千萬工程”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多項創業扶持舉措,促進中山市各類人才和港澳青年積極投身鄉村建設,支持大學生回鄉自主創業奮鬥“百千萬工程”。
《實施意見》提出,中山將全麵優化回鄉創業人才待遇,對於在推進“百千萬工程”賦能鄉村振興、自主創業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可由鎮街視情況給予獎補。
為建設友好型返鄉創業平台載體,《實施意見》提出,返鄉創業大學生入駐中山粵港澳創新創業合作平台等創業孵化平台,可享受最長三年“零”租金、“零”物業管理費以及免費商事登記、人才招聘、創業融資、市場營銷、法律維權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支持五桂山等鎮街探索實施“鄉村新秀”舉薦製度,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大學生創業項目,由鎮街分三年發放共10萬元生活補貼,在支持期內參照特聘人才D檔享受子女入學、醫療服務、安居保障和金融支持等待遇。
為選樹更多返鄉青年創業典型,中山將在“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規劃建設青年創業街,優先為返鄉大學生項目提供檔位、空間等配套;開展尋找“香山最美青年小店”主題活動,積極宣傳中山人才政策和城市優勢,帶動更多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
深圳:成立青鵬興鄉創新發展聯盟,推動城鄉青年共創合作
日前,深圳青年興鄉培育青鵬計劃(以下簡稱:青鵬計劃)在深圳舉行結業大會。會上,多個青年人才協會聯合倡議成立“青鵬興鄉創新發展聯盟”。聯盟倡議:以共享市場資源,創意鄉村產品,提升人才成長,推動城市青年與鄉村青年的共創合作,探索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融合的創新事業發展。聯盟還在會上發布了“青鵬魔方”共創平台,作為開展具體項目的抓手,鼓勵城市青年與鄉村CEO們共同攜手,通過“拚人才”和“拚資源”,打破思維界限,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據了解,青鵬計劃由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與騰訊公司於去年12月在深圳聯合發起,旨在號召廣大青年投身廣東“百千萬工程”,同時切實支持年輕人到鄉村創新、創業、創造,探索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在過去的6個月裏,學員深入廣西、雲南、重慶等地的村莊調研和學習,和鄉村CEO、村幹部、村民深度交流,感受真實的鄉村,從中挖掘助力鄉村發展新方向。
珠海:設立上市發展基金賦能新質生產力,總規模1億元
日前,格力集團與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粵科金融”)簽約設立珠海上市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珠海上市發展基金”),未來將充分發揮資本引領及專業優勢,支持賦能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珠海上市發展基金由格力集團全資子企業格力金投聯合粵科金融旗下投資平台廣東省粵科母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粵科母基金”)共同設立,總規模1億元。該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等珠海市重點產業中的上市企業,重點圍繞企業上下遊的早中期項目進行投資,通過優化企業上市培育、支持上市企業並購投資、推動優質項目落地等方式,在服務上市企業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創新發展的同時,助推珠海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支持區域產業做強做大做優。
韶關:製定措施激勵“引客入韶”
近日,《韶關市“引客入韶”和旅遊宣傳營銷激勵措施(試行)》(下稱《激勵措施》)出台,旨在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擴大韶關市旅遊城市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競爭力,將韶關市打造成為遊客心儀的旅遊目的地。
《激勵措施》適用對象主要是組織遊客來韶具有旅行社經營許可證的法人社、導遊員、旅遊景區、其他企業及社會組織或個人,共設置了旅遊團隊接待獎、入境旅遊接待獎、國內旅遊年度獎、優秀導遊員獎等8大獎勵項目,如旅遊團隊接待獎明確旅行社組織旅遊團隊來韶旅遊的,按遊客人數給予獎勵,團隊達到一定人數且行程包含遊覽一個國家5A級景區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
湛江:2023年度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結果出爐
7月17日,湛江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召開。會議通報了2023年度湛江市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結果,廉江市獲創先類縣(市)良好等次,徐聞縣、遂溪縣獲進位類縣(市)良好等次,霞山區、麻章區、赤坎區獲進位類區良好等次,坡頭區獲消薄類區良好等次,經開區獲市單獨考核區良好等次。
廣州:發布三年行動方案,打造國際一流花卉產業高地
日前,《廣州市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下稱《方案》)審議通過。《方案》要求,通過深度挖掘資源稟賦、加速花卉種業振興、優化生產、擴大市場、服務升級以及花文旅融合等,努力將廣州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花卉種業創新中心、現代花卉市場流通中心、花卉產業融合示範中心、全球知名的盆栽花卉交易中心,進而打造國際一流的花卉產業高地。到2026年,全市花卉生產麵積穩定在34萬畝左右,第一產業產值要達到10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要達到400億元。
《方案》強調,要特別注重花卉種業提升,加快構建以華南國家植物園和國家級花卉種質資源庫為重點、各種專業類特色花卉種質資源圃為支撐的全市花卉種質資源保護體係。其中,重點提升特色花卉及藥用花卉的育種創新水平。與此同時,力爭到2026年,新增國家植物新品種權和通過省評定的花卉新品種各90個左右。
潮州:大抓工業經濟,高標準做好典型鎮村選樹培育工作
7月19日,2024年潮州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市委財經委會議召開,深入分析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研究解決突出問題,部署推進下半年經濟工作。
市委書記何曉軍強調,要大抓工業經濟,在“新”與“舊”中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統籌推進優勢產業突圍和產業格局突破,招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大力扶持重點企業,做好延鏈強鏈補鏈文章,狠抓升規納統工作,以萬洋眾創城項目為牽引打造產業發展平台。要大抓項目建設,在“質”與“效”中進一步激活發展潛能,聚焦重點項目、大規模設備更新、招商引資等發力,按時序推進項目建設,跟蹤服務好儲備項目,以“製造業當家”為導向著力招引一批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大抓消費提振,在“內”與“外”中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持續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應,強力推廣府樓猴等城市IP,培育壯大美食消費與潮式文創產業,推動旅客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加快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千方百計開拓國際市場;總結納稅納統好經驗好做法,確保數據應統盡統。要實而又實抓好“百千萬工程”,高標準做好典型鎮村選樹培育工作,凝心聚力爭先進位。
江門:市委書記到鶴山市專題調研“百千萬工程”
7月16日上午,江門市委書記,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陳岸明到鶴山市,專題調研推進“百千萬工程”。陳岸明強調,要搶抓“雙通道”曆史機遇,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以更大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爭創全國工業百強縣。要乘勢而為推動中歐合作區加快發展,做大做強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加快打造縣域主導產業,增強縣域戰略支點作用。要大力推進珠西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助推江門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要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以省、市典型村引領帶動和美鄉村建設,做精做深優質“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縣區動態】
惠州仲愷高新區:舉辦“百千萬工程”創先爭優競賽,最高獲獎240萬元
7月19日下午,惠州仲愷高新區舉行2024年“百千萬工程”行政村創先爭優競賽。此次競賽是仲愷高新區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重點任務實地考核+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集中競演”的考核評價方式,推動3500萬元專項資金落實到思路清、幹勁足、成效好的行政村的建設項目上,本輪集中競演將下撥1200萬元。
經過前期現場考評、重點項目考評,10個行政村從全區38個行政村中脫穎而出,進入集中競演環節。集中競演現場,10支參賽隊伍分為典型村組、普通村組,圍繞鄉村產業發展、農房風貌品質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村級公共服務與基層治理,運用多種形式展示“百千萬工程”實施成效。經過激烈角逐,典型村組潼僑鎮金星村贏得第一名,獲得項目資金240萬元;普通村組瀝林鎮泮瀝村贏得第一名,獲得項目資金120萬元。
相關閱讀:
佛山禪城:探索“村+”組團發展模式,跨村聯建拓展產業載體
7月19日,禪城舉行區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會,會議解讀了《關於禪城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片區組團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禪城將打破區域界限,一體謀劃、聯動布局,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思路,通過“村+村”“村+社區”“村+商圈”“村+園區”等組團發展模式,將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構建“組織共強、藍圖共繪、產業共興、人才共育、環境共美、社會共治”的發展格局,推動新型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區域協同、產業聚集、配套完善、形態相融的城鄉融合發展的示範樣板。“跨村聯建、組團發展旨在打破村各自為政、各自發展的局麵,拓展產業載體、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構建‘一片區一特色產業’體係。”禪城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佛山南海:“美麗庭院”建設邁向2.0階段,三年內創建目標超3.5萬戶
7月19日,佛山市南海區鄉村綠化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千戶庭院 萬家創美——南海區“美麗庭院”建設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發布,標誌著南海區“美麗庭院”建設工作進入2.0升級階段——將“美麗庭院”建設從單一的庭院擴展到“庭院+陽台”的新模式,圍繞整潔、綠美、文化、家風四個維度,全麵提升建設深度與廣度。
截至目前,南海已建成2800多戶“美麗庭院”,在此基礎上,《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基本全部實現農村家庭達到“整潔美”標準,創建“綠化美”庭院(陽台)數量超3萬戶,“特色美”庭院(陽台)超5100戶,推動鄉村綠化向“美化、生活化、長效化”迭代升級。
以分類打造“特色美”庭院(陽台)為例,各村(社區)將以“功能性”原則為切入點,引導群眾融合經濟業態、家風文化、傳統文化、非遺技藝傳承、共享活動、文創產業及中草藥種植等,打造多元特色庭院(陽台),讓庭院(陽台)具備延續家風、帶動經濟、留住鄉情的特色內涵。
東莞樟木頭鎮:打造“中國作家第一村”,吸引74名作家進駐
樟木頭鎮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搶抓文旅融合發展機遇,在官倉社區打造“中國作家第一村”(下稱“作家村”)。目前共有74名作家進駐,其中國家級作家、評論家35人,曆任的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7人,作家“村民”出版發行的文學作品達500多冊,獲市級以上榮譽達400多項。主要經驗做法如下:
一是盤活資源打造陣地。對官倉社區占地麵積約2萬平方米、共建房舍140多間的客家古建築群進行連片改造,以統租方式統籌回租老舊房屋70間,打造作家工作室41間,建有作家村展館、墨隱書房、東莞打工文學館、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二是完善“村民”管理章程。製定“作家村”管理章程、村民公約等規章製度,完善作家“入村”條件、享受福利、責任義務等指引,給予作家水電、物業費等生活補貼,在入籍入戶、購房、子女入學等方麵給予政策傾斜,廣泛吸引全國優質作家進駐。三是建立創作扶持機製。設立“金筆杆文學獎”,每年為作家“村民”優秀作品提供創作扶持經費。建立作家工作室“一室一品牌”,開展丁燕“星光夜話”、王十月“十月聊哉”等文學交流活動。促成全國全省權威文學賽事、文學培訓交流活動等落戶作家村。四是引進專業運營團隊。引進第三方專業團隊,投入專項經費600萬元,通過打造品牌推廣中心、文學產業平台等,在“作家村”引進文創、商業等相關配套業態,積極探索“文學+旅遊”“文學+影視”“文學+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路徑。五是推進產業規劃經營。與中國版權協會、版權基地等建立合作關係,助力作家“村民”作品出版發行。鼓勵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與團隊聚集,引入MCN機構與作家簽約孵化個人IP。搭建作家與影視機構、遊戲平台、人工智能等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優質文學資源破圈傳播、跨界生長。
中山火炬高新區:設最高1億元專項資金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
近日,《中山火炬高新區關於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的若幹措施》(下稱《措施》)出台,設立最高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創新發展。《措施》共分四項十條,包括激活企業創新主體活力、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科創企業融資發展、提高知識產權創新水平四大部分。
在激活企業創新主體活力方麵,對上一年度認定(含重新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不低於2000萬元且研發費增速不低於10%的,每家給予20萬元獎勵;營業收入低於2000萬元且研發費增速不低於20%的,每家給予10萬元獎勵。在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方麵,對被火炬高新區評價為優秀的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主體,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對獲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及以上獎勵的項目,新落地火炬高新區開展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經評價單個項目最高扶持200萬元。在支持科創企業融資發展方麵,支持金融機構針對科技型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給予獲得科技信貸企業利息資助。在提高知識產權創新水平方麵,對獲得中國專利獎或中國外觀設計獎的企業,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的,最高獎勵25萬元。對每主導製定一項國際標準的企業(組織),給予最高20萬元資助;每主導製定一項國家標準的企業(組織),給予最高15萬元資助;每主導製定一項行業標準的企業(組織),給予最高10萬元資助;每主導製定一項廣東省地方標準的企業(組織),給予最高5萬元資助。單個企業(組織)最高資助100萬元。
陽江陽東:成立粵西地區首支縣級產業基金,總規模2億元
7月18日,陽江市陽東區舉行陽東區金航創業投資基金發布會。該基金是陽江市首支產業投資基金,也是粵西地區首支區縣級產業基金,由陽東區屬國企陽東萬象置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陽江海伽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出資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為珠海市金灣金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該基金總規模2億元,首期規模5000萬元,投資方向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大健康、五金製品、電子電器等陽東區重點扶持的優勢產業、新興產業。
據了解,該基金疊加了陽東區和珠海市金灣區兩地產業結構、融資政策和金融資源等方麵的優勢,將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通過資本加持、以“投”帶“引”的方式,助力當地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補強。
陽東區委書記李坤在發布會上表示,陽東金航創投基金的設立,將充分發揮基金“以投促引”和“以投促產”的杠杆效應,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優質項目向陽東集聚,助力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市場拓展,形成產業鏈上下遊協同效應,加速陽東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步伐。
河源連平:“鷹嘴蜜桃特色支行”揭牌,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7月18日,在鷹嘴蜜桃豐收的美好時節,連平農商銀行“鷹嘴蜜桃特色支行”在上坪支行正式揭牌成立。“鷹嘴蜜桃特色支行”的設立是進一步引導金融資源下沉鎮村產業的具體舉措,將聚焦上坪鎮桃產業發展和萬畝擴種項目規劃,優化業務模式,“因需製宜”用足用好特色資源優勢,全力滿足鷹嘴蜜桃擴種、品牌打造、技術升級等融資需求,一體化推進“戶戶通+百千萬工程+桃產業鏈”。
肇慶高要:擬投資20億元,打造國內最具規模的南藥全產業鏈綜合性基地
7月15日,“中國肉桂名縣”高要再度以桂為媒,舉行聯合國際高桂南藥全產業鏈基地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簽約儀式,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將打造國內最具規模的南藥全產業鏈綜合性基地,進一步推動“高桂”南藥品牌建設,為高要肉桂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據悉,項目由聯合國際農林集團、高要農旅投資公司、宏誌達農副產品公司三方共同成立項目公司作為項目的運營主體,計劃投資約20億元,擬建設高品質南藥種植示範基地、桂油加工車間、南藥製藥車間、南藥食品加工車間、南藥工藝品加工車間、南藥商業街、南藥展示中心、肉桂產業研究中心、倉庫及冷庫、行政辦公樓及環保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後年產南藥加工產品超5萬噸,實現年均社會產值100億元,帶動就業人員約500人。
【整理】鄧寶盈 林伊晴 戴彎彎 劉涵 李瑞雪 謝曉莉 張璠 鄭文意 李國華 肖婉琦 楊智明 陳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