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機構移動實驗室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的质检配置應考慮移動實驗室的實際情況,按所需檢驗項目和參數要求,机构进设计立足於快速、移动準確和可移動的实验室运總體要求,充分考慮移動實驗室環境條件,行管使實驗室的理规現有環境條件能夠達到或有條件改造能達到滿足所配備設備正常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對檢驗設備進行模塊化設置。范改移動實驗室配置儀器設備的质检依據:實驗室根據檢測項目實施要求,對照檢測方法工作原理、机构进设计檢測範圍及檢測靈敏度等技術要求配置所需要的移动檢測設備。移動實驗室儀器設備配置的实验室运技術要求:儀器設備配置要滿足量程匹配和測量不確定度匹配兩項基本要求,即檢測設備的行管測量範圍要覆蓋被測參數的變化範圍;檢測設備的檢定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應與被測量參數的允許誤差相匹配。
移動實驗室要想正確開展檢驗工作,理规出具合法檢驗報告必須配置以下工作人員:檢驗人員、范改授權簽字人、质检司機等後勤保障人員。
後勤保障人員:由於移動實驗室的特點,不可能配備專職的後勤保障人員,所以最好是由檢驗車的駕駛員負責後勤保障工作,這樣司機除做好車輛的駕駛工作,保證車輛按設計速度安全行駛外,還要按移動實驗室的特點從事實驗保障工作。(1)必須保障用於檢驗地設施(包括供電、照明、供水、采暖、通風等)應與檢驗工作相適應,隨時消除環境條件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以滿足產品質量檢驗要求。(2)做好移動實驗室的安全保衛工作。對檢驗可能有互相影響的相鄰區域應當進行有效隔離,保證檢驗場所應當相對封閉。(3)減少檢驗場所內外環境的粉塵、煙霧、噪聲、振動、電磁幹擾等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尤其是震動的影響,要保證車輛在行駛過程不產生強烈的震動,以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和靈敏度。(4)對移動實驗室所攜帶化學試劑、高壓氣瓶等劇毒、危險物品、易燃易爆品的存放進行安全防護。(5)對移動實驗室所配備保護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措施、消防設施進行保管,會使用,並保證其完好、有效。
檢驗人員:掌握所檢驗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領域內的檢驗標準、技術方法和結果評價,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能正確處理和判斷檢測結果,並經考核持有檢驗員證。這是實驗室對檢驗人員的一般要求,由於在移動實驗室從事檢驗工作相對於固定實驗室來說,內部空間小,檢驗項目多,不可能容納很多的操作人員,檢驗產品種類、項目不確定,所用檢驗儀器設備、檢驗方法存在很多製約因素,從取樣到整理、檢驗、後處理等各環節都要由少數人獨立承擔,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移動實驗室的檢驗人員必須具有更全麵的技能:(1)全麵掌握移動實驗室所配備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規程;(2)全麵掌握檢驗相關產品的檢驗標準、方法及原理;(3)能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並記錄,保證設備隨時在最佳使用狀態;(4)按時、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期間核查、能力驗證和比對,對檢驗結果不確定度進行評估,保證檢驗結果可靠性;(5)按要求對實驗環境、藥品使用、廢物處置等實驗相關情況進行記錄。
授權簽字人:由於移動實驗室人員限製,所以在工作現場授權簽字人是移動實驗室檢驗及運行的最高管理者,又是按法律要求出具合法檢驗報告不可缺少的人員。因此,授權簽字人在移動實驗室中兼負實驗室最高管理者、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質量監督員等多重職責。因此,授權簽字人除要求具備《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規定的七個方麵要求外,還要針對移動實驗室的特點從事其他一些工作:(1)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進行分配、指揮和控製;(2)具有較豐富的管理理念、檢測經驗和較全麵地管理能力,熟悉移動實驗室的檢驗技術、方法、標準,能夠對檢驗產品、項目進行決策;(3)了解移動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係,具有組織移動實驗室質量管理體係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的管理能力;(4)熟悉移動實驗室檢測範圍、檢測設備、檢測標準及檢測方法,能對檢驗過程中出現的不符合作出判斷。
移動實驗室的規範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製定適應移動實驗室特點的程序文件、操作手冊、安全管理製度、作業指導書等,從人員、儀器設備、設施和環境條件、檢測方法、檢驗過程、量值溯源、結果質量保證、安全管理等方麵進行規範與管理。移動實驗室的管理要具有科學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移動實驗室的使用價值。所以要建立移動實驗室的科學管理體製,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一是要對實驗儀器及設備進行科學化的管理,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設備的使用壽命;二是要加強實驗室檔案資料及實驗記錄的科學管理,確保檢驗工作適時記錄,並可複現;三是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將移動實驗室所用消耗品與固定實驗室集中統一進行管理、采購,以節約開支;四是實驗室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為社會服務,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五是移動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必須嚴格規範;六是定期開展內部審核和管理審核工作,以促進管理體係的持續改進。
移動實驗室作為質檢機構實驗室的組成部分,其檢驗檢測環境、溫度等條件變化較大,檢驗結果受客觀條件影響明顯。因此,移動實驗室應建立相對於固定實驗室更加完備的結果質量控製程序。
(1)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進行監控,開展內部質量控製;此種方法是標準方法,優點是質量控製結果準確可靠,缺點是標準物質價格較貴,儲存要求也高。主要是適用於氣相色譜、PH計、酒精計等類檢驗儀器設備。
(2)采取移動實驗室與固定實驗室之間比對和能力驗證活動;由於移動實驗室的檢驗影響因素較多,因為移動和車輛顛簸,可能使儀器設備檢驗精度產生較大變化,因而移動實驗室應該相對固定實驗室大幅縮短驗證周期,突出關注易受震動、溫度等環境變化影響的儀器設備的個別指標進行驗證。如電子分析天平和氣相色譜等精密儀器。
(3)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複檢測或校準;可采取樣品複測、不同方法之間比對等方式,通過計算各相關實驗數據的線性關聯性來檢查移動實驗室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4)分析一個樣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是性能驗證的一種方法,是指用樣品按給定的試驗方法進行重複檢測以考察儀器運行的可靠性、主要運行參數的穩定性、重現性。
(5)定期進行期間核查。期間核查的目的是核查儀器在兩次檢定周期內設備的檢定和校準狀態的穩定性。期間核查方法有采用同等精度設備進行比對;采用有證標準物質進行驗證;通過不同檢驗方法對相同檢驗項目檢驗結果的相關性進行比對驗算,計算測量不確定度等。
質檢機構在進行檢驗檢測活動中,主要是進行物理量測量,如溫度、壓力、體積、含量、吸光度等。在給出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的同時,需要給出檢驗結果的不確定度,用戶可通過不確定度來評價檢驗結果的可靠性;也在同類檢驗結果之間提供了可比性,可對兩個實驗室或一個實驗室的兩次檢驗活動進行比較。因此,質檢機構移動實驗室在檢驗結果中也要給出檢驗結果的不確定度。這就要求在檢驗工作開展前,檢驗工作結束後對檢驗所采用方法、使用儀器、配製溶液、檢驗環境變化等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的因素作用進行計算,以得到檢驗結果的不確定度。
實驗室檢驗檢測活動規範化運行是構建實驗室質量管理體係的根本目的,質檢機構移動實驗室作為質檢機構實驗室的新生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建立與原有實驗室一體化的質量管理體係,並按照移動實驗室的特點,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針對性措施,才能保證移動實驗室的檢驗檢測活動真正做到科學、準確、真實、有效。本文介紹了質檢機構移動實驗規範化建設的設計思路、原則和方法,在檢驗環境控製、檢驗方法選取、檢驗儀器設備配置、檢驗設備保養和使用、檢驗工作管理和檢驗結果控製等方麵對質檢機構實驗室原有質量體係管理規範進行了改進設計。本文雖然提出了質檢機構移動實驗室運行管理規範設計的7個主要方麵,但對於移動實驗檢驗檢測行為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移動實驗室如果僅按要求做好這幾個方麵的規範是遠遠不夠的,應按照PDCA循環原則,全麵考慮影響檢驗質量的管理和技術要素,不斷改進和完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係,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使質檢機構實驗室的各項工作按照管理體係要求有效運行,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質檢機構移動實驗室的檢驗工作得到全麵有效管理。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標準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實驗室,色譜,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