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突破多项技术难题,广东鞍带石斑鱼规模化繁育取得新进展

来源:时间:2025-04-22 02:14:24

突破多項技術難題,突破廣東鞍帶石斑魚規模化繁育取得新進展_南方+_南方plus

近日,從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海洋漁業試驗中心基地(以下簡稱:大亞灣基地)傳來消息,鱼规鞍帶石斑魚(龍躉)攻關團隊接連突破多項技術難題,模化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取得顯著進展。繁育

“目前,新进我們在親魚培育、突破營養強化、多项人工催產、技术授精與孵化、难题仔稚魚培育等方麵均取得了突破。”團隊負責人、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蒙子寧表示,鞍帶石斑魚具備生長快、抗風浪和經濟價值高的特性,將為廣東深遠海養殖提供更多優良品種。 

鞍帶石斑魚(龍躉)個體巨大、肉質鮮美,極具市場開發潛力。

親魚共享降低培育周期成本

鞍帶石斑魚體型巨大、生長迅速,最大可達400公斤,在良好環境下,孵化後第二年每年可以增加5-10公斤,而且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價值極高,是目前亞太地區最受歡迎的水產養殖石斑魚之一。通過將其與其他石斑魚品種雜交,培育出如雲龍石斑魚和虎龍雜交斑等具有更好抗逆性和生長性能的新品種。“從育種角度看,進行鞍帶石斑魚人工繁育關鍵技術的研究也十分必要,它在石斑魚雜交育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廣東深遠海海況複雜,浪大流急,台風頻發,水環境變化大,對養殖種類的適應性有較高的要求。同時,深遠海養殖的高成本也要求選擇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養殖種類。”蒙子寧認為,鞍帶石斑魚體型龐大,遊泳緩慢,抗應激能力強,加上厚達5厘米的皮膚,可謂是‘皮糙肉厚’,具有顯著的抗風浪能力,是廣東深遠海養殖的理想候選品種之一。

鞍帶石斑魚是深海魚類,目前已形成一定養殖規模。

蒙子寧團隊的目標是構建鞍帶石斑魚優質親本繁育群,培育優質苗,同時構建陸基苗種培育技術體,為深遠海養殖品種開發提供技術方案,為現代化海洋牧場提供優質適養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蒙子寧團隊技術攻關的鞍帶石斑魚親魚來自大亞灣基地種質資源庫。今年7月6日,廣東省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隨著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適養品種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啟動儀式的進行同步落成,以促進種業攻關研發進程,助推種苗產業化應用,紮實推進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鞍帶石斑魚的性成熟時間較長,長到足夠的重量(30-40公斤)需要4-5年的時間,單憑科研團隊無法支撐其長周期帶來的高昂費用。”蒙子寧指出,“資源共享是本項目的一大亮點,創新性搭建種業攻關共享平台,整合項目實施單位人、財、物等資源,是集中力量打好種業攻堅戰的重要一環。”

攻克多項繁育技術難題

目前,實現鞍帶石斑魚規模化繁育仍然存在諸多技術難點,蒙子寧指出,主要挑戰包括雌雄發育不同步和育苗成活率低等問題。

鞍帶石斑魚為雌雄同體品種,雌雄發育不同步,雌性先熟,高齡魚才轉變為雄魚;同時,它也屬於分批多次產卵類型,產卵期較長,生殖生理特點較為複雜,取得大量優質成熟的受精卵尚有難度。

“再者,開口餌料是魚苗成功培育的關鍵,鞍帶石斑魚仔魚開口攝食時的口徑非常小,開口難;育苗後期的稚魚性情較凶猛,會互相殘殺,這也是導致其育苗成活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育苗過程中的病害影響,特別是病毒性神經壞死病,也會對仔魚構成嚴重威脅和造成毀滅性損失。”

鞍帶石斑魚具有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圖為利用鞍帶石斑魚雜交育成的珍珠龍膽石斑魚。

“這些技術難題意味著鞍帶石斑魚規模化繁育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係統開展包括親魚培育、營養強化、人工催產、受精與孵化、仔稚幼魚培育技術等各個環節的研究,建立高效高產的工廠化和生態係苗種培育技術體係。”他表示,為此,團隊從親魚培育、規模化苗種培育和陸基苗種培育技術體係三個方麵展開研究。

蒙子寧所在的林浩然院士團隊,曾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石斑魚生殖調控與人工繁育技術研究及其中試示範”,在斜帶石斑魚的生殖調控、人工繁殖、苗種培育等方麵已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技術上的突破,為鞍帶石斑魚的人工繁育的關鍵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蒙子寧介紹,團隊通過激素處理、營養強化和環境控製等技術,成功誘導親魚性腺發育,獲取高質量配子,並通過超低溫(-196℃)冷凍保存技術,製備並長期保存大量優質鞍帶石斑魚精子,解決了雌雄發育不同步問題。 

鞍帶石斑魚深遠海養殖潛力大

在解決親魚性腺發育與配子保存問題之後,育苗餌料和魚苗成活率成為下一個亟待攻克的難題。蒙子寧團隊也在不斷篩選適合不同生長階段的餌料,優化餌料投喂策略,以滿足仔魚的攝食需求;並研究如何通過分級篩選技術減少仔魚互相殘殺,提升苗種存活率;在病害防控方麵,同步開展生態調控研究,著重於溫度、鹽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優化,以減少病毒性疾病對育苗過程的影響。

人工培育的鞍帶石斑魚種魚。

對於鞍帶石斑魚的深遠海養殖前景,蒙子寧表示樂觀。他介紹,目前鞍帶石斑魚仍以土塘、工廠化養殖和近岸網箱為主,深遠海養殖理論上可行,但一切都要通過試驗檢驗,什麽規格的魚苗適合放、放多少,這些問題都需研究。期待隨著研究的深入,讓鞍帶石斑魚成為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中的亮點品種。

開發鞍帶石斑魚深遠海養殖,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將給石斑魚行業和海水養殖產業帶來哪些變化?還有哪些深遠海適養品種和裝備即將投入市場?今年11月22-24日,第五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即將舉辦,屆時,將對深遠海養殖新品種、新技術和相關產業裝備進行現場展示,提供最新技術和信息資訊,為加快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賦能蓄力。

撰文:羅茵

來源:海洋與漁業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黃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