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水稻豐收忙。7月10日,向机械粮2024年清遠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技能大比武係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夏收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机收减损加在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上嶽村石仔嶺的比武步伐水稻機械化示範點順利舉辦,全市農機高手相聚金黃色稻田在機收減損切磋比武。清远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向机械粮重要性,指出:“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机收减损加以小農戶為基礎、比武步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清远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加快推進絲苗米百億農業產業發展,清遠應怎樣才能培育好這樣的隊伍?
活動現場
發布三年行動方案
清遠以丘陵山區為主,存在土地細碎、經營分散、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等問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存在一定難度。對此,清遠市副市長蘇錦丹在講話中表示,促進小農戶生產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構建社會化服務體係,幫助小農戶解決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了不劃算的事,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耕地資源有限、持續增加糧食播種麵積相對困難的情況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向機械要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減少損失就相當於增加了產量,這對保障糧食安全來說,非常必要,也大有可為。”
蘇錦丹要求清遠各地廣泛組織開展糧食機收減損技術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係列活動,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和機手操作水平,多種一畝是一畝,多收一斤是一斤;聚焦水稻全產業鏈落實減損措施,推動解決影響糧食安全的基礎性、持久性問題取得積極進展,將清遠水稻機收損失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活動現場
活動上,清遠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伯倫介紹了該局起草的《清遠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李伯倫表示,到2026年清遠全市將建成60個以上市縣鎮級的農社服務中心或托管運營中心,培育60家以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成75個以上集中育秧中心,新建45個以上糧食烘幹中心,打造60個以上超500畝的托管服務示範基地。將通過構建服務協辦體係、培育壯大服務主體、補齊服務設施短板、打造托管示範基地、加強農服隊伍的培育、加強農機裝備建設、舉辦大比武活動、製定評價指標體係等措施加強保障,通過係列政策扶持,切實解決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小、服務主體弱,服務質量低等難題。
2024年清遠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技能大比武係列活動啟動儀式
培育專業型人才隊伍
金黃色的稻田裏,無人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各種功用的農機被集中展示。一片還未收割的稻田被分成四個賽道。12名來自清遠各地的機收高手分批進行比賽。
“轟隆隆,轟隆隆”……隨著收割機往前推進,收割機尾部不斷噴出被切碎的秸稈,收割機一來一回,就完成了一輪比賽。“糧食增收,農民關鍵在增產,我們關鍵是減損。”來自清新的參賽選手張小偉這次獲得了三等獎,他介紹,根據不同的稻田情況,平時收割機一個小時就能收割3-10畝,而機收比賽的關鍵是看誰在農機操作的時候損失的糧食多,因為如果操作不好,穀子就容易隨著秸稈被噴出來。
參賽選手駕駛收割機作業
活動現場,裁判帶著電子秤仔細篩查,判斷損失精準到克。12名選手當天決出了一二三等獎,獲得一等獎的選手將代表清遠參加2025年的全省比賽。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機收減損,盡量實現顆粒歸倉意義重大,2023年通過采集全市62個監測點的數據,統計後發現平均損失率為2.8%,比以往已經大為降低。據統計,損失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全市就可增加糧食產量約5000噸以上。
夏收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
據了解,清遠市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建設和人才培育工作,以此提升服務質量,不但創建了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等服務主體,今年還成立了清遠市農業機械化協會,目前有60多個會員。
另一方麵,清遠的機收減損人才輩出,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清遠參加廣東全省夏收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都有選手獲得了一等獎。2023年獲得全省一等獎的是來自英德市東華興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97後”楊壽錦,他透露說,參加這種比賽,快還不是主要的,關鍵是技術和細心,比如對一些倒伏的水稻,就要放慢速度和調整方向,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減損,土地如果能連片經營,機收效率最高。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表示,希望通過舉辦技能大比武係列活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能夠在競爭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農業服務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通訊員】張殷華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