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豬血木進入花季,濒危白色的植物猪血小粒花朵綴滿枝頭,陣陣花香伴著清風而來,木阳沁人心脾。春市成功記者了解到,扩繁豬血木現存野生植株約205株,濒危僅分布在陽春市八甲鎮、植物猪血三甲鎮。木阳乘著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春市成功東風,豬血木不僅實現人工繁育,扩繁於陽春市儲備苗木近10萬株;還重新“開枝散葉”,被引入到廣州、深圳、韶關、雲浮等地,成功為國家瀕危植物“充植”。
豬血木又名陽春紅檀,原產於廣東陽春以及廣西平南縣和巴馬縣,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瀕危植物,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豬血木木質堅硬、紋理細致、不裂不撓,是造船、家具製造和建築用材樹種,同時也是一種常綠樹種,可廣泛應用於造林和園林綠化,具有極高的生態、經濟及文化價值。
早年間,因疏於管護,豬血木野外棲息地生境被破壞,生存麵臨威脅。為推動瀕危植物“轉危為安”,陽春市持續強化豬血木保護研究,成立保護協作機製工作小組,製定各種工作方案,落實“一樹一策”和日常巡護管護,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采取“線上+線下”創新模式,加大打擊破壞珍稀瀕危植物及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有效加強野生豬血木原生地保護。
保護跟得上,繁育與推廣更不能落下。陽春市以科技賦能,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及鵝凰嶂自然保護區合作,運用生物技術和生態恢複技術集成方法攻克豬血木種子繁育技術難題,成功實現組培種苗野外回歸擴繁,實現規模化生產。自2019年起,陽春每年可繁育豬血木種苗十幾萬株。同時,陽春市聚力推出豬血木綠美新名片,建成豬血木野外回歸林,累計推廣種植2.2萬株,在陽春市珍貴樹種造林示範基地種植豬血木180多畝,並通過廣東省珍稀植物進校園的種子計劃,讓豬血木走進校園,有效擴大豬血木種植範圍與知名度。
陽春市還深挖豬血木用途價值,研發出豬血木花茶和葉茶等產品,探索將木材加工製作成筆筒、茶具、工藝品等方麵的應用,結合“豬血木生態文化圖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片,打造“豬血木生態產業園”,深度融合文化、體育、旅遊、康養等產業,創建綠美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新模式。
陽春市林業局表示,將進一步強化豬血木種植後期管護,提高豬血木的成活率、成材率,加強與華南國家植物園等科研院所合作,積極探索豬血木產業化發展路徑,用心講好豬血木故事,打響廣東鄉土樹種特色品牌,讓“活化石”煥發新生機。
采寫:南方農村報 南方+ 記者 何雪琪
通訊員:林蔭 高鵬飛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