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龙眼新品种(系)引种南宁的果实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一)

来源:时间:2025-04-22 02:14:28

龍眼屬於無患子科龍眼屬,龙眼又名桂圓、新品益智、种系龍目等,引种育和在中國、南宁泰國、品质越南、变化比较老撾、规律馬來西亞、龙眼菲律賓、新品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均有分布,种系是引种育和典型的亞熱帶常綠果樹。龍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南宁果肉中含有水分、品质蛋白質、变化比较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纖維素、脂肪、礦物營養元素、氨基酸皂素、鞣質及膽堿等,具有抗衰老、抗癌、養血安神、潤膚美顏等功效,也有“南方小人參”之美譽。我國是龍眼的主栽國,我國龍眼種植麵積約占世界的59%。近年來,已先後育成龍眼品種30多個,其中包括廣東省選育的品種‘儲良’‘古山二號’‘草鋪’‘鳳梨朵’,福建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雜交選育的龍眼新品種‘高寶’、‘冬寶9’以及若幹濃香型雜交龍眼新品種(係)‘福早1號’‘榕育3號’‘福晚1號’等。廣西是龍眼栽培起源中心之一,也是龍眼種植大省,龍眼產業對廣西的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廣西目前規模種植的品種較單一,主要為‘石硤’‘儲良’‘大烏圓’等。‘晚香’‘福晚8號’和‘寶石1號’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選育出的優質、大果、肉厚、味道香甜的龍眼新品種(係),但是目前對這些新品種(係)在廣西的引種表現及果實發育和品質變化規律還未有係統研究,不能完全參照其他品種的果實發育規律來指導生產,必須深入研究這些新品種的果實發育和品質變化規律,才能製定出有利於品種產業化推廣的高產高效優質栽培技術。因此,為了豐富廣西的龍眼栽培品種,廣西大學從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引進這3個龍眼新品種(係)接穗進行高接換種,通過高接換種並與廣西2個主栽品種‘石硤’和‘桂明1號’對果實縱橫徑、單果重、TSS、維生素C、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的含量變化規律進行比較,以期鑒定引進新品種(係)與主栽品種的特性差異,探明各新品種果實發育和品質變化規律,為廣西龍眼結構調整和龍眼新品種的高產高效優質栽培技術措施的製定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晚香’‘福晚8號’‘寶石1號’‘桂明1號’和‘石硤’。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單株小區,重複3次。‘晚香’‘福晚8號’和‘寶石1號’的接穗從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引進,‘桂明1號’和‘石硤’接穗采自廣西大學多功能標本園。2017年4月在廣西大學校內龍眼基地進行高接換種,中間砧為‘石硤’,株行距為3m×5m,試驗地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條件優良,土壤為紅壤,肥力中等,土肥水管理一致。

1.2.2 指標測定

(1)果實生長發育變化規律測定。每個品種選取樹勢一致的植株3株,分別從每株樹的東、西、南、北4個方位各隨機選取坐果量一致的2個果穗(每處理小區8個果穗)進行掛牌,每個果穗每次隨機選取3個小果(每處理小區共24個果實)作為待測樣品或取樣對象,2019年從果實並粒期(5月初)開始測定果實生長發育情況,每隔7~10d測定果實縱徑和橫徑等果實生長指標,直至果實成熟,共測定15~19次。果實縱橫徑使用遊標卡尺測定,果實縱徑為果基至果頂的最大直徑,果實橫徑為果實橫軸的最大直徑。

(2)果實品質變化規律測定。樹體和果穗的取樣設計同(1),每個果穗每次隨機選取3個小果(每處理小區共24個果實)作為待測樣品或取樣對象,2019年7月15日開始測定果實品質的變化規律,每隔7d測定單果重、果皮重、果核重、果肉重、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等果實品質指標,共測定9~13次。質量使用電子秤稱量測定,果實TSS含量采用手持糖量計測定。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滴定酸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可溶性蛋白質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維生素C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測定。

1.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s法進行多重比較。采用Excel軟件進行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不 同龍眼品種(係)的果實縱橫徑生長發育規律

由圖1、圖2可看出,5個龍眼品種(係)在果實發育期間的縱橫徑變化規律基本相似,整體均呈現“S”型生長曲線。可大致分為3個時期:幼果緩慢生長期、果實迅速生長期、果實成熟前後緩慢生長期,果實縱橫徑的變化規律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寶石1號’與‘石硤’的相似,‘晚香’‘福晚8號’與‘桂明1號’相似。果實縱徑快速增長有2個階段:5月7日—6月8日,日增長率約為0.11~0.35mm、6月19日—7月29日,日增長率約為0.08~0.32mm,縱徑的迅速生長可能與此時期已經分化出果肉和果肉品質相關物質形成有關。果實縱徑緩慢生長也有2個階段:6月8日—19日,日增長率約為0.03~0.11mm、果實發育後期7月29日至收獲期的果實縱徑日增長率大都在0~0.10mm間變動;果實橫徑在5月7日—28日增長較緩慢、日增長率在0.05~0.22mm間變動;5月28日—7月29日果實橫徑迅速增長、日增長率在0.18~0.32mm間變動;7月29日至收獲期果實橫徑增長緩慢、日增長率在0.18~0.32mm間變動。5個龍眼品種(係)果實縱橫徑大小在果實發育後期是‘晚香’最大,其次是‘寶石1號’,然後是‘福晚8號’和‘桂明1號’,‘石硤’最小。

由圖3可知,5個龍眼品種(係)在果實發育期間的果形指數呈逐漸下降後趨於穩定的趨勢,5月7日—6月29日果形指數下降迅速,從1.36~1.55下降到0.98~1.04;6月29日至果實成熟期,果形指數呈較穩定的變化趨勢,果形指數在0.9~1.04間變動。

相關鏈接:皂素氨基酸纖維素2,6-二氯酚靛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熱帶作物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