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上午,恩平市恩城隨著米倉小築民宿開業和恩平市簕菜文化創意園舉行,业和數以百計鄉村騎遊愛好者和當地村民通過騎遊打卡的象初现方式,在青山綠水間領略恩平農村首個景區合一體——米倉村的景村一体自然風光、人文底蘊和鄉村魅力,恩平人們實地感受“百千萬工程”給古老農村帶來的米仓美乡巨大變化。
米倉民宿
米倉,是居宜恩平市恩城街道屬下一個有7000多人的村委會,有逾百年曆史。业和在人們心目中,象初现老一輩為村取名米倉,景村一体一定是米之倉吧,實際非也。1月2日,曾任過江南鎮委副書記、主管過米倉村水利工作的原市紀委退休幹部吳文廣告訴筆者:往昔,米倉村盡管靠近恩城,但耕作條件很差,田塊石頭比比皆是,以至當地百姓稱米倉為“石倉”。村名之所以叫米倉,隻是老一輩的希望。
如何把米倉建設成為讓人民安居樂業的名副其實的“米倉”與“景倉”?近年江門市有關部門派駐兩任米倉村第一書記,經過充分調研,決定利用米倉緊靠恩城、著名移民村、325國道縱貫而過、仙人河水流過的獨特優勢和有個聞名的簕菜園區支撐及廣大群眾意願,試行建設景村一體的新農村。
米倉菜園
駐村第一書記張濤與村委幹部認為,萬丈高樓平地起,景村一體的米倉建設需要務實。於是,他們規劃了六個支柱:即走廊經濟支柱,工業園區支柱,簕菜園區支柱,蔬菜園區支柱,田園山水旅遊文化支柱,和景村融合發展平台。通過六支柱,調整結構,科學布局,挖掘潛力,壯大集體經濟,全麵帶動鄉村發展。
六個支柱需要好路。米倉村委會有自然村27條,利用上級下撥的資金實行鋪路。對經過村委會的國道3公裏,兩旁平整擴寬,安裝近百盞路燈。另對鄉道鋪設瀝青2公裏。
米倉路景
該村建設了攤位40個的新肉菜市場。種植簕菜麵積120畝,為本地村民提供近60個就業崗位,帶動全市簕菜種植超過5000畝。又推動開發簕菜複合型產品,在園區內建設簕菜茶和農產品加工車間,年產值約400萬元。如今此簕菜園已成恩平網紅打卡點。村“兩委”流轉盤活撂荒農田300畝、閑置舊房屋13間,開發簕菜創意園區、四季蔬果采摘園、房車營地、飛行基地、越野車體驗、舊村特色田園餐廳及特色民宿等模塊,將文化園打造成為集“鄉村遊+野外拓展+農業一二三產業+科普教育+民俗體驗”於一體的農業創意園綜合體。米倉持續舉辦簕菜文化節、新春集市等主題節慶活動,2023年以來這裏接待遊客25萬人次,產值約800萬元。簕菜文化創意園入今已入選“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創意園負責人李勁新被確定為全國“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
景村一體,需要改造爛屋。米倉村需要改造的農房達149間,幾乎占了整個恩平市改造任務的一半,任務極度艱巨。駐村幹部和村委幹部采取“五個一”策略,先後召開一場村民代表大會、開展一場政策宣講動員、組織一次外出學習、製定一套整改方案、“一戶一策”逐家逐戶走訪動員。最終,經過不懈努力,已經完成改造131家。
這樣,米倉村改造成功了。2024年,米倉村委會集體收入過百萬元,成為恩平市農村集體經濟收入較高的村委之一。
作者:馮創誌 吳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