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添加我國主要的淡水魚類之一,被廣泛用作許多魚類製品的迷迭明胶膜对原料。然而,香提效果响魚類含有豐富的取物蛋白質,易腐敗變質,及植鲫鱼因此研究鯽魚保鮮方法具有重要的鱼鳞現實意義。傳統的可食保鮮方法有冷凍、低溫、保鲜輻照、添加超高壓、迷迭明胶膜对化學及生物保鮮法。香提效果响其中可食膜因具有綠色環保、取物無毒無害,及植鲫鱼能夠提高食品的鱼鳞質量和延長食品保質期等優點,使得人們對其越來越感興趣。可食近年來研究較多的可食膜材料有多糖、蛋白質、脂質或一些中性大分子材料的組合物,且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從魚體本身獲得保鮮材料。近些年,許多學者對魚皮膜越來越感興趣,Gimenez等人證明,通過在魷魚明膠中加入一種堿性蛋白酶進行水解後,製備得到的魷魚明膠膜的抗氧化性明顯提高。還有學者在冷凍保存去皮三文魚時,用含有2%殼聚糖塗層對其進行保鮮,效果要明顯好於三文魚或比目魚蛋白粉塗層。而魚鱗作為鯽魚生產加工過程的下腳料,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其酶解產物具有抑製微生物生長和汁液流失的作用,通過魚鱗明膠製備可食膜覆蓋魚體,既可以廢物利用,又可以延長魚類的保質期,保持魚類固有的風味。
長期以來,人們較多使用合成抗氧化劑進行食品的保鮮,但傳統合成的氧化劑如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等本身可能具有潛在毒性,對人體造成危害。而近年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類物質迷迭香提取物,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食品中,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已被廣泛證實。但是,對於迷迭香提取物應用於魚鱗膜是否會形成機械阻隔,並通過多酚一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而減少活性物質的釋放,相關研究仍較少。植酸做為一種金屬螯合劑,在顏色保護和抗氧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魚鱗膜中加入植酸,也希望可以提高魚鱗膜的抗氧化性和感官特性。
迄今為止,人們對魚鱗可食膜的研究還較少,對加入迷迭香提取物和植酸是否能顯著提高魚鱗可食膜的抗氧化性還不太清楚。基於上述原因,本實驗旨在探討魚鱗明膠、迷迭香提取物及植酸對延長鯽魚貨架期的作用,以期為工業化生產魚鱗明膠可食膜提供理論基礎。
鯽魚、迷迭香葉:本地市場購買;胃蛋白酶:北京拜耳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植酸:上海醫藥臨床研究中心;沒食子酸、NaOH、酒石酸鉀鈉、KCL、硫酸銅、無水乙醇、考馬斯亮藍、吡啶、正丁醇、丙二醛、1,1,3,3-四乙氧基丙烷、甘油、巰基乙醇、溴酚藍、丙烯酰胺、SDS、平板計數瓊脂: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磷酸、冰乙酸: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三磷酸腺苷(ATP)、β-硫代巴比妥酸(TBA):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牛血清白蛋白:杭州吳天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提供。
紫外分光光度計(UV-2600):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旋轉蒸發儀(SHB-3):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離心機(SC-3612):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組織搗碎機(PT-2100):瑞士Kinematica公司;渦旋混合器(S025):德國IKA公司;pH計(UB-7)、PL602-L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半微量蒸餾裝置(KDY-9820):北京瑞邦興業科技有限公司;電泳儀(MiniProtean11unit):美國BIO-RAD公司;液相色譜儀(LC-10AT)配紫外檢測器:Et本島津公司;色譜柱:VP-CDSC18(4.6mm×250mm×5μm)。
使用冷凍的新鮮鯽魚魚鱗,在-18℃下保存不超過2個月,將洗淨並幹燥的魚鱗與去離子水(1:10,w/v)混合,用1mol/LHCL調節pH至2.0,加入5%的胃蛋白酶(1:3000)後,置於60℃水浴鍋中反應6h,隨後將溶液置於沸水浴中10min滅酶。用1mol/LNaOH將溶液pH調回至7.0,用紗布過濾明膠溶液並混勻,將勻漿於3600r/min下離心3min,將所得上清液用旋轉蒸發儀於60℃旋轉蒸發30min,將濃縮明膠溶液(蛋白含量:28.56mg/mL)於4℃下貯藏,蛋白含量采用雙縮脲法測定心,結果為三次測定的平均值。
主要采用Gomez等人的方法製備迷迭香水提物,並對方法進行少量改進。準確稱取10g迷迭香葉,研磨碎後,在65℃下提取10min,將提取物置於旋轉蒸發儀中於60℃下蒸餾30min,其多酚含量達2448.56μg/mL。多酚含量采用F01in-酚法測定,以沒食子酸為標準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於750nm下測定,結果為三次測定平均值,總酚濃度(μg/mL)以沒食子酸計。
在鯽魚樣品表麵分別塗有四種含有12mg/mL甘油的溶液,所有膜溶液的成分按下列比例進行配製。
F0組:對照組,鯽魚表麵不塗膜;Fl組:鯽魚表麵塗有魚鱗明膠液(25mg/mL);F2組:
鯽魚表麵塗有含200μg/mL迷迭香提取物的魚鱗明膠液(25mg/mL);F3組:鯽魚表麵塗有含200μg/mL植酸的魚鱗明膠液(25mg/mL);F4組:鯽魚表麵塗有含20099/mL迷迭香提取物及200μg/mL植酸的魚鱗明膠液(25mg/mL)。
樣品為在當地市場購買的新鮮去內髒鯽魚,並清洗幹淨,F1~F4組樣品分別浸泡在相應的4℃溶液中1.5min,並與對照組F0一起晾幹。隨後將5組鯽魚樣品F0~F4分別置於聚丙烯托盤中,並用聚乙烯保鮮膜嚴密覆蓋,包裝好後於4℃冰箱內保存。每2天隨機抽取鯽魚樣品進行微生物、化學和感官分析,每個樣品平行測定三次。
通過SDS-PAGE譜圖分析迷迭香提取物、植酸與明膠的相互作用。將明膠溶液與去離子水混合,然後與上樣緩衝液(100mmol/LTris-HCL、1.6%SDS、8%甘油、8mmol/L巰基乙醇和0.02%溴酚藍)按1:1的比例混合,蛋白質終濃度1mg/mL。樣品於100℃下熱變性4min,並在加入4%濃縮膠和10%分離膠的電泳槽中進行分析,控製電流在25mA,依次在各加樣孔加樣9μL。待溴酚藍指示劑到達凝膠底部邊緣時可停止電泳,取出並撬開玻璃板,取出凝膠,染色、脫色,直到蛋白區帶清晰,進行圖像掃描,直到找到光密度值有差異的條帶。
①抑菌試驗為了考察膜的抑菌性能,將5g魚肉在無菌環境中加入45mL無菌生理鹽水並勻漿1min,勻漿後的樣品用9mL無菌生理鹽水逐級稀釋至合適的濃度,並於36℃下培養2天,用平板計數法測定菌落總數。在統計分析之前,將細菌數轉化為log10菌落形成單位/克(CFU/g),每個樣品重3次,計算平均值。
TVB-N按半微量定氮法進行測定。每個樣品在貯藏期內重複測定三次。準確稱取10.00g研磨後的樣品,並加入100mL去離子水,均勻攪拌並震蕩30min,在離心機5000r/min離心10min,得到上清液,過濾,定容,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測得,每隔2天測定一次。
TBA值的測定采用Krik和Sawyer所采用的方法。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胃蛋白酶,植酸,沒食子酸,冰乙酸,β-硫代巴比妥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