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青贮專用青貯玉米麵積3000萬畝,产业經營青貯玉米種子企業471家,观察革種子銷售額16.58億元。青贮”
“當前,产业飼料糧過度依賴進口直接導致畜牧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观察革”
“青貯玉米品種要想同時滿足養殖者、青贮種植者及種子企業需求,产业就需要具備高產、观察革優質、青贮多抗、产业廣適、观察革易製種等綜合優良性狀。青贮”
“穀子任何時節都可以種,产业蛋白質高、能量轉化效率高,能提高牛羊的抗病性,解決育肥羊精飼料多、酸中毒等問題,有效推動藏糧於畜。”
擴規模、優品種、強產業,一幅青綠色的產業振興畫卷徐徐展開。而產業發展速度,尚不能完全滿足居民對肉蛋奶的消費需求。當下正值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時刻,如何落實國家種業振興和“藏糧於畜”戰略,推動國內青貯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麵臨哪些短板?轉型升級的關鍵是什麽?存在哪些發展途徑?
近日,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在河北張家口成功舉辦青貯產業發展報告會和飼用穀子產業發展論壇。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會長成廣雷主持青貯產業發展報告會論壇,河北巡天農業穀子事業部總經理楊建勇主持飼用穀子產業發展論壇。
青貯產業發展報告會
飼用穀子產業發展論壇
現狀
糧食安全演變為飼料糧食安全
我國有14億多人口,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
近十年來,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量下降了8%,肉、禽、蛋、奶人均消費量卻上升了20%。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指出,未來這一趨勢還會延續,飼料需求會更加旺盛。
但隨著我國草原逐年退化,可提供的喂飼產品有限,同時產飼料糧的耕地十分有限,導致目前我國飼草大量依賴進口。中國科學院曹曉風院士指出,糧食安全實際已演變為飼料糧食安全。
中國工程院譙仕彥院士報告顯示,當前飼料糧供應的不確定因素繁多,大豆進口量長期居高不下、豆粕市場價不斷提高,大規模、超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日益增多,是加劇飼料糧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
民以食為天。“種草就是種糧”“肉蛋奶也是主糧”,這是飼草產業人常掛在嘴邊的話。河北省雜交穀子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首席專家趙治海指出,實施“藏糧於畜”戰略,把畜牧業建設成第二糧倉,可以助力解決我國優質飼草主要依靠進口問題。
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地展中的青貯玉米
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 ”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優質飼草產量達到9800萬噸,牛羊飼草需求保障率達80%以上,飼草種子總體自給率達70%以飼料(草)生產與加工機械化率達65%以上。
從糧改飼收貯種類來看,糧改飼政策實施後各地由籽粒玉米轉為青貯玉米逐年增多,青貯苜蓿和其他飼草料也逐年增加。
全國畜牧總站草業處處長王加亭介紹,2023年青貯玉米收貯量比2018年增加65%,青貯苜蓿增加30.2%,其他飼草料增加了1.33倍。目前,國家草品種審定委員會累計審定優良草品種636個。近五年審定新品種77個,評審通過269個品種材料進入國家區域試驗。
“飼草產業發展,要聚焦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黃河流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飼草核心種源研發、退化刈牧地力提升、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豆粕減量替代等工作。”王加亭說。
關鍵
新用地和好品種兩手抓
新時期,我國人民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由以糧食作物為主的“吃得飽” 向以肉蛋奶傾斜的“吃得好”轉變,對畜牧養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到2030年,估計我國肉蛋奶消費量再增加5000萬噸,需要增加1.5億噸飼料糧,飼料消耗總量6.0億噸。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曾祥芳表示,從畜牧業整體角度考慮怎麽來節糧,要做到開源與節流。
如何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曾祥芳建議,應提高養殖效率,提高畜禽機體氮沉積效率,發展精準營養與飼養,發展種養結合的適度規模養殖,開發新型飼料資源,培育高飼料轉化效率的新品種,並有效開發牧草資源。
曹曉風指出,在飼料糧依賴進口的嚴峻形勢下,開辟新的飼料糧用地和培育優質飼草品種非常重要。
我國鹽堿地15億畝,約占全球麵積的1/10,其中可利用的鹽堿地約5.5億畝,是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北方及濱海新區在內的17個省區。曹曉風建議,研發生態-生產雙贏、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提升邊際土地地力,提供更多優質蛋白飼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紹江表示,玉米具有糧油飼功能,通過高油品種單獨種植或者普通品種+高油品種的伴侶品種模式實現一體化生產,增強糧食安全可控性和調控彈性。
陳紹江建議,通過實現糧油飼多元一體來賦能高油玉米增值產業鏈。通過與加工結合,拓展油源,提高食用油供給;通過與養殖結合,減少飼料油脂添加;通過對全株的高值利用,既可以實現青貯飼料轉化,又可以利用其生物質能,實現增能、增效、增收。
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一畝青貯玉米能頂了1.3畝籽粒玉米效用。一個普通籽粒玉米品種是否可以直接拿來做青貯種植?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趙久然指出,“矮稈、脫水快、硬粒型”等品種,不適宜直接拿來做青貯種植;不抗倒伏、有嚴重倒伏風險的品種,更不宜用作青貯種植。“青貯玉米的育種方向包含生物產量高、澱粉含量高、幹物質含量高、纖維品質好、持綠性好、消化率高、適口性好等。”
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地展中的青貯高粱
良種與良法結合,發揮更大效益。
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院長張英俊介紹,苜蓿青貯玉米套作能夠發揮兩種飼草最大的生產潛力,提高土地和光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水氮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壓力。
玉米密植的產量優勢大,若玉米收獲籽實,籽粒產量可達到單作的70%-90%,秸稈可與鮮苜蓿製作混合青貯,增加收益。張英俊補充,苜蓿玉米間作模式適宜我國北方一年一熟或者一年一熟有餘、兩熟不足的地方種植。“苜蓿需要選擇高產耐隱蔽品種,玉米選擇耐密抗倒的糧飼兼用品種。”
“種子包衣實現精準用藥。”先正達集團中國種業共創業務平台大客戶業務部全國銷售負責人於淼介紹,先正達積極響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其種子包衣通過低劑量施藥,以保護種子。種子包衣產品需要專業的應用技術和服務支持,首先是保證種子的安全性,其次是配套包衣機械和相關服務,最後生物技術給玉米種子包衣帶來更多要求。
先正達中國種子包衣對照試驗
潛能
發展飼用穀子等品種推動藏糧於畜
2022年2月16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在規劃中,明確提出“適度發展飼用燕麥、小黑麥、飼用高粱、飼用穀子等品種”。
“穀子是糧草兼優的傳統作物,在旱作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夠有效推動藏糧與畜。”趙治海指出。
“穀子秸稈的蛋白含量為7.2%,比我們現在用的玉米秸稈,還有麥秸稻草都高出很多。”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紅建指出,增加穀草替代全株玉米青貯比例,可以降低肉羊育肥酸中毒風險,降低羊舍氨氣30%,減少瘸腿拐腿現象發生,使羊隻機體更加健康。
趙治海介紹,穀子飼草在種植、營養方麵優勢明顯。一方麵,飼草穀子具有很強的耐旱、抗逆能力,能夠在瘠薄的土地上生長,且生長過程中較少受到病蟲害侵襲。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飼草穀子的畝產量可以達到數千斤。另一方麵,飼草穀子蛋白質含量可達10%以上,對於牲畜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的提高至關重要。同時,飼草穀子還富含粗纖維和豐富的維生素,有助於促進牲畜的消化係統健康,有利於控製體重和提高飼料利用率。
當前,我們所指的飼用穀子主要包括,全株青貯穀草、全株幹草、穀秸稈和草顆粒飼料。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葉世峰表示,“發展飼用穀子有利於實現牧草多元化,減少牧草進口,有效提升畜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益,實現綠色養殖。”
2024中國種子大會張家口青貯玉米種業展示會地展中的青貯穀子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處長任全軍在現場分享了懷安縣左衛鎮奶牛養殖戶飼喂奶牛試驗的故事:選擇品種相同、體重和產奶量相近的健康奶牛15頭,試驗前日總產奶量約450斤;2013年12月10日開始,在原精飼料中添加10%臘熟期穀子(含穀草)後,產奶量逐漸提高,達到了日總產奶量約500斤,且試驗期間檢測奶的質量未發現改變。值得注意的是,試驗後期周邊奶牛場發生疫病,而該試驗奶牛場奶牛沒有發病。
“‘張青穀1號’和‘張青穀2號’等張青穀係列飼用品種,出苗即有產量!”河北巡天草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瑞鑫也在現場分享,“張青穀”2020年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太仆寺旗進行了大田示範試驗,在揚花期開始收獲,平均幹草畝產達到800公斤。2024年在張家口市康保縣進行了2000畝大田示範試驗,目前即將進入收獲期,植株平均高度150公分,預估產出650公斤以上。
“抗旱節水的生理特點、禾穀之首的飼草價值、廣泛的生態適應性,必將為新時期的糧食生產、畜牧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做出新的貢獻。”馮瑞鑫說。
冀穀1號、冀穀15號、冀穀17號等“冀穀”係列品種抗旱性強、抗穀瘟病、早熟穩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明哲介紹,“冀穀”係列品種是河北省農科院旱作所穀子研究團隊先後育成的當家品種。“通過種子處理,出苗後可以使用不同的除草劑,來實現不同分段間苗,這是一種利用除草劑進行穀子分段間苗的方法(專利號:ZL201510423100.X)。本專利技術可以將苗荒、草荒的問題一起處理,如團粒化處理技術融合,使用效果將會更好。”李明哲說。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
中國種子協會青貯分會會長成廣雷
河北巡天農業穀子事業部總經理楊建勇
相關閱讀:
撰文:陳迎 鍾海芳
攝影:吳秒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