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位於南海之濱,氣候宜人,茂名降雨充沛,从粒熱力條件好,花生是到路廣東省農業第一大市。近年來,生花茂名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茂名牢牢守住農業基本盤,从粒使一批土特產轉變成大產業,花生不斷跑出新的到路農業“加速度”。花生作為茂名市第一大油料作物,生花第三大農作物,種植基礎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正在日益成為“新寵兒”。
電白區花生種植基地內,一片綠油油的花生生機盎然,長勢良好。
6月13日,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前往茂名調研花生產業,盛夏時節,一畦畦綠油油的花生長勢正旺,沿著鄉間道路驅車前行,兩側花生種植的基地、花生加工工廠不斷映入眼簾,一幅產業布局完整、帶農助農富農強農的農業現代化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當地聚焦花生種植和深加工,積極引進龍頭加工企業,與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規模化、鏈條化特色發展之路,帶動了許多農民實現不出家門就能就業,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電白區豐強糧油廠負責人介紹:“我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實行“訂單農業”,與周邊農戶簽訂長期購銷合同,農戶按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達到綠色食品要求,然後工廠就把花生進行深加工,主要用於榨花生油。這既解決了農戶花生銷售的後顧之憂,又有利於控製公司的綜合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一行走進茂南一家花生加工企業調研。
茂南區羊角鎮花生產業曆史悠久,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全民種植花生,80年代加工業開始興起,至90年代達到鼎盛並逐漸形成一、二、三產協同發展的大格局。近年來,在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粵西研究院等單位的支持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粵西高油酸花生試驗示範基地成功落戶茂名市茂南區。基地展示示範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仲愷花178、以及花生“三減”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等,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承擔“十四五”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掛帥”項目“廣東省重要農作物功能基因挖掘與應用”子課題、廣東省“賽馬製”項目“花生新品種培育及示範推廣”和廣東省省級產業園——黃埔現代農業(農作物)產業園技術支撐項目“花生精準育種技術體係構建及高油酸專用型品種展示示範”等所取得多個科技成果的綜合展示。
調研組到粵西高油酸花生試驗示範基地了解當地花生種植曆史、利用方式、生產等情況。
根據茂名市農業農村局數據,2023年茂名全市花生種植麵積超69萬畝,產量超16萬噸;預計2024年花生種植麵積可超69.4萬畝,產量超16.3萬噸。據農情調度,春播花生麵積約43萬畝,目前長勢良好,已有部分花生進入收獲期,為夏收實現了“開門紅”。
專家組深入花生田,指導農民做好田間管理。
下一步,茂名將開展花生優勢品種推廣工作,形成具有茂名特色的“良種+良法”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同時組織農技人員,發揮“輕騎兵”鏈接基層作用,做好技術支持和推廣工作,堅決扛穩保障國家糧油安全重任,助力我市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潘柏羽 包偉霞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