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国第該所研究人員在雲南省紅河州發現我國第二種無足目兩棲動物新物種,种无足目中文名為楊氏魚螈或紅河魚螈。两栖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上。动物
兩棲動物作為最早登陸的云南脊椎動物類群,在生物分類上占據重要地位。发现然而,国第在現生的种无足目兩棲動物中,無足目物種卻相對稀少。两栖此前,动物我國僅記錄有一種無足目兩棲動物,云南即1976年由楊大同先生首次報道的发现版納魚螈,該物種主要分布在雲南、国第廣西和廣東等地。种无足目
據介紹,两栖紅河魚螈發現於紅河州金平縣境內。這一區域物種多樣性豐富,但長期以來一直未見版納魚螈的蹤跡。經過研究人員不懈努力,2004年終於在金平縣發現了魚螈,但令人驚奇的是,這種魚螈的形態與版納魚螈完全不同。經過進一步研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終於在近日確定,這種魚螈是此前從未發現過的魚螈新物種。
楊氏魚螈或紅河魚螈的命名,既體現了對首次在中國發現魚螈物種的楊大同先生的敬意,也與版納魚螈形成對應關係。二者雖同在兩棲綱無足目魚螈科魚螈屬,但紅河魚螈體側沒有淺黃色縱帶,與版納魚螈存在明顯差異。此外,紅河魚螈與分布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具有縱帶紋的魚螈物種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也為進一步了解兩棲動物的演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紅河魚螈目前僅發現於金平縣非常狹小的範圍內,且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因此,對其種群及其棲息地的嚴格保護工作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