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地處貴州中部,五个坚持是贵州高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全縣國土麵積960平方公裏。麻江麻江上世紀90年代末,蓝莓蓝莓量在這片冬無嚴寒、助推展夏無酷暑、品牌雨量充沛的五个坚持北緯26度黃金水果產業帶上,麻江率先在貴州省開始藍莓種植試驗,贵州高质開啟了“小漿果”向“大產業”蛻變之路。麻江麻江
麻江生態藍莓產業示範園區--藍莓穀
堅持久久為功,蓝莓蓝莓量做大產業規模
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助推展一張藍圖繪到底,品牌精選藍莓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五个坚持按照“加工為主、贵州高质鮮食為輔”發展定位,麻江麻江推動燦爛、藍美1號、萊克西等加工單品規模化種植,建成3個萬畝基地鄉鎮和17個千畝基地村,全縣藍莓種植麵積達8.72萬畝,占全國7.1%,是國內最大的藍莓種植縣和藍莓產業發展核心區域。強化產業配套,構建起以萬噸冷庫為中心、片區500噸以上中型冷庫為中轉、種植基地100噸以下小型冷庫為臨貯點、全縣配備28台冷藏運輸車的1小時采收入庫全程冷鏈貯運體係。
堅持綠色生態,做優藍莓品質
始終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綠色、有機栽培模式,嚴格按照《地理標誌產品麻江藍莓》《地理標誌產品麻江藍莓生產技術規程》等標準組織生產,建成標準化栽培示範園8個,獲有機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5500畝,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定9個,獲出口水果果園注冊備案登記4個,“麻江藍莓”被納入中歐互認地理標誌產品清單,食用安全優勢進一步凸顯,“土特產”金字招牌進一步擦亮。
堅持科研合作,做足創新支撐
加大與南京農業大學、貴州大學、貴州科學院、貴州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強化產業發展科技支撐。加強校企合作,研發藍莓飲料、果幹、紅酒等10大類30多個品種產品,加強花青素提取、凍幹等精深產品技術研究攻關;創新研發“軟枝扡插育苗生根技術”,實現藍莓種苗自主繁育;研發藍莓相關專利22項,製定和發布了藍莓育苗、栽培、貯運等技術標準共14項,麻江成功占領了藍莓種植技術的製高點。
堅持互聯互動,做強品牌影響
重點培育貴州省名牌產品品牌“白竹林”,“麻小莓”品牌躋身全國知名農產品品牌百強榜單。打造“麻小莓”品牌形象店,牽手湖南、廣東、四川、浙江、江蘇等經銷商,開展產品推介12次,中央、省級等主流網絡媒體和平台宣傳報道35次,逐年提高市場占有率。製定《“麻江藍莓”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規範和動態管理商標授權許可、印刷備案等工作,全力塑造和維護“麻江藍莓”品牌形象。
堅持多元融合,做長產業鏈條
圍繞藍莓產業在文體、旅遊、工貿及相關配套產業上大做文章,帶動多產業、多業態發展,打造麻江藍莓生態旅遊區4A級旅遊景區一個,將果園變公園,產區變景區,加快農旅融合;打造集藍莓特色食品加工、觀光、電子商務等功能為一體的藍莓創意工坊,實現農工貿旅多業態融合;打造集藍莓基地采摘觀光、藍莓文化展示、康體休閑、鄉村旅遊等為一體的休閑觀光景觀帶,舉辦藍莓文化旅遊節、山地馬拉鬆活動,滿足群眾文旅需求;依托豐富的藍莓花蜜資源,配套發展1.8萬群的藍莓林下養蜂產業,打造甜蜜產業助農增收。
撰文:龍曉波 範夢婕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