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道地为本,科技为翼!南药瑰宝新会陈皮推“陈”出新|岭南土特产 百亿财富经

来源:时间:2025-04-21 21:50:52

道地為本,陈科技為翼!道地为本南藥瑰寶新會陳皮推“陳”出新|嶺南土特產 百億財富經_南方+_南方plus

嶺南二月,寒冬已近尾聲,百亿空氣中彌漫著獨屬於南方的陈濕潤氣息,萬物悄然萌動著生機。道地为本在“中國陳皮之鄉”江門新會,科技生機盎然的为翼新會柑園暫別了采摘時的喧鬧,粒粒花苞綴滿枝頭,南药南土偶爾傳來的點點鳥啼聲,為這片寧靜增添了幾分靈動。

新會柑種植麵積14.3萬畝,年產量超18萬噸,加工新會陳皮超9000噸,實現全產業鏈總產值261億元。”近日,2024年新會陳皮產業的“成績單”正式出爐,全產業鏈產值相比2023年的230億元增長超13%,這對於百億級規模的新會陳皮產業而言,格外亮眼。

2024年新會陳皮實現全產業鏈總產值261億元。

近年來,新會著眼於陳皮產業附加值的提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積極拓展產業邊界,從源頭的種植環節,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全方位延伸新會陳皮產業鏈條,填補產業短板,催生新興業態,成功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小陳皮打造成了百億規模的大產業,在市場中綻放出璀璨光芒,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夯實種質

牢固打造高質量發展“芯片”

一段陳皮一段古。新會陳皮素有“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美譽,是藥食同源的傳統中藥材瑰寶,其曆史可追溯至宋代。

擇優而立,道地自成。新會鹹淡水交融的特殊地理環境,賦予了新會陳皮“皮薄、油胞多、香氣濃、藥用價值高”的獨特品質,是中國傳統道地藥材、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廣東十大道地中藥材之一,新會柑和新會陳皮也是全國罕見的“一果雙地標”農產品。

陳化年份長達95年的“新會陳皮皇”。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曾表示:“新會陳皮被譽為第一和藥,一直享有盛名。”

“新會種(zhǒnɡ)、新會種(zhònɡ)、新會陳”是新會陳皮最鮮明的道地特征。在新會(柑)陳皮種質資源保護與良種苗木繁育中心,提純複壯茶枝柑道地品種的工作如火如荼。該中心已收集與保存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高篤和短枝密葉5個品係99份以及野生種源8份,建立了新會柑種質資源保存圃、脫毒原種保存圃、一級采穗圃、二級采穗圃和無病苗快繁圃,正致力於研發新會柑無病苗木生產標準和生產流程,開展無病毒苗木培育技術研發試驗。

過去,由於標準不一、種管技術不強等原因,一些柑園麵臨柑果產量和品質提升受限問題。新會區以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建設為抓手,積極創新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新會柑綠色增效種植、新會柑減肥增效種植、新會柑高效水肥一體化和柑橘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等技術,全麵賦能新會柑種植發展,推動新會陳皮新質生產力發展,打造強大種質“芯片”。

科技壯鏈

助力匠心陳皮量質齊升

以產業鏈延伸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技進步和創新,核心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

過去,部分新會陳皮生產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缺乏核心競爭力。隨著產業發展的需求日益增長,產業從業者們緊跟科技創新發展浪潮,陸續引入現代化設備和技術。

在江門麗宮國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加工車間,一顆顆新會柑正通過自動化生產線進行清洗,並經人工開皮等炮製工序,成為一片片三瓣鮮皮。隨後,這些鮮皮將被送入智能化倉儲中心,在控溫控濕的環境中靜靜陳化。5G溫濕度傳感器、人工智能視頻監控設備等智能設備的應用,讓陳皮的陳化過程全程可管可控可溯源,確保了每一片陳皮的品質。

麗宮食品公司的現代化陳皮生產線。

近年來,新會區大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創新生態鏈,扶持陳皮產業園及企業與30多家科研院所、12家省級以上科研教育單位設立合作平台,累計建成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後工作站、8個陳皮相關研究院以及一批技術研發中心,開展“產加儲”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引領性成果。

控溫控濕的新會陳皮標準化倉儲。

加工倉儲新裝備新技術、控溫控濕智能化儲存技術、陳皮黴變快速檢測技術與裝置等的創新成果的研發應用,正為新會陳皮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不僅解決了傳統加工品質不穩定、生產效率低下的痛點,還構建起全程可管、可控的現代化智能生產體係,為新會陳皮注入了全新的品質內核。

融合延鏈

推“陳”出新開拓多元版圖

產業鏈條短而不全是當前眾多農業產業發展的痛點。麵對日趨飽和的新會陳皮市場,除了提升生產效率,當務之急在於產業鏈條的延伸,賦予新會陳皮更豐富的內涵。

2015年前後,新會陳皮產業“國民級”爆品——小青柑(茶)橫空出世。小青柑融合了新會柑的清香與普洱茶的醇厚,口感獨特,營養豐富,契合了現代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帶動2016年新會柑普茶產值攀升至16個億,2016年也被稱為“小青柑元年”。

小青柑的爆火無疑讓眾多企業看到了“另辟蹊徑”的可能,從陳皮龜苓膏、陳皮月餅到陳皮精油、陳皮香皂等產品,將新會陳皮延伸為各式食品、用品,不斷豐富新會陳皮的使用場景。

邑祥陳皮推出的陳皮龜苓膏產品。

2024年9月,新會陳皮產品成功參與到“太空搭載”空間生命科學試驗,隨實踐十九號衛星“上天”並返回,為探索新會陳皮在新藥、新產品研發等方麵的進一步開拓應用潛力。

新媒介、新傳播的融合助力也幫助新會陳皮迅速拓展了品牌傳播渠道,提速擴麵走進千家萬戶。近年來,新會積極創培“陳皮+”人才,實施“陳皮+數字營銷”行動,聯合央視、南方農村報等開展陳皮電商品牌宣傳,不斷建設數字化營銷新場景,推動新會陳皮線上銷售。搭建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直播間,開展直播帶貨,發展網紅經濟。引導陳皮經營主體參加“618年中好物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粵美鄉村”等直播活動,成功打造“直播賣陳皮”“雲賞柑花”“雲品柑茶”等數字化營銷案例。“新會陳皮”連續三年位居該指數TOP100“2024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榜單第1位。

新會陳皮點亮廣州塔。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從傳統農產品到綜合性產業,從傳統的藥食同源,到形成藥、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類35細類120多種的係列產品規模,新會陳皮正以更加多元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新會陳皮產業的蝶變升級,是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數字溯源

築牢千年南藥道地根基

從2010年時的不足1億元的產值,攀升至如今的261億元,伴隨著市場需求的激增,假冒偽劣產品也日趨泛濫,對“道地性”這一新會陳皮賴以生存的特性造成衝擊,威脅著這一千年南藥品牌的傳承與發展。

為守護新會陳皮的道地性,新會一方麵積極開展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市場上製假售假的行為,另一方麵著眼陳皮產品溯源,於2022年正式上線新會陳皮數字化溯源管理係統,為道地新會陳皮裝上“安全鎖”。

新會陳皮數字化溯源係統。

通過“一圖、一庫、一網、兩微、一平台”的架構,新會陳皮數字化溯源管理係統實時監控全區11個鎮街、168個村(社區)的近萬種植戶和兩千餘家家經營主體,精準采集每一塊新會柑種植地塊的信息,實現了從種植到流通的全過程數字化溯源管理。

據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區18萬噸新會柑產量數據全部錄入溯源係統。同時,針對溯源係統推出前的庫存陳年陳皮,截至2024年底,已核定1060家經營主體的13992噸庫存陳皮重量,確保每一片陳皮的年份與品質可追溯,為新會陳皮的道地性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今年,新會區將在質量監管與品牌保護上,進一步完善質量追溯體係,加強對新會陳皮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全過程的質量監管;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維護新會陳皮健康品牌形象。

產業體係向新圖強,發展才能以質取勝。新會正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依托新會柑和新會陳皮的獨特資源優勢,從生產、加工、產品研發等多個層麵協同推進,成功開辟了一條以創新驅動產業多元化、高質量發展的科技興業新路徑。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鄭少鋒 陳誌深 李維康


延伸閱讀:

編輯 鄭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