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HPLC法同时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中主药和降解杂质及防腐剂的含量(二)

来源:时间:2025-04-21 20:42:37

2.6穩定性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法同腐剂供試品溶液,室溫放置,时测沙芬分別於0、定氢的含2、溴酸4、右美药和8、糖浆12、中主杂质24h進樣分析,降解及防記錄色譜圖。法同腐剂結果氫溴酸右美沙芬、时测沙芬5-羥甲基糠醛、定氢的含苯甲酸和羥苯乙酯峰麵積的溴酸RSD分別為0.84%、1.03%、右美药和0.76%、糖浆1.48%,中主杂质表明穩定性良好。

2.7重複性試驗

取同一批號的樣品6份,按“2.2.2”項下方法進行操作,結果廠家A(批號190802)中氫溴酸右美沙芬、5-羥甲基糠醛、苯甲酸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41、0.10、1.34mg·mL-1,RSD為0.53%、0.86%、0.46%;廠家B(批號190502)氫溴酸右美沙芬、5-羥甲基糠醛、羥苯乙酯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90、0.05、0.29mg·mL-1,RSD為0.77%、1.32%、1.09%,表明方法的重複性良好。

2.8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供試品(批號190802)6份,每份1mL,置10mL量瓶中,分別精密加入對照品儲備液適量,按“2.2.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按“2.1”色譜條件進樣,分別測定其峰麵積,按外標法計算回收率和RSD,結果見表1。

2.9樣品含量測定

取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各批樣品適量,分別按“2.2.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麵積並按外標法計算含量,結果見表2。

3討論

3.1色譜條件的選擇

本研究考察甲醇-水、甲醇-磷酸二氫銨緩衝液係統作為流動相,分別進行等度、梯度洗脫,在等度洗脫條件下幾種組分分離不理想且耗時較長;采用梯度洗脫時發現,5-HMF極性大,在有機相比例較小時就很快出峰,而苯甲酸、氫溴酸右美沙芬、羥苯乙酯在有機相比例較高時才能較快出峰,為了縮短分析時間,在梯度程序的後半段調高了有機相比例。結果采用甲醇-磷酸二氫銨緩衝液係統並進行梯度洗脫,樣品中各待測組分之間能夠有效分離,且相鄰成分不幹擾測定。

3.2溶劑與提取方法的選擇

在試驗中對比了不同的提取溶劑水、50%甲醇、70%甲醇、甲醇對各成分的提取效果,結果以50%甲醇作為提取溶劑時,樣品中所測成分綜合提取效果最佳;同時考察超聲時間0、5、10、20min對提取效果的影響,結果發現超聲10min即可提取完全。

3.3測定波長的選擇

試驗采用DAD檢測器,在190~400nm的範圍內對待測成分色譜峰進行全波長掃描,氫溴酸右美沙芬、5-羥甲基糠醛、苯甲酸和羥苯乙酯分別在279nm、284nm、273nm、257nm處有最大吸收。根據四種成分的紫外光譜圖進行分析,綜合考慮,選擇279nm波長較合適,在此波長條件下,四種組分均有較強響應值。

3.4結果分析

實驗收集了市售的2個廠家共8批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結果顯示,同一廠家的防腐劑用量無明顯差異。《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中糖漿劑項下規定:苯甲酸用量不得過0.3%,羥苯酯類用量不得過0.05%。試驗測得的8批樣品中的防腐劑用量均在藥典規定範圍內。5-HMF在8批樣品中均有檢出,不同廠家不同批號之間5-HMF含量有明顯差異。廠家A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用量為一次20mL,一日3次,則5-HMF最大日暴露量為15.78mg;廠家B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用量為一次15mL,一日3次,則5-HMF最大日暴露量為2.25mg,均遠遠高出了5-HMF作為2類遺傳毒性雜質限度(TTC為1.5μg·d-1)的要求。

由於TTC是高度保守的暴露量,限度製定也需根據生產工藝難度及用藥周期等情況進行調整。文獻中報道,2015年版藥典中收載的5%、10%葡萄糖注射液及以葡萄糖注射液為載體的製劑的最大日暴露量分別為1.75mg、3.5mg和5mg,根據樣品中5-HMF檢出情況,參考最大日暴露量5mg來製定本品的限度,經折算,廠家A(規格0.15%,每日最大用量60mL)的限度為0.08mg·mL-1,廠家B(規格0.2%,每日最大用量45mL)的限度為0.11mg·mL-1,結果,廠家B4批樣品5-HMF均在限度範圍內,廠家A有3批樣品超出限度,建議完善生產工藝,或兼顧安全性和質量風險兩方麵的因素,綜合考慮製定合適的限值。

防腐劑和遺傳毒性雜質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有些廠家已經對口服液體製劑中的防腐劑或5-HMF進行質量控製並訂入質量標準中,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簡便、準確、專屬性強,既提高了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的質量控製,又簡化了檢驗過程,為修訂該品種質量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藥學與臨床研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羥苯乙酯磷酸二氫銨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