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良田+良种+良技,清远清新区大力抓好晚造粮食生产工作

来源:时间:2025-04-22 03:08:34

良田+良種+良技,良田良种良技力抓清遠清新區大力抓好晚造糧食生產工作_南方+_南方plus

白露已過,秋分將至。造粮作清遠市清新區一片片翠綠的食生水稻田,呈現出生機勃勃的产工景象。今年以來,良田良种良技力抓清新區錨定穩麵積提單產目標,清远清新区良種、好晚良技齊發力,造粮作紮實抓好晚造糧食生產工作。食生據統計,产工全區晚造糧食播種麵積19.68萬畝,良田良种良技力抓其中水稻播種麵積達17.31萬畝。清远清新区

造良田,好晚提高產量提升耕地地力

眼下正值晚造水稻生長旺盛時節,龍頸鎮的種植大戶馮木桂抓住晴好天氣施肥、防病蟲。站在田間地頭,放眼望去,沉睡的田地被喚醒,曾經撂荒的土地種上了水稻,400畝綠油油的稻田像是一塊塊鋪開的綠地毯,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和水稻的清香。

龍頸鎮龍北村曾經撂荒的土地已重新種上了水稻,400畝的水稻連成一片,長勢喜人。 

守住耕地紅線是維護糧食安全的根基。近年來,清新區把推動撂荒地複耕複種作為實施藏糧於地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代耕代種,集中流轉等方式,讓荒地變良田,良田變糧田,切實提高糧食畝產,提升耕地地力。

如何把耕地保護工作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結合起來?清新區實施耕地耕作條件提升改造項目,印發了《清遠市清新區2024年耕地耕作條件提升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對2024年完成耕地耕作條件提升改造後種植水稻、其他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且通過驗收的項目分別進行不高於700元/畝、500元/畝、300元/畝的財政補助,大大提高了農戶耕地耕作條件提升的積極性。截至9月10日,2024年全區耕地耕作條件提升達3468.59畝。

用良種,打造全產業鏈打響品牌

在山塘鎮絲苗米種植基地,2.586萬畝水稻正值孕穗期,株距適宜,生長旺盛,豐收在望。山塘鎮是清新區農業發展重鎮,素有“清遠糧倉”的美譽。上半年,水稻綠色高產項目山塘片區早造水稻喜獲豐收,其中恒平村百畝攻關田平均畝產幹穀557.9公斤,西沙村百畝攻關田平均畝產幹穀556.9公斤。

山塘鎮2024年晚造絲苗米播種麵2.586萬畝,占晚造水稻播種麵積88.1%。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山塘鎮交出的豐收“期中卷”正是清新區持續選育優良品種並加強推廣的成果。在清遠市打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的引領下,清新區不斷優化絲苗米品種布局,精選並推廣“19香”“南晶香占”“野香優莉絲”等水稻主導品種種植,示範推廣“青香優19香”“華航31”等高產品種,實現水稻種植的高質量發展。

有好品質,還要受到市場的認可。近年來,清新區大力推動絲苗米種子種業發展,打響清新絲苗米品牌特色,現已開發“鼎纖米”“煮飯婆”“粵北大農夫”“九牙山”“鳳啼鳴”等多個絲苗米優質品牌,深受消費者青睞。

推良技,實現高產高效跑出“加速度”

有了良種,還需要良技良機的配套才能實現良產。目前正值水稻田間管理的關鍵階段,在石潭鎮蒲坑村江咀、岩口、蒲星等村小組的稻田裏,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農藥隨著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均勻地噴灑在200多畝的水稻上,與傳統的人工作業相比,生產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植保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進行噴灑作業。

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清新區持續推動全區水稻穩產高產,讓農業跑出“加速度”的“關鍵一招”。2024年晚造,全區範圍內集成推廣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水稻稻縱卷葉螟綠色防控技術、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大力推廣合理密植。通過開展規模糧油單產提升競賽和晚稻生產托管服務大比武活動,發動大戶積極運用高產高效管理技術,再以“大戶帶散戶”推廣應用,實現全區糧食大麵積單產提升。同時,注重田間管護工作,組織農技輕騎兵常態化深入各鎮農田觀察水稻長勢,向農戶普及晚造水稻管護關鍵技術要點,紮實開展統防統治工作,堅決打好“蟲口保衛戰”,為晚造水稻豐收保駕護航。

下一步,清新區將繼續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抓實抓牢糧食生產工作,緊盯糧食生產關鍵環節和天氣變化,持續落實防災減災保豐收措施,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撰文:林伊晴 

通訊員:黎瑞源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