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民族唱法的郭幹棟,演唱《大山走出的唱蚝孩子》。
“清澈的情万碧塔海依著白雲,聖潔的新汕尾人卡格博峰戀著太陽……”在廣東鄉村歌手大賽汕尾賽區決賽的舞台上,身著藏族服飾的郭干郭幹棟用一首《來香巴拉看太陽》征服了現場評委,憑借專業的栋歌水準成為汕尾“鄉村歌王”。
今年9月,渔韵郭幹棟從文藝界朋友處得知了2024廣東鄉村歌手大賽的缭绕消息,認為這是唱蚝個展示他的鄉村音樂才華的好機會,便決定報名參賽。情万一個月之後,新汕尾人他在品清湖紅樹林沙灘的決賽現場摘得桂冠,成功獲得代表汕尾賽區出征全省半決賽的機會。
郭幹棟不僅是一名“歌者”,還是一名“師者”。舞台下,脫下演出服裝的他,是一名音樂教師。從鄉村走出來的郭幹棟,在校園裏續寫鄉村孩子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
以音樂為媒介
展現汕尾濱海風光
“看不夠的人間美景,走不完的世外桃源。”在汕尾賽區決賽現場,郭幹棟用悠揚的歌聲描繪了香格裏拉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氣息。在他心裏,汕尾這座海濱城市同樣擁有獨一無二的人間美景和曆史底蘊。
2021年10月,郭幹棟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到汕尾工作,成為汕尾技師學院的一名音樂教師。在汕尾工作的三年間,他通過音樂與這座城市產生深入的聯結,用其擅長的民族唱法,在各大場合演唱了《綠色森林醉美家園》《漁歌唱鄉愁》《騰飛吧汕尾》等歌曲,用歌聲描繪出汕尾的自然風光、漁韻風情和騰飛圖景。除了歌者身份,他還是《綠色森林醉美家園》的作曲人。
“漁村連成嶄新都會,路通八達矗立豐碑。遊覽景觀璀璨光輝,漁韻歌謠聲聲脆。”從海洋到漁港,再到城市的騰飛,《騰飛吧汕尾》描繪了汕尾的美麗與活力。作為“新汕尾人”,郭幹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唱響了汕尾騰飛的樂章,他感慨道:“通過這首歌,仿佛可以看到汕尾在不斷進步和發展,讓人充滿了對汕尾美景的讚美和未來發展的期待呢!”
郭幹棟曾為汕尾技師學院演唱《技行天下》,展現學校的工匠精神和學子的向上風貌。
也是因為音樂,郭幹棟擁有了更多走進汕尾鄉村的機會。今年元旦,郭幹棟代表學校到紅草鎮晨洲村參加“中國蠔鄉 蠔情萬丈”第三屆汕尾晨洲蠔文化節的演出。這座海邊小村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風景很美,海鮮特別多,村民們都很淳樸,鄉村建設得很好”。在這裏,郭幹棟看到了汕尾鄉村振興、欣欣向榮的景象。
閑暇時,郭幹棟也常走進鄉村,去感受汕尾的紅色文化。他還記得到陸豐金廂鎮下埔村遊覽的經曆,村道兩側的紅色史實壁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壁畫上關於周恩來等革命領袖轉戰海陸豐的史跡令其動容,讓他仿佛聽到曆史的回響。紅色鄉村之旅,讓這位“新汕尾人”感受到汕尾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律動脈搏。
出身鄉土
為鄉村孩子打開音樂大門
出生於鄉村的郭幹棟,小時候放過牛、放過羊,經常在田野裏奔跑玩耍,聆聽鳥兒的叫聲和風吹過稻田的聲音。這些他難以忘卻的鄉土記憶,也成為他音樂道路上的寶貴財富。“鄉村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氣息給了我很多啟發和靈感,鄉村的淳樸和真誠讓我在音樂道路上更加注重表達內心的情感和真實的感受。”郭幹棟說道。
這份“鄉情”成為郭幹棟踏上音樂道路的契機。2007年,還在讀初一的郭幹棟在打掃教學樓時,在走廊唱起歌曲《想家的時候》,被當時正在上音樂課的老師發現了他的唱歌天賦。老師稱讚他嗓音很好,認為他是值得培養的好苗子。從那以後,郭幹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踏上音樂之旅。
回憶起17年前這段與音樂結緣的經曆,郭幹棟稱那時候“條件艱苦”,學校並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藝術特長生上課甚至需要借用物理實驗室。但好在他遇見了他的“伯樂”,那位音樂老師後來成為他音樂路上的“引路人”,義務教授了他三年聲樂。這位非“科班”出身的鄉村小夥,後來以聲樂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當地一所重點高中錄取。
郭幹棟2019年畢業於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在學期間成功舉辦三場個人獨唱音樂會。
傳承師道,郭幹棟如今成為了孩子們的“伯樂”。在他任教的汕尾技師學院,有許多來自汕尾鄉村的學生。他說,這份事業需要一顆熱愛音樂和孩子的心,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為鄉村孩子打開音樂的大門。在日常教學中,他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比如在合唱課中玩“旋律接龍”遊戲,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唱下去;或者讓學生拿著小樂器,來個“音樂小魔仙”的表演,讓他們在音樂的世界裏自由翱翔,勇敢追夢。郭幹棟成功托舉起了不少孩子們的音樂夢想,他的許多學生考上了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知名音樂類院校。
在村K舞台上,作為“歌者”的郭幹棟也將繼續逐夢。為備戰全省半決賽,他加強了聲樂訓練,並收集了汕尾鄉村振興相關的歌曲,希望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現自身實力,唱響時代樂章。
撰文:張嘉敏
海報攝影:吳秒衡、謝進揚
海報設計:王舒嘯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