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快评第二十三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柯木塱舉辦。二十多年來,丨发广东更强廣東種業博覽會已累計展示全球優新特色農作物品種13萬餘個、种业振兴吸引參會130多萬人次。生机
一展風行二十三年。博如果說廣東種博會是快评一顆種子,那它肯定是丨发广东更强良種,產量高,种业振兴性狀好,生机生命力頑強,博能夠適應多重環境;如果說廣東種博會是快评一棵大樹,那它肯定是丨发广东更强榕樹,根生枝,种业振兴枝再生根,生机由嶺南生發而走向全國、全球,孕育出種業發展的繁茂生態;如果說廣東種博會是一位行者,那它肯定就是悟空,勇往直前,持續創新,在“七十二變”中源源不斷地釋放澎湃動能。全球視野,中國種子,廣東力量。在廣東種博會的持續賦能之下,廣州柯木塱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種業聖地、種業振興的強勁引擎、創新引領的醒目地標。
一個以地方冠名的種業展會如何能夠頻頻破圈?成功密碼或許有三。一是順時順勢,伴隨種業振興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大局,成為推進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抓手,大時代造就的種業黃金期讓廣東種博會馳騁在更加廣闊的天地中;二是深耕產業,緊跟國內外種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趨勢,打通育繁推、產學研的堵點痛點環節,對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資源要素,在廣東種博會上,越來越多的好成果找到好買家,越來越多的好企業找到好夥伴;三是永不止步,立足於廣東改革開放前沿的肥沃土壤上,廣東種博會與時代同行、與產業同步,將改革創新作為一種內在和自覺的價值追求,從2009年啟用“館展+地展”新模式到2012年首屆柯木塱論壇開講,從2017年打造首個種業品牌館到2023年建設“百千萬工程”種業交易中心,每年都有新變化,每屆都有新亮點。
展會之大,不在於大場地、大氣派,而在於大功能、大效用。本屆廣東種博會在功能完善、效用提升上下足功夫,在更新、更準、更優中讓每一位參加者都能享其所想、滿載而歸,“博”發種業振興更加強勁的“芯”生機。更新,就是通過生育育種、設施生產種苗技術與裝備等多場交流研討和展示活動,持續追蹤、全麵展示最新技術、最新品種、最新裝備,讓新質生產力之花競相綻放;更準,就是通過廣東薯業全產業鏈合作大會等讓與會的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種企實現更加精準的產業對接,為形成更加良性、繁榮、開放的產業生態提供有力支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屆種博會安排了多場農業知識產權相關活動,更是精準點到了種業企業開拓市場、“出海”揚帆的最大痛點;更優,就是通過種子+營地場景“食味營地”等創意活動,讓參展者獲得更加舒適愜意、耳目一新的體驗,讓更多人在沉浸觀展、互動參與中關心種子、關注廣東種博會。
種業向新,振興提質。這是本屆廣東種博會的主題,也是種業人的責任和使命。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寬廣賽道上,種業人要以爭當“種子選手”的勁頭,搶抓先機、一馬當先,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上,種業人要以當好“強農種子”的情懷,精耕細作、踏實篤行,共同譜寫種業振興更加美好的篇章。
作者:付偉,係民建中央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政協委員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