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醫學部“醫”帆“豐”順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赴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践团深入海豐縣城東鎮衛生院及其周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乡村通過基層實踐和實地調研,弘扬化惠開展中醫文化宣傳、中医走进公共衛生科普、药文医学急救知識分享、民生愛心義診服務等活動。深圳
同時,大学該團隊積極響應國家分級診療製度,采取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學術研究、實地走訪基層、利用公共數據平台等多種方式,致力於將醫療知識與服務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共繪鄉鎮振興與健康中國的美好藍圖。
實踐團成員在當地開展采訪調研工作。受訪者供圖
揚醫學精粹,多維度解析當地醫療現狀
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技能水平,是構築地區醫療質量高地的基石,亦是廣大群眾極為關注與重視的核心。
“現在我們的鄉鎮醫療主要麵臨三大問題,一是交通不便,二是醫療設施滯後,三是醫療人才匱乏。”海豐縣城東鎮衛生院主任葉重文介紹說。
談及就醫體驗,有社區居民指出,當地主流醫療機構雖承載著守護健康的重任,但在服務態度的細微之處尚顯不足。此外,實踐團成員在調研中了解到,作為社會的重要基石的中老年群體,往往因對醫療保障體係認知的局限,麵臨著資金安全、個人數據保護等方麵的潛在威脅。
對此,實踐團在海豐縣中醫醫院、城東鎮赤山村等地開展了5場線下醫保醫詐宣傳活動,製作了醫保醫詐海報並進行派發宣傳,同時設計多種互動遊戲,旨在幫助居民們加深對於醫療反詐知識的了解,增強防騙意識,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希望高校工作人員與當地工作人員多交流,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醫生留在這裏。”一名診所醫生滿懷期待地表示。
下一步,實踐團將此次調研的成果以生動直觀的短視頻形式,發布於視頻號、抖音、小紅書和嗶哩嗶哩等網絡平台,旨在喚起社會對鄉鎮醫療現狀的廣泛關注,讓每一份來自基層的聲音都能被聽見,每一份對於健康的期盼都能得到回應。
據悉,截至8月12日,該實踐團發布各類視頻和活動資訊37條,視頻累計播放量達到4.2萬人次。
弘中醫文化,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
“很榮幸我能為他做些什麽,哪怕很微小。”這是團隊成員鄧皓文在為一位喪失左眼、右耳失聰的抗戰老兵貼完耳穴後發出的感慨。
如何盡己所能、切實有效地為鄉鎮居民謀求福祉、傳遞健康,是實踐團探索與行動的核心議題。據了解,在海豐縣城東鎮人大副主席徐春梅、團委專職副書記徐偉傑、衛生院院長曾榮彬等多方領導的指導與幫助下,實踐團於海豐縣中醫醫院、赤山文化廣場、金山名城小區、海豐縣星際動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地落地開展係列公益活動。
實踐團成員事先準備安神助眠、驅蚊防蟲、祛濕排毒、預防感冒四大功效的中草藥配方包,邀請居民們親自體驗挑選、碾磨、裝袋的製作過程。草藥清香悠然飄散,實踐團成員借此向居民科普艾草、丁香等藥材的用途與功效,致力於讓這份來自自然的饋贈,在每個人心中種下健康與文化的種子。
在貼耳穴體驗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采用壓痛點探查法,用前端圓滑的金屬探棒尋找耳廓上的穴位,並為參與者科普耳穴壓豆的相關知識,宣揚中醫的神奇魅力。參與者們紛紛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中醫體驗活動。
據悉,為增強群眾醫保意識,防範醫療詐騙,實踐團成員策劃開展有關區別正常醫療行為、醫保詐騙、醫保政策的互動遊戲。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在互動遊戲中,居民們通過區分正常醫療行為和醫詐行為,以及思考在各種實際情況下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加深了對於醫療詐騙行為的認識,提高了防騙防詐能力,切實守護了財產健康。
實踐團在百香果園開展直播。受訪者供圖
同樣,在海豐縣城東鎮大嶂村一場別開生麵的直播活動也在進行中。
為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實踐團深入海豐縣城東鎮大嶂村,開展關於推廣特色產品中藥牛大力與欽密九號百香果的直播活動。
現場,“主播們”以其專業的講解,將牛大力獨特的辨別技巧與深厚的藥用價值跨越千山萬水,傳遞給屏幕另一端滿懷熱情的觀眾。“直播點讚次數達到11.91萬餘次,這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效果”,實踐團成員們興奮地表示。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任亞航
通訊員:趙欣宇 邱曉佳 梁誌聰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