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乳糖乳糖 探討乳糖酶添加劑對改善早產兒乳糖不耐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酶添有乳糖不耐受症狀的早產兒6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乳糖酶治療組和對照組,加剂每組30例。对早的前对照乳糖酶治療組給予乳糖酶添加劑4滴(180 mg)加入早產兒配方奶或母乳中;對照組給予安慰劑,产儿同時予以益生菌(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不耐喂養後半小時口服,受有随机每日2次,效性每次1 g)和腹部按摩(喂養後1 h臍周順時針輕柔按摩15 min,和安每日3次)。全性
在幹預後第1周末和第2周末比較兩組患兒糞便pH值、瞻性糞便還原糖、研究生長發育、乳糖乳糖乳糖不耐受症狀和實驗室指標等情況。酶添結果 乳糖酶治療組29例、加剂對照組26例完成整個試驗。幹預後第1周末,乳糖酶治療組每日吐奶次數和胃瀦留量均低於對照組(P<0.05);糞便pH值>5.0的比例高於對照組(P<0.05)。幹預後第2周末,乳糖酶治療組每日吐奶次數和24 h腹圍差低於對照組(P<0.05),無胃瀦留患兒比例、糞便pH值>5.0的比例及糞便還原糖陰性比例均高於對照組(P<0.05)。研究過程中兩組均未發現乳糖酶添加劑或益生菌相關不良反應。結論 乳糖酶添加劑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早產兒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臨床症狀。
乳糖為新生兒提供20%的能量,是主要能量來源,還可促進鈣、磷等多種營養素的吸收,其水解產物半乳糖對新生兒腦發育有重要作用。國內學者報道,早產兒乳糖吸收不良或不耐受的發生率約39.5%~84.7%。因胎齡34周前乳糖酶活性增加速度緩慢,故早產兒常表現乳糖不耐受的臨床症狀,影響早產兒腸內營養的足量有效攝入。補充外源性乳糖酶可有效改善早產兒乳糖不耐受臨床症狀,但國內目前尚缺乏補充外源性乳糖酶對早產兒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乳糖酶添加劑對改善早產兒乳糖不耐受症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減少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縮短早產兒住院時間提供新的方案。
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早產兒。所有患兒的入選均得到監護人的知情同意,並得到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XHEC-C-2017-020-2)。
入選標準:(1)胎齡≤34周的早產兒,並已開始腸內喂養;(2)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腹瀉、腹脹和吐奶等;(3)糞便p H值≤5.5或糞便還原糖≥0.25%。
排除標準:(1)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髒病等嚴重先天畸形或1 min Apgar評分≤7分者;(2)血嗜酸粒細胞增多,伴有牛奶蛋白過敏症狀,如腹脹、排氣增多、便血等;(3)疑似或診斷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患兒;(4)母親妊娠期有全身感染、腫瘤、HELLP綜合征等嚴重疾患的患兒;(5)法定監護人不願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試驗終止標準:(1)觀察期間發生NEC;(2)研究期間因臨床治療需要改為嬰兒深度水解奶喂養;(3)未按照研究方案要求進行喂養和觀察。
將符合入選標準的60例患兒隨機分到乳糖酶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采用SAS程序的PROC PLAN過程完成分層區組隨機化。具體的分組方法為:先根據喂養方式進行分層,即母乳喂養和早產兒配方奶喂養,相同喂養方式的受試者再(區組)隨機分為乳糖酶治療組和對照組。
乳糖酶治療組因受試者病情變化退出1例,實際29例完成整個試驗。對照組自動出院脫落2例,發生NEC 1例,研究期間因臨床治療需要改為嬰兒深度水解奶喂養1例,實際完成試驗26例。
乳糖酶治療組:在每頓喂養的母乳或早產兒配方奶中滴加4滴(180 mg)乳糖酶,幹預和觀察時間不少於2周,出院時不滿2周的,出院後繼續幹預並進行回訪。
對照組:在每頓喂養的母乳或早產兒配方奶中滴加4滴(180 mg)安慰劑(安慰劑為高溫滅活後的乳糖酶滴劑),並給予益生菌(喂養後半小時口服,每日2次,每次1 g)和腹部按摩(喂養後1 h,臍周順時針輕柔按摩15 min,每日3次)進行輔助治療,幹預和觀察時間不少於2周,出院時不滿2周的,出院後繼續幹預並進行回訪。
試驗用乳糖酶為康麗賦®複配乳化劑(Colief Emulsifier,Crosscare Limited,UK),乳糖酶活性含量不低於5 000 NLU/g。試驗用安慰劑為高溫滅活的康麗賦®複配乳化劑,乳糖酶活性為零。試驗用益生菌為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每包重1g,每克含長型雙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糞腸球菌活菌數不低於1.0×107CFU(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
乳糖酶和安慰劑的具體使用方法為:每次喂奶時,在衝調好的40~45℃早產兒配方奶或母乳中滴加4滴(180 mg),搖勻後靜置20 min喂給受試者。
觀察時間點:入組第1天(入組時)、幹預後第1周末及幹預後第2周末。
觀察指標:(1)糞便p H值(p H>5.0為陰性)。(2)糞便還原糖(<0.25%為陰性)。(3)生長發育:(1)幹預後第1周末體重增長率:(第1周末體重-入組時體重)/入組時體重/7;(2)幹預後第2周末體重增長率:(第2周末體重-第1周末體重)/第1周末體重/7。(4)乳糖不耐受症狀:(1)腹脹:24 h腹圍增加值(<1.5 cm為陰性);(2)吐奶次數;(3)腹瀉次數。(5)實驗室指標:血常規、血鈣、血磷。
糞便PH值檢測方法:取新鮮且不混有尿液的糞便,將PH試紙(Merck,Germany,測試範圍PH 4.0~7.0)浸入糞便中2 s,取出試紙輕甩去除殘留,15s後對照PH比色卡讀出PH值。
糞便還原糖檢測方法:收集新鮮且不混有尿液的糞便,用0.9%氯化鈉溶液稀釋(1 g糞便加入2 m L 0.9%氯化鈉溶液),搖勻後取其上清液15滴加入1片檢測試劑(Bayer,Aim Tab Reducing Sub‐stances tablets),15 s後輕輕搖晃,觀察顏色變化與比色卡對照讀數。
同時觀察糞便性狀。糞便性狀類型包括軟便、水樣便、成形便、泡沫便和含顆粒硬便。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當代兒科雜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添加劑,細胞,乳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