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29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深海一号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累计生產凝析油超100萬立方米,生产連續三年天然氣產量保持30億立方米以上。气超
位於海南南部的亿立又“深海一號”氣田分為一期和二期開發建設,最大作業水深超1500米,新突最大井深達5000米以上,深海一号地層最高溫度達到138攝氏度,累计地層最大壓力超69兆帕,生产相當於家用高壓鍋工作壓力的气超1000倍,是亿立又我國迄今為止自主開發建設的作業水深最深、地層溫壓最高、新突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深海一号深水氣田。2024年天然氣產量超32億立方米。累计
中國海油“深海一號”氣田總監 宋金龍:二期項目的生产加入讓“深海一號”的整體產能持續攀升,通過不斷優化工藝流程、控製邏輯、設備組合,完善生產管理舉措,我們成功推動“深海一號”一期在投產5個月內就實現產能達峰,自主完成了遙控生產改造、超深水清管、凝析油艙清艙等多項重大作業。
“深海一號”兩期項目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合計超1500億立方米,一期項目於2021年6月投產,二期項目於2024年9月投產。通過開發建設“深海一號”一期及二期工程,我國探索建立了完整的超深水氣田運維管理製度、技術體係和人才培養體係,在保障在產深水氣田高產穩產的同時,有望推動更多深水油氣資源經濟高效開發。
打造國內首個超深水智能氣田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積極探索數智化轉型。
作為我國首個超深水智能氣田,“深海一號”的建設標誌著我國海洋油氣開發技術邁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無論是身處海上的氣田操作人員,還是在陸地操控中心的技術專家,都可在“雲端”及時準確獲知“深海一號”最新運行狀況,對設備故障進行遠程診斷。
中國海油陵水-崖城作業公司總經理 李勁鬆:目前,我們已經在“深海一號”建成海陸立體通訊網絡、覆蓋水上和水下多型智能監測設備集群,以及包含“深海一號”數字孿生模型的“深海雲遊”一體化管理平台。
“深海一號”從工程建設階段的設計謀劃,到氣田投產後開展的多項智能化改造,在IT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物聯、智能操控、智能孿生、智能管理等5個方麵取得技術突破。目前,“深海一號”打造成了國內首個超深水智能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