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食品樣品中測量OPEs的食品酸酯术淨化技術
在食品基質中痕量分析有機汙染物殘留時,常伴隨脂質以及其他有機物的中有阻燃幹擾,為消除該幹擾通常采用強酸或強堿對樣品進行處理,机磷剂检进展但OPEs在強酸堿條件下易降解,测技因此儀器分析之前采用合適的研究淨化方法成為必須。對食品基質提取液中OPEs淨化時,食品酸酯术常用Florisil、中有阻燃Al2O3、机磷剂检进展C18為填料的测技SPE柱,其中Florisil易從非極性基質中吸附極性化合物,研究Al2O3具相對溫和的食品酸酯术去脂能力,而C18對非極性和中等極性的中有阻燃組分均具有吸附作用。Santín等采用LC-MS/MS分析測定魚肉中16種OPEs,机磷剂检进展考察了5gFlorisil、测技中性Al2O3、研究堿性Al2O3分別與2gC18混合製備SPE柱的淨化效果,結果表明,5g堿性Al2O3和2gC18回收率為48%~113%,RSD<10%,而中性Al2O3和C18、Florisil和C18,回收率分別為23%~120%和1.6%~101%。Zhang等對常用的固體和液體食品分別進行MAE和UAE提取,均通過4gFlorisil、4g中性矽膠和2g無水硫酸鈉為填料的SPE柱淨化,選用甲醇和正己烷分別對所製備的SPE進行淋洗,上樣後用丙酮-乙酸乙酯(3∶7,v/v)洗脫,提取液經氮吹丙酮複溶後進行GC-MS/MS檢測,分析測定6種OPEs,獲得滿意回收率。
也有報道采用SPE技術結合d-SPE或GPC淨化技術,最大程度去除脂質及其他物質的幹擾。Liu等選用傳統的索氏技術提取後,將提取液分別經過OasisHLBSPE柱以及Z-Sep和C18混合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劑進行兩步淨化,采用GC-MS對魚肉中12種OPEs進行測定,檢出限為0.004~0.059ng/g,回收率為56%~108%。Xu等將多種肉類食品提取液分別通過FlorisilSPE柱、C18和Z-Sep混合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劑、丙氨基SPE柱多步淨化,有效去除脂質,降低了基質效應。采用GC-MS測定肉類樣品中OPEs,定量限為1.400~3.700ng/g,平均RSD值為7%。Ma等利用GC-MS方法測定家禽類食品中14種OPEs,通過MAE提取,將SPE和GPC淨化技術相結合,有效去除脂質並降低了共萃取物的幹擾。方法檢出限為0.006~0.021ng/g,回收率為70%~111%,重現性良好。
3分離與檢測技術
選擇合適的分離和檢測方法,可以降低相互幹擾和基質效應,進而提高檢測靈敏度和選擇性,實現食品中痕量OPEs的測定。以GC、LC為基礎的色譜分離、質譜及選擇性檢測器在食品中OPEs檢測中均有應用,如氣相色譜-電子轟擊源/化學電離源/負電子捕獲電離源-質譜(GC-EI/CI/ENCI-MS)、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GC-HRMS)、液相色譜-電噴霧電離源/大氣壓化學電離源-串聯質譜(LC-ESI/APCI-MS/MS)、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UPLC-HRMS)、氣相色譜-氮磷檢測器以及氣相色譜-火焰光度檢測器(GC-FPD)等。相關信息見表2,其中氣相色譜-質譜應用更為普遍,其方法檢出限和定量限相對於液相色譜-質譜低1~2個數量級。
3.1氣相色譜法
由於大部分OPEs具有一定揮發性,因此GC最常用,鑒於化合物具有較寬的極性和沸點範圍,(5%苯基)-甲基聚矽氧烷(DB-5MS)作為通用型色譜柱應用最廣,柱長從15~30m不等,常用規格為30m×0.25mm×0.25μm。Rodriguez等比較了相同規格(30m×0.25mm×0.25μm)的DB-5以及14%氰基-苯基-甲基-聚矽氧烷(SPB-1701)色譜柱對OPEs分離的影響。結果表明,SPB-1701色譜柱對互為同分異構體的TCPP和TCIPP分離效果較差,DB-5色譜柱分離TBOEP和TPHP受溫度影響大導致選擇性較差。通過優化實驗條件,確定起始溫度在50℃保持1min,以15℃/min升至260℃保持10min,進樣量1μL,不分流進樣,進樣口和檢測器溫度分別為270℃和320℃,使用GC-NPD對水樣中OPEs分析測定。方法檢出限為4μg/mL,線性相關係數為0.9970,RSD為2%~3%。
使用GC-MS測定OPEs時,常用EI源、CI源、ECNI源。其中EI源具有較高的電離效率,通過豐富的碎片離子以及較完善的譜圖庫,利於結構鑒定。Gustavsson等比較了GC-EI-MS、GC-CI-MS、GC-EI-MS/MS3種檢測方法,GC-EI-MS對OPEs定性選擇能力較強。Ma和Hites等比較了EI源、ECNI源、正化學電離(PCI)源3種電離源對13種OPEs裂解規律、定量及定性能力。結果表明,根據化合物結構,EI源主要產生H4PO+4、[M-Cl]+、[M-CH2Cl]+或[M]+離子碎片;ECNI源通常生成碎片[M-R]-;PCI源主要產生質子化的分子離子碎片[M+H]+。當選用EI源作電離源時應注意,對於大多烷基類和鹵化類的OPEs均會生成m/z99的質子化磷酸基團H4PO+4,該基團沒有保留任何OPEs斷裂丟失基團的信息,選該基團作為定量離子時同位素稀釋質譜法將不再適用。因此在定量分析時,應盡量選取m/z99以外的其他特征離子,這也使得分析測定OPEs具有一定難度。
在分析基質複雜的食品時,GC-MS/MS相對於GC-MS表現出更好的選擇性、準確度以及更低的定量限。Poma等利用QuEChERS結合SPE前處理方法和GC-EI-MS/MS檢測技術,以TCEP-d12、TDCIPP-d15、TPHP-d15作為內標,測定雞蛋、魚肉、穀物、土豆等多種食品中14種OPEs,方法的定量限達到0.001~61.970ng/g,並表現出較好的回收率。Liu等等使用索氏提取,OasisHLBSPE柱和Z-Sep-C18(質量比1∶1)多步淨化,以TnPP-d21、TnBP-d27、TCPP-d18、TPHP-d15為內標,GC-EI-MS/MS同時測定魚肉中12種OPEs,檢出限為0.005~0.810ng/g。
3.2液相色譜法
LC-MS/MS測定沸點高、不易揮發、相對分子質量大的OPEs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卻常伴隨基質效應以及分離困難等不足。LC分離OPEs通常選用C18或C8為固定相色譜柱(UPLCBEHC18、LunaC8、WatersXteraC18等),甲酸水溶液、甲醇、乙腈或其混合溶液作為梯度洗脫流動相,大多選用正離子模式、電噴霧電離(ESI+)源,並結合多反應監測(MRM)模式進行信息采集。
Ding等采用QuEChERS前處理方法,以WatersBEHC18柱(100mm×2.1mm,1.7μm)作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溶液作流動相,UPLC-MS/MS(ESI+)方法測定了蔬菜、牛奶、穀物等食品中10種OPEs,方法檢出限為0.020~0.240ng/g,定量限為0.050~0.420ng/g,回收率為73%~106%;OPEs在食品中總含量為1.100~9.600ng/g,穀物中OPEs的殘留量相對較高,其中TEHP含量最高。Tokumura等比較了GC-EI-MS、GC-NCI-MS、LC-ESI-MS/MS、LC-APCI-MS/MS4種檢測技術分析14種OPEs純品,研究發現LC-ESI-MS/MS和LC-APCI-MS/MS(0.810~970pg)的定量限比GC-EI-MS和GC-NCI-MS(2.300~3900pg)低1~2個數量級。Chen等利用LC-ESI-MS/MS測定了鯡鷗蛋中12種OPEs,優化條件下基質效應為86%~99%,定量限為0.060~0.200ng/g。Han等分析肉類和魚類樣品,GC-MS/MS和UPLC-MS/MS分別測定8種和14種OPEs化合物。除TiBP和TnPP外,GC-MS/MS定量限更低;兩種方法測定大多OPEs的基質效應均在±20%範圍內,但UPLC-MS/MS測定鮭魚中OPEs時,基質抑製效應明顯,為40%~79%。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色譜》2020年12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強酸,乙酸乙酯,聚矽氧烷,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