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奶粉樣品中沙門氏菌的奶粉能力檢測分析
3.2.1樣品中沙門氏菌的平板分離
樣品經2次增菌後,劃線接種於BS瓊脂平板、中沙XLD瓊脂平板和沙門氏菌顯色平板上進行分離培養,门氏結果見表2:W樣品在BS、菌和菌的结果XLD以及沙門氏菌顯色3種平板上均出現可疑沙門氏菌菌落,阪崎其中在BS和XLD平板上可見典型沙門氏菌落③和④,肠杆测定而在沙門氏菌顯色平板上均為可疑菌落取①和②2個菌落鑒定。验证Q樣品在BS平板無可疑菌落,分析而在XLD和沙門氏菌顯色平板上無典型菌落,奶粉能力可能是中沙非典型菌落或幹擾菌。
沙門氏菌屬能產生特異性較強的门氏辛酯酶,具有辛酯酶活性的菌和菌的结果幹擾菌有銅綠假單胞菌、粘質沙雷氏菌和蜂窩哈夫尼亞菌,阪崎這些菌在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上會生成紫紅色幹擾菌。肠杆测定腸炎沙門菌雙相亞利桑那亞種在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上呈現因培養基廠家不同而不同墨綠到藍色菌落,验证這容易與其它腸杆菌混淆。楊雲斌比較了沙門氏菌和幹擾菌在3種分離平板上的特點,見表3。從表2和表3可以發現,在BS平板上,典型沙門氏菌落和沙門氏菌主要幹擾菌的菌落特點容易區分開來,而在其他2種平板上則容易混淆。
3.2.2奶粉樣品中沙門氏菌生化和血清鑒定結果
由於弗氏檸檬酸杆菌和大腸埃希氏菌的許多抗原與沙門氏菌的抗原完全或部分相同,且這2種菌與沙門氏菌屬O多價A-F診斷血清會發生交叉凝集反應,因此血清鑒定陽性者必須進一步做其它生化鑒定。通常情況,做TSI和血清學鑒定後,隻對血清鑒定陽性菌落進一步做後續生化鑒定。為慎重起見,本次對疑似陰性的考核樣品的菌落仍然做了後續生化鑒定。
W和Q樣品平板分離出的6種可疑菌落TSI和血清學鑒定結果見表4。表4表明,W樣品在沙門氏菌顯色平板上分離到的紫紅色可疑菌落中2個菌落(菌落①和②)為血清學鑒定陰性,而在BS和XLD 2個平板上挑出的2個可疑菌落(菌落③和④)血清學鑒定陽性,且生化鑒定符合,判定為沙門氏菌檢出,菌落①②③和④屬於同一樣品,因而①②無須生化再鑒定。Q樣品在XLD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菌落⑤和⑥)經生化和血清鑒定,結果為非沙門氏菌。在能力考核中,檢出陽性的判斷比陰性樣品的要容易,而對於諸多形態可疑菌落的陰性樣品,需對可疑菌落逐個鑒定,否則易犯錯。
3.3奶粉樣品中阪崎腸杆菌的檢測分析
3.3.1平板分離
阪崎腸杆菌在曆史上一直被誤認為是黃色陰溝腸杆菌,因此兩者互為幹擾菌;阪崎腸杆菌顯色平板是利用其α-葡萄糖苷酶陽性,在TSA中加入XαGlc(5-溴-4-氯-3-吲哚-α-D-葡萄糖苷酸),α-葡萄糖苷酶作用於XαGlc而使阪崎腸杆菌生成特異性藍綠色菌落。樣品V在阪崎腸杆菌顯色平板出現可疑藍綠色菌落(表5),於是挑取10個可疑菌落於1 mL無菌生理鹽水中,稀釋混勻後在TSA劃線分離培養,借助放大鏡觀察菌落,結果出現2種菌落,有黃色菌落和淡黃粉色菌落,再進一步做生化鑒定。樣品G無阪崎腸杆菌可疑菌落,判為未檢出。挑取可疑菌落是關鍵步驟,挑取的位置和個數盡可能增大捕捉概率,如果僥幸調取2~3個可疑菌落,則可能會漏檢。
3.3.2生化鑒定
對樣品V在TSA平板上生長的2種菌落⑦和⑧進行生化鑒定,如表6,結果表明,可疑菌落⑦產黃色素,氧化酶、山梨醇、賴氨酸陰性,精氨酸雙水解酶、鼠李糖、蔗糖、蜜二糖、苦杏仁甙陽性,鑒定結果符合阪崎腸杆菌生化特征。菌落⑧的生化鑒定結果不符合阪崎腸杆菌生化特征。由此可見,α-葡萄糖苷酶陽性是阪崎腸杆菌的屬性,但是並非唯一;阪崎腸杆菌顯色培養基對阪崎腸杆菌的特異性是有限的,這與吳清平等的論述一致。當在顯色平板上發現有可疑菌落,若鑒定為陰性時,需用全排除法,否則容易出現假陰性。
3.4奶粉樣品中沙門氏菌和阪崎腸杆菌檢測結果
W樣品檢出沙門氏菌,Q樣品未檢出沙門氏菌;V樣品檢出阪崎腸杆菌,G樣品未檢出阪崎腸杆菌,檢測結果滿意。
4結論和討論
在分離鑒別沙門氏菌時,BS平板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而其它2種平板上容易受幹擾菌的影響,隻能起輔助鑒別作用。這一結論與與楊雲斌等的“沙門顯色培養基的分離鑒定效果最好”的結論不同,但與國家標準GB4789.4-2016的技術規範主旨一致。
辛酯酶是沙門氏菌顯色培養選擇設計的主要依據,其對沙門氏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100%和84.09%。本次實驗中,W樣品在顯色平板上明顯都是沙門氏菌可疑菌落,挑選2個菌落實驗但是血清鑒定結果卻是陰性,原因是顯示辛酯酶陽性菌除了多數沙門氏菌外,還有銅綠假單胞菌、粘質沙雷氏菌、蜂窩哈夫尼亞菌、熒光假單孢菌和惡臭假單孢菌等。
此外,在此次實驗中本實驗室還積累了兩點經驗:第一,在準備過程中,有意設計了兩種標準菌交互培養和分離的實驗,主要目的為積累知識,增強辨別能力。第二,能力驗證樣品不同於普通食品樣,應試過程對於典型菌,一般操作者不容易犯錯,確證相對容易;但對於非典型菌,則需要耐心做出後續鑒定,而不能輕易下結論;對於初篩是疑似陽性者後續鑒定為陰性時,則需增多可疑菌的鑒定,必要時用全排除法。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沙門氏菌,血清,葡萄糖苷酶,銅綠假單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