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根據回歸方程繪製響應值鯊肝醇純度與3個因素的中性等高線及響應麵圖,見圖4~6。氧化
通過對上述試驗結果的铝柱分析,確定回歸模型預測的层析纯化醇制成分最佳反應參數為:V二氯甲烷:V無水甲醇=9.17:0.83,上樣量3.11g,分离洗脫流速1.93mL/min,鲨肝預測結果為18.08%。品及
為驗證模型的其组準確性,在以上最優條件下做3次平行試驗,中性結果見表4。氧化試驗組平均值與預測值相對誤差小於1%,铝柱說明通過響應麵優化得到的參數條件準確可靠。
別對鯊肝醇與角鯊烯標準品、层析纯化醇制成分鯊魚肝油富集前、分离後樣品進行點板顯色分析,鲨肝結果如7所示。品及中性氧化鋁層析柱分離、純化鯊肝醇效果明顯,能將鯊魚肝油中鯊肝醇與角鯊烯分離。
目前,市售的天然鯊肝醇產品主要指富含鯊肝醇的鯊魚肝油,一般純度在20%左右。本研究對影響中性氧化鋁層析柱分離、純化鯊肝醇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即洗脫液比例、上樣量及洗脫流速進行優化,得到最優參數條件,使鯊肝醇純度達18.23%,此結果與市售鯊肝醇產品純度相差不大。圖8為鯊肝醇富集前、後的氣相色譜圖。鯊魚肝油不皂化物氣相檢測結果如圖8a所示,不皂化物中主要含有鯊肝醇與角鯊烯2種活性物質,根據麵積歸一法計算可得鯊肝醇含量為9.42%,角鯊烯含量為69.14%。
在洗脫液比例(V二氯甲烷:V無水甲醇)為9:1,上樣量3g及洗脫流速為2mL/min條件下,鯊肝醇經中性氧化鋁層析柱分離純化後的氣相色譜分析結果如圖8所示,鯊肝醇含量有顯著提升。僅從譜圖看,鯊肝醇與角鯊烯含量的差距在縮短,鯊肝醇占18.23%,而角鯊烯占60.32%。試驗結果說明中性氧化鋁柱層析技術能有效分離純化鯊魚肝油中的鯊肝醇。
角鯊烯是由6個異戊二烯連接而成的高度不飽和的直鏈三萜類化合物,常溫下為淡黃色或無色油狀液體,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抑製微生物生長,抗菌消炎,調節膽固醇代謝等生物活性功效,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及化妝品等行業中。角鯊烯來源廣泛,存在於微生物、植物種籽、微藻、鯊魚肝髒及人體皮脂中。然而,因植物及其加工副產物中角鯊烯含量過低而無法滿足實際工業生產所需,鯊魚肝油仍是生產高純度角鯊烯的主要原料。鯊魚肝油主要含有角鯊烯、烷基甘油及少量EPA、DHA、維生素A及維生素E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是高品質魚肝油之一。為了定量分析富集前、後鯊魚肝油中角鯊烯含量的變化,繪製角鯊烯標準曲線。本研究中角鯊烯標準品氣相分析結果如圖9a所示,由於在測定角鯊烯標準品時未衍生化處理,故角鯊烯的出峰時間約在15.017min,比圖8中的出峰時間提前了2.7min左右。角鯊烯標準曲線如圖9b所示,橫坐標為角鯊烯質量濃度(μg/mL),縱坐標為峰麵積,線性回歸方程為
y=1.921x+6.089,R2=0.9999。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可得,富集前角鯊烯純度為54.21%,而富集後角鯊烯純度為49.1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性氧化鋁層析柱對角鯊烯的吸附效果較強,而洗脫液未及時有效地將角鯊烯洗脫。一般地,常用矽膠柱分離、純化角鯊烯,選擇正己烷與乙酸乙酯複配作為洗脫液。
綜上所述,中性氧化鋁柱層析能有效分離純化鯊肝醇.並對鯊魚肝油不皂化物中的角鯊烯有篩選作用。在今後的研究中可用已脫除角鯊烯的不皂化物為原料進行鯊肝醇製品的富集純化。
為了驗證GC儀器的穩定性,在鯊魚肝油不皂化物中添加角鯊烯標準液進行精密度及回收率的試驗。本研究選取10,100,400μg/mL與800μg/mL進行試驗。在相同條件下連續平行測試3d,每個質量濃度平行測定5次,計算日間精密度和日內精密度。由表5可知,在日問精密度與日內精密度檢測中回收率在98.71%~101.98%,RSD在2.76~8.65,結果表明該儀器有較高的穩定性與精密度。
采用粒徑100~200目的中性氧化鋁為填料,研究其柱層析製備鯊肝醇製品的方法。采用TLC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GC對樣品進行定量分析並驗證儀器穩定性與精密度。采用響應麵法優化中性氧化鋁柱層析分離、純化鯊肝醇工藝參數,得到最佳反應參數為:洗脫液比例(V二氯甲烷:V無水甲醇)9:1,上樣量3g,洗脫流速2mL/min,所得鯊肝醇製品純度達18.23%。對鯊肝醇富集前、後的組成成分分析可知,中性氧化鋁柱層析分離、純化鯊肝醇的同時,會對不皂化物中角鯊烯的含量造成損失。角鯊烯純度由54.21%減至49.18%。本文尚未有效分離鯊魚肝油不皂化物中的鯊肝醇與角鯊烯,今後將繼續開展鯊肝醇分離純化技術及功能活性等研究。
相關鏈接:氧化鋁柱,角鯊烯,維生素E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