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育秧工厂化,农机上“云端” !清城区跑出春耕生产加速度

来源:时间:2025-04-21 09:05:00

育秧工廠化,云端農機上“雲端” !育秧清城區跑出春耕生產加速度_南方+_南方plus

2025年3月18日,清遠市春耕生產暨百億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清城區舉行。清城区跑活動現場,出春产加智慧農機在田野上“大展身手”,速度無人機空中盤旋精準播種,云端省市聯合機械化插秧練兵火熱展開。育秧農機比武與產業簽約同台亮相,工厂耕生展現科技賦能農業的化农新質生產力,為清遠農業注入科技活力。机上

恰逢“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的清城区跑關鍵節點,清遠市清城區以10.43萬畝春播糧食麵積,出春产加其中早稻9.88萬畝,早稻育秧進度近八成的效率開啟春耕工作,在田野間奏響現代農業“雙重奏”。

清遠市春耕生產暨百億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

智能工廠育新苗 

生態種養實踐持續深化

洲心街道育秧中心大棚現場

清城區洲心街道育秧中心的7000平方米智能大棚內,機械臂將稻種精準嵌入育苗盤,循環運動式育秧設備層層疊疊,秧苗在恒溫恒濕環境中舒展新綠。“年初我們完成了3000平方米擴建,通過防蟲網與智能通風係統組成‘雙保險’防護,讓外界蟲害侵襲率降至10%以下,年育秧能力從4500畝躍升至7000畝,種子良品率達98%。”育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4年以來,清城區持續深化生態種養實踐,構建多種“稻+”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如源潭鎮“稻蟲共生”試驗田將昆蟲蛋白飼料生產線與有機稻種植結合,形成閉環產業鏈;石角鎮“稻漁共生”基地通過鱖魚養殖與水田管理深度耦合,形成“稻香魚肥”的循環農業樣板……這些創新實踐正通過區農業農村局搭建的強村利民公司平台,推動集體經濟壯大發展。

農機雲服務破題 

全托管模式解憂增收難題

飛防無人機演示現場

作為清城區首個承接農業生產全托管服務的主體,振飛農業整合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設備,推出650元/畝的“耕、種、防、收”全環節標準化服務套餐,農戶可以獲得全部收成。簽約農戶周伯早已算好明白賬:“托管後畝產增加,省下的人力還能經營農家樂,讓我們多了條賺錢的路子。”

截至目前,農業生產全托管模式已整合耕地超1500畝,清城區可提供作業服務經營主體11個,2024年無人機作業麵積14.97萬畝次,其中飛播麵積1.97萬畝次,植保麵積7.82萬畝次,施肥麵積5.18萬畝次。

據介紹,2025年春耕期間,清城區預計投入農機動力3.5萬千瓦以上、農機具1000台(套),機耕麵積突破10萬畝。從“單打獨鬥”到“全鏈托管”,從“經驗種田”到“數據決策”,這場始於洲心街道的農機革命,正為清城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4年,清城區堅持“穩麵積、提單產”雙向發力策略,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五良融合”,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區糧食播種麵積23.7萬畝,總產7.52萬噸,單產同比提升8.6%,實現麵積、總產、單產"三增"。聚焦市級維度,清遠市糧食生產連續第四年刷新“十四五”紀錄:糧食播種麵積達227.17萬畝,增幅0.01%;總產量突破77.61萬噸,增幅5.35%;畝產躍升至341.66公斤,增幅5.34%,三項核心指標同步增長。

從機械臂植入的每粒稻種,到全托管模式的每次作業,清城農業正在經曆從“麵朝黃土”到“數字賦能”的深刻變革。2025年春,北鬥導航為插秧機劃出完美直線,物聯網傳感器在稻田織就防護網,清遠大地的春耕交響曲愈發激昂。在這片平均畝產341.66公斤的沃土上,現代農業的種子已然破土,正向著77.66萬噸總產目標拔節生長,這是清遠農人對“中國飯碗”的鏗鏘作答,更是嶺南糧倉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書寫的時代注腳。

撰文:黃俊傑

來源:清城區農業農村局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溫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