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增氧、水體循環、看化苗種檢測、养鱼智慧互聯、黑科技大型養殖平台……細分的水产水产漁業設備琳琅滿目。從外塘升級、集中工廠化養殖到海洋牧場,亮相在這裏,种博自动參會觀眾看見最酷的看化漁業設備!
11月22-24日,养鱼2024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黑科技在現代化漁業設備及海洋牧場裝備展區,全國各地的水產“黑科技”集中亮相,引發關注。
大嘟飛(廣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示了淨化水質的生化模型
廣東聯塑農業設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岸基一體化循環水處理設備
“養魚最關鍵的是水的處理,通過生化過程將水中的氨氮、亞鹽降下來,才能保持水的循環,提高養殖效率。”大嘟飛(廣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佳熠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展位的生化模型。該公司技術團隊與材料科學專家開發出高效持久的微生物載體,通過BIO-ARK生物富集技術、多相聚合物生物凝膠填料及專業菌劑協同效應,顯著提升水質淨化與環境治理效果。
針對外塘養殖循環水、尾水處理,廣東聯塑農業設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岸基一體化循環水處理設備。該設備通過蛋白質分離器、泥沙分離器、化糞池、三氧微生物脫氮除磷過濾器等設施設備實現養殖用水的高效循環利用,免去養魚戶的水源之憂。聯塑技術相關負責人李健烽向記者介紹,公司自2020年開始推廣循環水與尾水處理相關設施設備,在珠三角地區廣受歡迎。
“AI智能蝦罾通過先進的大數據算法,精確捕捉蝦的進食、生長速度、腸道健康狀況等關鍵數據,形成詳細養殖記錄及報表,提供準確而全麵的養殖信息,便於隨時調整養殖方案,實現精準飼喂。”當前,AI賦能農業成為熱潮。在現代化漁業設備展區現場,廣東漁易水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塘頭演示公司自主研發的AI智能蝦罾、智能增氧機控製器、智慧管理係統、智能水質監測設備等水產養殖軟硬件產品。
“湛江灣一號”模型
在深遠海養殖裝備技術方麵,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展區的大型養殖平台“千帆競渡”。“湛江灣一號”“珠海琴”等海洋牧場模型得到觀眾的連聲讚歎。
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湛江灣一號”總長154米,寬44米,深22.45米,是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台,具備漂浮動力定位、綠色能源供給、自主航行避台功能,目前首型兩座8萬立方米的平台預計在2025年分別在廣東湛江和珠海下水,可實現南海全域養殖。“珠海琴”由南方海洋實驗室聯合中山大學共同研製,是國內首台配備可自主升降折疊網箱智能養殖平台,長110米,寬40米,吃水深15米,包圍水體超過6萬立方米。
從淡水養殖到向海洋要食物,當前廣東正奮力提速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取得多項全國首創成果,目前已建設5678個重力式深水網箱、11個桁架類網箱,包括“伏羲1號”“九洲1號”“湛農1號”“海威2號”“恒燚1號”等。省內智能型桁架類網箱產品在福建、海南、香港等地廣泛應用,麵向東南亞和中東的陸基循環水養殖裝備出口蓬勃發展。
廣東漁易水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展示AI智能蝦罾
在現代漁業設備展區,參會觀眾看見最酷的漁業設備
近年來,現代水產養殖設施設備普及速度加快,極大提升水產養殖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展會現場,不少漁業設備企業負責人反映,現代漁業設施設備持續改良升級,新技術逐步落地應用,將為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延伸閱讀↘
撰文:劉鑫
圖片:譚家富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