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由清城區源潭鎮自主培育的粮食絲苗米品牌——源來有米之“皇後娘糧”正式亮相,該品牌是生产近兩年來清城區孵化的首個絲苗米品牌,正是安全清城區近年來深入實施糧食安全戰略、推動絲苗米產業向百億級目標邁進的五良融合具體體現。
近年來,清城清城區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新招线深入實施“藏糧於地、频出藏糧於技”戰略,筑牢圍繞提升絲苗米擴麵提質增效、粮食保障糧食安全這一重點任務目標,生产大力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五良融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打好“良田”基礎
夯實農業發展根基
要想多種糧,先得有良田。在清城區源潭鎮的連片稻田上,稻穀低垂著頭顱,沉甸甸的,仿佛每一粒都蘊含著大地的深情與農民的汗水。10年前,這一片農田其實是分散到周邊1000多農戶手上的,農田的耕作效率低下,造成大部分撂荒。近年來,清城區大力實施農田整治提升行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推動轄區基本農田“小田改大田、糧田變良田”。其中,源潭鎮成功打造出2000畝連片農田,預估年產量可達75萬公斤,年產值高達560萬元。
當前,清城區現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1.83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2萬畝。今年,清城區水稻播種麵積約22.2萬畝,其中絲苗米播種麵積約16.3萬畝,占比約73.42%。50畝以上連片規模經營的絲苗米麵積約2萬畝,已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1.5萬畝目標任務。
同時,清城區持續推動絲苗米種植示範基地建設。結合土地整合流轉,推動各鎮(街)選點建立1個以上連片300畝以上的絲苗米種植示範基地,積極形成清城區絲苗米產業“一鎮一基地”“一鎮一示範”的工作局麵。今年建設了源潭鎮高橋片區、大撻-踵頭片區、飛來峽鎮潖江口片區等3個省級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千畝示範片區和百畝高產攻關田。
抓好“良種”核心
加快品種更新換代
農以種為先,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清城區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根據2024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名單,結合品種的抗性、產量、田間長勢,選取19香、南晶香占等作為優質高產絲苗米的主導品種。同時,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引進試種濃香型絲苗米“華航香銀針”航天品種,指導廣大絲苗米種植農戶、種植大戶科學選用良種。
清城區聚焦關鍵節點,開展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市場抽檢,把牢種子質量關和市場準入關,確保用種安全。今年以來,清城區開展農資檢查56次,共出動165人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79家,辦理農藥經營許可申請12件,辦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申請2件,規範農資經營行為,確保廣大農民群眾用上放心種,紮實推進種業發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施好“良法”賦能
確保糧食安全生產
糧食要豐產,良法是關鍵。在清城區龍塘鎮安豐村,農技人員正在仔細觀察田間情況,並為農戶們提供專業且具體的田間管理方法,向農戶講解晚稻病蟲害如何防治等實用方法,做足準備工作助力秋糧穩產增產。
近年來,清城區大力推廣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綜合利用等生產“良法”,引導通過標準化綠色種植、“訂單式”加工來源和可溯源銷售模式,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其中,在上半年早稻已開展不少於2萬畝的全程統防統治。
同時,清城區聚焦農業生產托管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構建“一二三四”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格局,推動農業生產由傳統模式向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以點帶麵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近兩年,清城區糧食生產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糧食種植麵積保持23萬畝以上,累計總產15.3萬噸,糧食種植社會化服務麵積累計達18.1萬畝次。
用好“良機”發力
強化農業裝備支撐
日前,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關於公布市級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第一批)的通知》,清遠市清城區供銷社社屬參股企業清遠市振飛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入選。
“清遠市振飛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耙田、育秧、飛防、收割等一係列服務,既方便又高效,節省成本的同時還保證了服務質量。我家好幾百畝的水稻,以往人工噴藥就要花將近半個月時間才能噴完,現在一台無人機一天就能完成。”種植戶何沛林笑著說。
清城區按照“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的發展思路,在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強農政策的支持下,積極補齊植保、烘幹兩個環節短板,近年來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安全水平和服務水平全麵提升。大力支持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引導農業機械大戶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目前,清城區共有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5家,農機2萬台,水稻耕種收機械化達77.58%。
做好“良製”保障
確保糧食安全生產
糧食生產,製度先行。9月20日,清城區對2024年第五批農機購置補貼名單進行公示,共有6戶農戶、7台機具符合申請補貼條件,補貼金額為157900元。其中一位受益農戶,清城區東城江埗村委會牛仔架村農戶老潘激動地說:“我新買的這台輪式拖拉機,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這台拖拉機可幫了大忙,讓我們的農業生產更加高效便捷。”
為確保糧食安全生產,清城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水稻等大宗作物納入政策性保險,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農政策,印發《2024年清城區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掛點包片聯係方案》《清城區2023-2024年農村耕地整合流轉獎補方案》《2024年清城區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各鎮(街)絲苗米示範基地實施領導幹部掛點包片聯係,推動清城區絲苗米大麵積單產提升,現階段督促秋防、田管等任務和措施落實,全力為糧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下一步,清城區將加快推動絲苗米“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的全產業鏈升級,實現糧食增產農戶增收。持續推進土地整合流轉,推動農村耕地從“分散細碎”向“連片集中”轉變,通過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絲苗米產業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全方位支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撰文:黃俊傑
通訊員:阮妙琦 鄧嶸茜
來源:清城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