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怀抱乡村,集她智慧

来源:时间:2025-04-21 21:44:17

懷抱鄉村,集她智慧集她智慧 | 懷集新農人的怀抱乡村木蘭新篇_南方+_南方plus

春雷響,春雨落,怀抱乡村萬物長,集她智慧肇慶懷集縣的怀抱乡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春潮湧動正當時,怀抱乡村有這麽一群人,集她智慧懷抱“詩和遠方”,怀抱乡村懂技術、怀抱乡村善鑽研、集她智慧肯吃苦,怀抱乡村匯集“她智慧”,怀抱乡村在鄉村振興大舞台上奏響“巾幗之歌”。

她們從綠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到充滿活力的產業園區,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讓“懷集味道”走出灣區;她們釀造百年醇香,舞出鄉愁新意,讓懷集鄉村的每個角落都閃爍點點星光……她們的每一分付出,都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她們用熱愛與堅持,在廣袤田野上譜寫新時代“春天的故事”。

絲苗米香,推動鄉村產業升級——梁碧雲

梁碧雲是土生土長的懷集人,她深耕農業產業近30年,專注於絲苗米的種植、加工、流通,她是肇慶碧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碧瀾農業公司)總經理,也是懷集縣農業現代化發展路上的新農人代表之一。近年來,在梁碧雲的努力下,碧瀾農業公司創新推出“土地流轉+生產托管”模式,盤活撂荒地5000多畝,帶動1000多戶農戶增收,擦亮懷集絲苗米“金色名片”。

走進位於懷集縣梁村鎮的碧瀾農業公司,一眼就可以看見矗立的高大的烘幹塔。“要烘幹稻穀的話,村民就要聯合起來。因為烘幹一爐是30噸稻穀,不可能幾百、幾千斤烘幹一次。”梁碧雲說,“產業化就是這樣一步步來的,它是必然的趨勢。”

在梁碧雲的帶領下,經過前期的實踐摸索,結合丟荒耕地的背景特點及懷集縣土地流轉、稻穀烘幹、大米生產實際情況,碧瀾農業公司已經構建了集種植、托管、倉儲、烘幹、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絲苗米全產業鏈,在懷集縣服務麵積達6000畝,烘幹總量達3000多噸。

綠動未來,“蔬”送健康——鍾秀雲

當前,懷集作為唯一寫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縣級城市,被賦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的重任。與此同時,懷集全力打造“嶺南蔬菜之鄉”,堅決把蔬菜產業打造成為富民主導產業,以蔬菜產業“小切口”,推動農業產業“大變化”。肇慶全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全發農業公司”)便是懷集蔬菜產業生力軍之一。

在全發農業公司馬寧基地內,一排排鬱鬱青青的菜心、芥藍正昂首向陽、蓬勃生長。全發農業公司經理鍾秀雲熟練地穿梭其間,嚴格把控每一個種植、采收、檢測和包裝環節。

在這片蔬菜地裏,憑借著對農業的熱愛,鍾秀雲積極開展新技術的試驗工作,“全發菜心”榮獲廣東省“粵字號”產品稱號,“懷集菜心”、“懷集芥蘭”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在多年的農業蔬菜栽培管理工作中,鍾秀雲和其團隊打造了從種植、加工到冷鏈物流的全產業鏈,全發農業公司年產優質無公害供港蔬菜約達1.5萬多噸,銷售直通灣區、遍及國內一二線主要城市以及東南亞等海外國家。

鋪就花路,一次種植收獲五年——李雪飛

在肇慶市懷集縣連麥鎮長崗村,李雪飛有個親切的稱呼——“韭菜花書記”。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她帶領村民盤活撂荒地,引進農業企業,發展韭菜花種植產業,成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韭菜花種植一次,可持續采摘五年。正因如此,2021年,在李雪飛的主導下,長崗村引進肇慶潤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韭菜花種植基地。發展至今,韭菜花種植基地總麵積達到400多畝,高峰期日產量達1000多斤。四季的每一個清晨,“家門口”就業的村民都忙碌地采收、整理、裝運。“年齡大了,以前沒收入,現在我在韭菜花基地做工,不算太累,每月也能有兩三千的收入。”務農人員羅姨說。韭菜花一茬接一茬,“致富花”的故事還在繼續。

舞出鄉愁,農俗與藝術靈感碰撞——孔雪琴

懷集傳統舞蹈“冷坑花棍舞”起源於當地冷坑鎮愛三村,其舞最初為勞動者在田間自娛自樂的“棍舞”,經過200餘年的變遷,形成以花棍為特色的傳統舞蹈,演變出具有典型地域標誌的民間習俗文化。

手拿兩頭紮有花球或小鈴鐺的花棍,在鼓點伴奏下,以四方位為準,走起十字步、秧歌舞步,並同時搖棍或用棍碰擊肩、背、肘、兩手、兩膝、兩足以及兩棍相擊,以震動鈴鐺作響,開啟舞動。這是冷坑花棍舞隊舞者孔雪琴的日常,她的表演既會出現在嶺南民俗文化節上,也會出現在冷坑鎮中心幼兒園的課堂上。“我們幼兒園是冷坑花棍舞傳承基地,舞隊成員均是幼兒園老師。在10餘年的教學裏,我們一直堅持讓每一位小朋友都學習花棍舞,既能強身健體,感受農趣,也能播下一顆鄉村非遺文化的種子。”孔雪琴說。

預製鄉味,“鎖鮮”懷集味道——陳芳芳

“歡迎品嚐地豪牌的金瓜玉米汁,還有這‘六十日黃菜’,以懷集特產蔬菜蘿卜苗做的,能做包子餡、佐粥、炒粉。”年初,在廣東懷集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調研行活動現場,廣東地豪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地豪公司)負責人陳芳芳熱情分裝試吃品。來自全國各地的調研嘉賓先嚐為快,眼睛一亮:“這味兒鮮!”采購商們紛紛加微信,盤算采購事宜。

在地豪公司建築麵積約1.2萬平方米的廠房裏,優質五穀雜糧罐頭、蔬菜罐頭、水果罐頭等產品,在自動化果蔬罐頭食品生產線及澱粉製品生產線上滾動不停。一道道新鮮出爐的預製菜從這裏的車間運出發往全國各地,食客隻需微微加熱,即可嚐到最地道的懷集味道。從田間到餐桌,陳芳芳和地豪公司努力讓“懷集味道”實現開罐即食、四季供應,走向全國。

釀造時光,傳承百年酒香——韋紅兵

位於懷集下帥鄉黃翰村的“壯瑤紅酒坊”倚山腳而築,大大小小的酒壇整齊擺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這裏生產的“壯瑤紅黑豆酒”用純黑豆和黑糯米加上特有的山泉水,配合壯族瑤族獨家秘方純手工釀造而成。

“用12斤黑豆經過6次蒸煮、6次下料、6次發酵、6次取酒、整個工藝過程5年,最終取得1斤原漿原液。”韋紅兵是壯瑤紅酒坊負責人,也是“壯瑤紅”釀酒技術第五代傳人。作為日常飲品,“壯瑤紅”的酒香已傳承了200多年,如今“酒罐罐”裏還能釀出“幸福甜”。“我們的酒廠帶動當地婦女種植黑豆,並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實行保底收購,確保農戶增收。目前生產廠房約2千多平方,有效帶動本地就業30人,其中婦女15人。”韋紅兵說。


撰文:王富迪 蔡丹燕 實習生王靜雯

攝影:吳秒衡

設計:王舒嘯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黎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