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5年鐵路“大考”——春運已結束,神探但廣州南動車運用所檢修庫探傷組副班組長、动车的毫技師馮佳偉的神探“考試”仍在繼續。
“車組信息正確,动车的毫探傷參數正確,神探探入端正確,动车的毫準備開始探傷。神探”在廣州南動車運用所檢修庫內,动车的毫馮佳偉邊說邊操作探傷機顯示器,神探準備對動車組轉向架的动车的毫空心軸進行超聲波探傷。
動車組轉向架空心軸是神探動車組的關鍵部件之一。每當複興號智能動車組運行10萬公裏,动车的毫就需用超聲波探傷技術對部件表麵及內部進行探傷,神探以確保沒有裂紋或缺陷,动车的毫隻有檢驗合格的神探動車組才能上線運行。
今年58歲的馮佳偉擁有渦流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超聲波探傷4種探傷資質,是廣州南動車運用所裏唯一的三級探傷工。
“探傷就像給動車組做‘CT’,顯示器上的數據能直觀反映轉向架空心軸內部的情況,連0.1毫米的裂紋都不會放過。”馮佳偉對記者說。
在38年的工作生涯中,馮佳偉累計探傷車輛部件超20萬件,曾發現過麵積僅為0.5平方毫米的微小缺陷,因此被譽為動車“神探”。
約30分鍾後,馮佳偉完成了1個轉向架的2根空心軸的探傷工作,隨後推著探傷機前往下一個轉向架。他站在轉向架空心軸端麵,迅速安裝好空心軸軸端適配器,精準掛接探傷機進給機構,整套動作一氣嗬成。
探傷機安裝完畢,馮佳偉回到機器前,在電腦上輸入探傷信息、選取參數。準備工作完成後,他按下探傷按鈕,操縱探杆進入轉向架空心軸內部,開始探傷。
“探傷是個細致活,通過波形變化我們可以分析出空心軸內壁的光滑程度。對於一些細小的裂紋或缺陷,不仔細分析波形圖,就很容易錯過。”馮佳偉緊盯屏幕,注意波形圖的細微變化。
“馮工,請到檢八道協助判定探傷結果。”馮佳偉腰間的對講機傳來班組工友的求助,他加快探傷速度,不到10分鍾就完成了1根空心軸的探傷工作。隨後,他跑到工友陸翔身邊,仔細查看對比探傷數據。憑借豐富經驗,他快速排查出缺陷位置。
“在探傷時,我們需要根據車軸材質、耦合劑濃稠度、探頭性能、探測麵光潔度等因素,綜合判定異常波動是幹擾波還是缺陷波,一旦被判定為缺陷波,就必須更換部件。”馮佳偉說。
“馮工可是我們班組的‘神探’,有時我們幾個人都無法判定的地方,他一來就能找到問題所在。”探傷工李劍文說。
在做好自身探傷工作的同時,馮佳偉還肩負培養年輕技工的重任。為培育新生力量,他製定了45天探傷速成培訓方案,創新“理論+實作+案例”三維培訓模式,將晦澀難懂的探傷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口訣。此外,他還總結提煉出“三波判傷法”,幫助班組新人快速上手。
在現場教學時,馮佳偉會不斷給新人示範,從設備啟動、功能調試,到設備安裝和數據讀取,他把探傷工作進行分解教學,讓徒弟們輕鬆掌握操作技巧。在他的帶領下,班組6名探傷工成功出師,成為動車組探傷領域的骨幹力量。
徐永周至今記得師父馮佳偉的叮囑:“探傷不是拚手速,而是比心細。隻有不斷從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確保不出錯。”
“我還有兩年就退休了,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自己的探傷訣竅都傳授給大家。”馮佳偉笑著說。